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1)
2023(14714)
2022(13047)
2021(12288)
2020(10463)
2019(24657)
2018(24624)
2017(47961)
2016(26104)
2015(29739)
2014(29992)
2013(29582)
2012(27090)
2011(24328)
2010(24039)
2009(22111)
2008(21717)
2007(19121)
2006(16129)
2005(13871)
作者
(75734)
(63337)
(62845)
(59947)
(40069)
(30471)
(28868)
(25066)
(23834)
(22385)
(21552)
(20993)
(19806)
(19729)
(19709)
(19671)
(19214)
(18853)
(18072)
(18035)
(15801)
(15363)
(15246)
(14344)
(14184)
(14112)
(14005)
(13887)
(12789)
(12694)
学科
(105574)
经济(105460)
管理(75322)
(72333)
(60364)
企业(60364)
方法(54651)
数学(48157)
数学方法(47534)
(27832)
(26844)
中国(24764)
(23154)
业经(22550)
地方(20539)
(19581)
贸易(19577)
(18991)
农业(18531)
(17867)
财务(17786)
财务管理(17746)
理论(17595)
(17252)
(16789)
企业财务(16771)
技术(16230)
环境(15930)
(14296)
银行(14243)
机构
大学(374574)
学院(373339)
管理(151455)
(145393)
经济(142162)
理学(132586)
理学院(131165)
管理学(128686)
管理学院(128032)
研究(117838)
中国(85822)
(78401)
科学(76281)
(64463)
(61509)
(58983)
业大(58667)
中心(54949)
研究所(54306)
财经(53090)
(52770)
北京(48898)
(48767)
农业(48629)
师范(48287)
(48211)
(43287)
经济学(43139)
(42770)
经济管理(39745)
基金
项目(261324)
科学(204555)
基金(189081)
研究(188049)
(164542)
国家(163218)
科学基金(140558)
社会(116402)
社会科(110245)
社会科学(110214)
(103152)
基金项目(101398)
自然(93901)
自然科(91700)
自然科学(91674)
自然科学基金(89994)
教育(87349)
(86529)
资助(78600)
编号(77667)
成果(61644)
重点(57928)
(57347)
(54647)
(53938)
课题(52481)
科研(50673)
创新(50318)
教育部(48980)
大学(48974)
期刊
(149772)
经济(149772)
研究(100996)
中国(62168)
学报(60976)
科学(54808)
(54484)
管理(51553)
(49349)
大学(45601)
学学(42938)
教育(38722)
农业(37883)
技术(33654)
(26237)
金融(26237)
业经(25959)
财经(24819)
经济研究(23872)
(21033)
图书(20764)
问题(19947)
(19346)
技术经济(18707)
理论(18290)
(17920)
科技(17899)
统计(17336)
商业(17242)
实践(16982)
共检索到51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发展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识别人物观点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网络人物观点被视为网络文本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构成网络信息的"魂"。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快速识别网络人物观点对掌握网络信息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从文本分析的视角研究网络人物的观点。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文本句子中的词汇、词性标注和词汇之间的距离关系实现观点指示动词识别和观点持有者识别,从而实现网络人物的观点识别。[结果]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傅云新  刘枫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国际青年旅舍中国官网、去哪儿网、到到网、艺龙网、携程旅行网等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评论为样本,以阳朔花满楼国际青年旅舍为例,对国际青年旅舍的游客感知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高频词汇统计结果得出游客较关注的内容有服务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贤贤  吕龙  亢妮  
文章选取露营旅游者的中文网络游记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和NVivo 8软件,使用内容分析和质性主题分析两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游客在露营地的旅游体验关注点。研究结果表明:露营旅游体验的核心主题是露营活动、露营装备和露营情绪;露营活动主要围绕露营的核心区域展开,有动态活动、静态活动;露营装备主要涉及住宿、饮食、娱乐和其他生活设备;露营者的情绪变化主要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其中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廉凯芳   杨铭铎   赵福振   杨格   张璇  
本文基于三亚美食旅游的相关网络游记内容,采用文本分析法并利用ROST CM6.0软件对搜集的文本数据进行词频、社会语义网络、情感倾向分析。研究发现:三亚美食以海鲜、热带水果为主,口味偏清淡健康,强调鲜和原汁原味,海岛特色浓厚,但仍有部分游客对当地饮食文化不了解、本地餐饮品牌知名度不够等问题存在;从语义网络分析来看,由内到外的圈层扩散模式是游客对三亚美食的感知呈现;对于三亚美食的体验感知总体上以积极情绪为主,但相对于负面情绪和评论也要予以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三亚美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炜炜   宋佳慧   王妍妍  
[目的/意义]平台经济发展背景下,针对网络平台中的信息内容治理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协同治理的框架与模式,有助于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中的三级编码工作开展研究,对77份来源于政府、行业组织和平台的三层级制度文本进行编码,得到160个初始概念、31个范畴、10个子范畴和3个主范畴;结合内容分析法,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结构组成要素并构建协同治理框架,同时进一步围绕主体协同关系探究协同治理模式。[结论/发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包括治理对象、治理主体和治理活动三个组成要素;政府、行业组织、平台和用户四类治理主体按照制度规约、管理工作和处理方式三个方面的治理活动,并主要以“预防性治理-即时性治理-结果性治理”等治理环节开展协同治理工作。[创新/价值]基于三层级制度要求,结合信息生态学视角进行解构剖析,并构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协同治理框架与模式,重点揭示其中主体协同治理工作的运行机理与不足,可丰富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的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优化策略可为有序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提供指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春艳  陈美爱  
将网络点评数据用以分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例,以携程网游客点评文本为数据来源,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从高频词特征、语义网络及游客情感分析古镇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菲菲  剌利青  Ye Feng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文本已成为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南京作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游客对南京的10 077条在线评论文本为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挖掘法、词频统计法和共现网络法,分析得出目的地形象维度重要性存在差异,旅游吸引物是第一层次,公共基础设施是第二层次,休闲和娱乐、旅游环境和地方氛围是第三层次,旅游基础设施是第四层次。其次,南京感知形象中突出的认知成分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而情感形象为正面,并产生了一定的意动形象,形成了网络口碑效应。此外,南京整体形象主要源于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维度的感知,进一步验证了感知维度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本文验证了旅游形象的相关理论,丰富了旅游大数据研究方法,并可为南京旅游形象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洁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和不同行政区域、不同部门,需要协同治理与协同发展。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既包含资源—经济—环境的均衡协调,要求技术—文化—人文的同步提高,也需要政府—市场机制—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通过对网络文本的质性分析可以看出,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系统性要求与现实性分散的困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依据立足于内循环、提升外循环、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逻辑,建立黄河流域命运共同体,采用多元整体治理方式,发挥大数据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益鹏  丛丽  钱皓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面临着栖息地割裂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国内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等多重挑战。基于大数据网络文本,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分析旅游者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已开展游憩活动且富有代表性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碧峰峡和王朗自然保护区3处采集网络评论文本数据,文本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共包含1 711条评论,共计132 354个字,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计算机分析软件和NVivo 8质性分析软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质性主题分析法,对拥挤度感知相关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个体及出游特征、情景特征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的3个重要因素,调适响应作为对拥挤状况的反馈行为,是特殊的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也是评论文本的重要内容。最后,基于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游客的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公园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拥挤问题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国家公园更好地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目的地游憩管理的双重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晓丽  程琬茹  
本文以北京市侨福芳草地为例,研究影响商业旅游综合体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大众点评网截至2020年7月的7434条评论进行研究,并随机选取1000条评论进行主题分析,结果如下:旅游标志物是影响游客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长尾因素如社交互动等可能形成商业旅游综合体的独特吸引力;目的地情境、旅游标志物、人地互动、游客个人特征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四大主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柴海燕  杨雨哲  
选取武汉市作为案例地,借助ROST CM 6和NVivo 11分析软件对旅游者在小红书、马蜂窝上发布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与主题分析,引入具身理论对游客参与精致露营旅游时的旅游体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精致露营旅游体验的核心主题是露营地、露营活动和旅游者;露营地概况、住宿、饮食、自然环境、员工服务、费用、露营装备、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影响游客旅游体验;露营活动分为静态活动和动态活动,静态与动态活动的结合丰富了旅游者体验;旅游者主要动机是与大自然密切接触、躲避人群和打卡,主要类型是朋友型与亲子型,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总结武汉精致露营旅游游客体验产生及价值内化框架,并提出针对性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的建议,为精致露营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践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