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2)
2023(8393)
2022(7084)
2021(6792)
2020(5743)
2019(13084)
2018(12712)
2017(24497)
2016(12929)
2015(14754)
2014(14366)
2013(13310)
2012(11695)
2011(9987)
2010(9389)
2009(8136)
2008(7365)
2007(5824)
2006(4313)
2005(3199)
作者
(29960)
(25048)
(24876)
(23685)
(15806)
(11880)
(11517)
(9902)
(9616)
(8592)
(8544)
(8305)
(7655)
(7566)
(7546)
(7540)
(7332)
(7208)
(7104)
(7073)
(5901)
(5836)
(5799)
(5748)
(5608)
(5591)
(5319)
(5293)
(5003)
(4922)
学科
(45796)
经济(45751)
管理(35062)
(32579)
(28423)
企业(28423)
方法(26557)
数学(23168)
数学方法(22837)
中国(12882)
(12249)
(11582)
业经(10667)
理论(9479)
(8290)
财务(8260)
财务管理(8243)
教育(8229)
(8107)
贸易(8105)
地方(7986)
(7903)
(7894)
企业财务(7834)
农业(7776)
技术(7741)
环境(6792)
(6748)
产业(6563)
(6291)
机构
大学(164395)
学院(160251)
管理(67596)
(63883)
经济(62721)
理学(60343)
理学院(59745)
管理学(58600)
管理学院(58273)
研究(44092)
(31492)
中国(30887)
(28096)
科学(25132)
财经(23899)
(22989)
师范(22815)
中心(22402)
(22127)
业大(21971)
(21273)
经济学(20299)
(18816)
经济学院(18599)
师范大学(18533)
北京(18455)
财经大学(18357)
商学(17873)
商学院(17718)
经济管理(17680)
基金
项目(121604)
科学(98663)
研究(93151)
基金(89941)
(76184)
国家(75496)
科学基金(67804)
社会(61401)
社会科(58308)
社会科学(58296)
基金项目(48432)
(47803)
教育(45530)
自然(42783)
自然科(41892)
自然科学(41883)
自然科学基金(41110)
(40123)
编号(38066)
资助(34944)
成果(29826)
(28050)
重点(27107)
(26990)
大学(26000)
(25543)
国家社会(25534)
教育部(25368)
课题(25274)
人文(25228)
期刊
(57980)
经济(57980)
研究(44298)
中国(27197)
教育(26468)
管理(23804)
(22427)
学报(21142)
科学(19845)
大学(19135)
学学(16648)
(16014)
技术(15137)
财经(11525)
农业(11493)
业经(10638)
(9997)
(9647)
金融(9647)
经济研究(9530)
图书(9176)
问题(7988)
科技(7527)
(7471)
财会(7155)
理论(7061)
商业(7049)
技术经济(7017)
(6691)
统计(6577)
共检索到212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敏  刘进平  
大学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选择、积淀、传承所形成的共同的道德情感、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既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也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打造并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国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当前大学精神的缺失呼唤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注重凝炼和培育大学精神,融汇民族文化精神,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求索大学精英品格,实施文化品牌工程,等等,让文化意识植入每一位师生心中,建立了一种适于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琳  李福臻  
关键词: DEF  RST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传燧  
“道”与“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大学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大学“道”“器”疏离,其整体功能被严重肢解,大学之理想及其精神沉沦。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提出了实现“道”与“器”、人文与科学、学术性和工具性、思辨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整合,崇尚理性与追求功利的有机统一,重建当代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瑞翩  葛旭晖  贾丽云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西柏坡精神作为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锤炼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和风貌,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正确阐释西柏坡时期党的精神建设与西柏坡精神的辩证关系是深化西柏坡精神研究的基本要义。对西柏坡精神内涵的科学解读须基于西柏坡时期党的精神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丹丹  许之民  
新时代,技术赋能教育推动教学法创新。基于《创新教学报告》已有内容的分析框架,将2021年《创新教学报告》的10种创新教学法划分为四大主题,包括技术驱动、社会公正、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等,围绕基本信息、基础、使用情境、创新维度四个方面对10种创新教学法进行核心解读。从情感、多元文化、场景、数据四个角度切入,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创新,深化教育公正与学生参与意识,扩大不同场景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从而在技术赋能教育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法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孟丽菊  赵红艳  
早期对大学建筑的讨论均以建筑学者为主,近些年来大学建筑的问题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新兴热门话题。由此"大学建筑"就成为众多不同学科背景参与者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也导致了大学建筑研究的多元化趋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学建筑研究脉络的一个简要统合性梳理,尝试从大学本体内在精神属性的视角对大学建筑的风格与气质进行一种出于个人兴趣的分析与阐释,揭示大学建筑"场所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释放出超越大学建筑职能性之外的大学建筑风格人文主义的气质和艺术意蕴,进而探寻大学建筑的物质构成与大学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孙燕  
大学的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组织发展而言是生命的和灵魂的。大学治理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向和根本;大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大学治理的规范和保障;大学文化的物质和环境层面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载体;大学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大学治理的方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遮蔽、大学制度文化的倾斜、大学环境文化的异化、大学行为文化中正义和良心的泯灭等,是大学治理的问题出现的根源。因此,大学治理需要从大学要"为人"而治,大学人要为"文化精神"而存在;大学要"为人"而设计,大学治理要为文化而塑形;大学治理要坚守文化公正和恪守自律这三个层面展开,并辅之公正的制度和良知双管齐下,才能促使大学治理在正确方向的引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大学精神文化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个性化,它可分为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和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大学精神文化系统的各文化元素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区别与联系"促进了各文化元素的丰富与发展。大学精神文化具有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和个性等时代特征,由此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霞娟  王守义  
优良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根基。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理想的现实承载者与传播者。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所应具有的学者精神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尽管我们更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青  
文化流展现的是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特征,它与我们常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文化流经常通过一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而呈现,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在本质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则是一种文化影响和渗透,因此,文化流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文化的造就和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体现着多种文化的相互流通和共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精神,它既是延续一所大学的精神文脉,更是大学人共享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家园。作为当代中国大学人精神家园的共享核心价值体系,"人文、理性、创新、和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应当树立"生命信念与精神境界辩证统一"的人文关怀观、"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科学理性观、"自强不息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的开拓创新观和"人的发展与开放包容辩证统一"的和谐发展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吉春  
创业素质是一个多要素集合体。在阐述创业素质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结合在连高校实际,从创业文化的四个层面针对创业环境、创业意识、创业心态、创业能力等要素提出了创业素质培养路径,以培养出具有高创业素质的创业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