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1)
- 2023(7517)
- 2022(6503)
- 2021(6280)
- 2020(5305)
- 2019(12192)
- 2018(11878)
- 2017(22661)
- 2016(12446)
- 2015(14458)
- 2014(14396)
- 2013(13228)
- 2012(11745)
- 2011(10020)
- 2010(9555)
- 2009(7676)
- 2008(6846)
- 2007(5383)
- 2006(3913)
- 2005(2823)
- 学科
- 济(42281)
- 经济(42244)
- 管理(31900)
- 业(29865)
- 企(25779)
- 企业(25779)
- 方法(25491)
- 数学(22433)
- 数学方法(22089)
- 中国(11193)
- 农(10988)
- 财(10952)
- 理论(10828)
- 业经(9480)
- 技术(8744)
- 教学(8268)
- 教育(7921)
- 务(7537)
- 财务(7507)
- 财务管理(7491)
- 地方(7282)
- 农业(7245)
- 贸(7183)
- 贸易(7182)
- 企业财务(7145)
- 易(7018)
- 和(6973)
- 学(6815)
- 环境(6078)
- 产业(6060)
- 机构
- 学院(157849)
- 大学(148969)
- 管理(61516)
- 济(58337)
- 经济(57222)
- 理学(54658)
- 理学院(54143)
- 管理学(53083)
- 管理学院(52797)
- 研究(42263)
- 中国(28971)
- 京(28938)
- 科学(25624)
- 财(25179)
- 技术(23795)
- 业大(22867)
- 江(22025)
- 职业(21693)
- 农(21601)
- 财经(21583)
- 中心(21062)
- 范(20790)
- 师范(20540)
- 经(19965)
- 所(18402)
- 经济学(18396)
- 州(17553)
- 研究所(17136)
- 农业(17046)
- 经济学院(16882)
- 基金
- 项目(117890)
- 科学(94135)
- 研究(90388)
- 基金(84042)
- 家(72021)
- 国家(71372)
- 科学基金(63187)
- 社会(55968)
- 社会科(53042)
- 社会科学(53031)
- 省(49406)
- 教育(46505)
- 基金项目(45269)
- 自然(40959)
- 划(40753)
- 自然科(40090)
- 自然科学(40079)
- 自然科学基金(39329)
- 编号(38933)
- 资助(33792)
- 成果(28873)
- 重点(27146)
- 课题(27144)
- 部(26503)
- 创(26195)
- 发(25151)
- 创新(24115)
- 教育部(23600)
- 项目编号(23355)
- 科研(23090)
共检索到20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稼伟
师德培育是学校师资建设的核心。师德风尚既是学校教育特质的重要呈现,也是社会文明的鲜明昭示。文章认为建立基于文化认同的师德培育长效机制是提高师德建设效能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弘扬"、"规范"、"丰富"、"升华"四个层面诠释了师德培育路径。
关键词:
师德 文化认同 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荣梅
文化品牌传播必须适应周围文化环境。微博作为一新的文化,其与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必是共促的。在微博环境下,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理念,进一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个性特征,做好校园文化品牌的强化认知工作应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微博 校园文化品牌 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育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更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道德基础。文章从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而引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四大育人机制,旨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育人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彦斌
职业精神是人从事职业的根基;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基;高职校园文化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关键词:
学生 职业精神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征宇
文章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实例,从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定位策略和建设途径等多个层面,探讨高职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的培育问题。
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 精品项目 培育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资 罗婕 苏海莎
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对于高职教育技能不能仅限于一种单一的操作性能力,它更需要在蕴育和传承中培育成一种自觉的技能文化,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演变,阐述了技能文化的内涵及培育,通过学校自身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培育技能文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能 技能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国强
弥补涉海高职校园文化积淀薄弱短板,实现其特色与品牌培育的创新路径在于:一是基于"海字号"办学理念和学科专业优势精心培育涉海高职校园文化特色与品牌;二是整合传统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地域文化资源以丰富涉海高职校园文化内涵;三是注重发挥校训文化在涉海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和"三风"建设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四是以"涉海系列文化节"为主体形式实现涉海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与机制的全面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具有二元性、双重性、开放性和区域性等基本特征,建立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体系的目标是实现两大群体职业素养同步提升,并坚持三项基本原则。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培育包括吸收企业文化、贴近企业职业素质标准、吸纳传统职业文化中的优质因素、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推行文化管理等主要途径。
关键词:
职业文化 培育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莉琴 万春晖
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网络文化、技术文化的变化给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深入分析高职校园文化面临的冲突基础之上,从校企文化融合、校园文化认同和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构建高职校园特色文化的方式。
关键词:
高职 校园文化 校企文化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丽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为高职院校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提升育人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难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明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构建鲜明的职业特色;打造服务地方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外宣传自身特色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自信 特色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跨界文化是个富有创新的本土概念。跨界文化的意境体现了创新,是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的内在力量。跨界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和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或者说是高职院校师生"生活样式"的文化。这种文化生态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育人。培育高职跨界文化,一是要以法律法规加以引领。建议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企校合作发展条例》,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在两个法律文本中,增加关于跨界文化培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曾照烨
师德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竞争力提升的核心。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从以德治校、师德为本的高度出发,在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教师职业发展两个平台的基础上,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六环节"的师德实践培育机制,实现了师德的培育与教师职业发展相结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连业 杜跃平
在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中,除了产业链、价值链等因素影响外,文化因素作为背后深藏的“无形的人文之网”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产业集群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而发展,两者互为影响,彼此推动。本文通过讨论地域文化和产业集群文化的相互关系,给出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策略,从而实现地域文化中的显性内容演变为产业集群文化中的正式制度性安排,地域文化中的隐性因子顺利植入并涌现为集群文化中的缄默因子,完成由文化竞争力向集群根植性竞争力的艰难一跳。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产业集群 根植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
高职生 “工匠精神” 社团文化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锋
根据"工匠精神"中"道技合一"的核心要义,阐述了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对当下我国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特殊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难以深度开展的现象,分析了其校企文化冲突的原因,指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应当以此推进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和质量评价等视角给出了基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