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5)
2023(11994)
2022(10225)
2021(9488)
2020(8173)
2019(18385)
2018(17846)
2017(34450)
2016(18443)
2015(20406)
2014(19816)
2013(19460)
2012(17250)
2011(14917)
2010(14374)
2009(13169)
2008(12906)
2007(11183)
2006(9496)
2005(8067)
作者
(51064)
(42542)
(42261)
(39868)
(27162)
(20507)
(19222)
(16745)
(16183)
(14773)
(14339)
(14201)
(13265)
(13231)
(13118)
(12967)
(12964)
(12781)
(12345)
(12151)
(10430)
(10343)
(9995)
(9675)
(9615)
(9450)
(9363)
(9193)
(8575)
(8408)
学科
管理(68056)
(67617)
经济(67544)
(62664)
(55999)
企业(55999)
方法(38705)
数学(34381)
数学方法(34001)
(27309)
(20603)
财务(20558)
财务管理(20518)
企业财务(19645)
(16263)
业经(15353)
中国(15096)
(14733)
(13056)
贸易(13046)
(12736)
(11998)
银行(11964)
(11649)
技术(11545)
(11444)
(11018)
农业(10955)
(10329)
金融(10328)
机构
大学(248392)
学院(247705)
管理(107025)
(100496)
经济(98585)
理学(92853)
理学院(91974)
管理学(90612)
管理学院(90122)
研究(71790)
中国(60066)
(49740)
(49630)
科学(44092)
(41179)
财经(39825)
业大(38909)
中心(37030)
(36578)
(35369)
(34170)
农业(32494)
研究所(31172)
经济学(30514)
财经大学(30286)
北京(29672)
商学(29343)
商学院(29084)
经济管理(27944)
(27941)
基金
项目(176597)
科学(140484)
基金(132861)
研究(122356)
(117163)
国家(116236)
科学基金(101894)
社会(80494)
社会科(76663)
社会科学(76641)
基金项目(71611)
自然(69325)
(67832)
自然科(67816)
自然科学(67798)
自然科学基金(66621)
(57718)
教育(56751)
资助(53390)
编号(46723)
(39512)
重点(39281)
(37802)
(35432)
创新(35429)
科研(35420)
成果(34757)
教育部(34421)
国家社会(34141)
人文(33690)
期刊
(98593)
经济(98593)
研究(62563)
(43570)
中国(41717)
管理(41438)
学报(40535)
科学(36804)
(33900)
大学(31315)
学学(30186)
(26622)
金融(26622)
农业(22346)
技术(21226)
财经(19967)
(16923)
教育(16049)
业经(15965)
经济研究(15783)
财会(14548)
(14189)
问题(12821)
(12618)
会计(12376)
技术经济(12070)
理论(12008)
科技(11417)
商业(11302)
统计(11089)
共检索到348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潇  吴冬晓  庞守林  
本文选取2012—2017年在中国A股市场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会计文本语调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情感词典,并使用文本挖掘技术量化了管理层语调。研究发现:积极的管理层语调能够显著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管理层语调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此外,债券市场对国有性质和低股权集中度企业的管理层语调反应更强烈。本文为会计文本语调与债券定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垒   刘青德   李宽  
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市场信息恶化,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债券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剧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约束程度,促使其更加集中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这一现象与有限关注理论一致。该结论在考虑了债券价格中异质信息含量和考虑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后依旧成立。情境分析发现,发债企业的政府和市场担保属性有利于降低在ESG评级分歧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相对于仅国内评级机构之间产生的分歧,国内外评级机构之间的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文章选取2007-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企业风险承担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发行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信用利差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承担在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影响风险承担的这个潜在中介传导路径,国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具有更低的信用利差。这从债券契约视角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并从产权性质方面积累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经验证据,为有效识别公司债券定价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  王亚琳  邓伟伟  
通过选取2013—2015年沪深交易所未到期的半年度公司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验证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要求越小;投资者异质性越大,公司债信用利差也会越大;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债受投资者情绪和异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情绪低落阶段,信用利差对异质性引起的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牧炫  魏诗博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聪  张宗新  
特质风险向债券市场传递风险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债券定价逻辑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本文选取交易所公司债数据,从投资者信息挖掘行为和非理性交易行为出发,研究债券特质风险对信用利差的传导效应与传导机制,并从违约视角探索特质风险产生传导效应的原因,同时分析投资者对不同类型债券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特质风险会通过信息挖掘机制和噪声交易机制影响信用利差,且以噪声交易机制为主;违约事件引致了更多噪声交易,是特质风险产生传导效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发行人的股票上市或国企背景降低了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有效抑制了噪声交易机制的作用,而债券的低评级或短期限特征则会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进而放大了噪声交易机制的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券特征和公司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发行票面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公司发行的债券具有债券评级等级高、融资规模较大、债券付息方式更加灵活、种类为短期融资券的特征,以及发债公司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征时,发债公司可获得有利的发行票面利差,节约融资成本;(2)发债公司的主体评级对债券票面利差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反;(3)持股比例变化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不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票面利差形成有非线性U型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潘临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6年的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的样本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负向效应更强,说明审计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可以有效调节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总之,本文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启军  陆梦珍  
本文以2009至2012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96家公司所发行的263只公司债为样本,以财务报告重述作为内部控制缺陷的代理变量,运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债发行公司获得较低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主体评级的影响较大,但非国有发行公司受到内部控制缺陷对债项评级的影响差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