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3)
- 2023(8560)
- 2022(7226)
- 2021(7007)
- 2020(5954)
- 2019(13565)
- 2018(13194)
- 2017(25392)
- 2016(13510)
- 2015(15592)
- 2014(15339)
- 2013(14112)
- 2012(12525)
- 2011(10822)
- 2010(10250)
- 2009(8824)
- 2008(7969)
- 2007(6461)
- 2006(4913)
- 2005(3817)
- 学科
- 济(47086)
- 经济(47038)
- 管理(36289)
- 业(33672)
- 企(28885)
- 企业(28885)
- 方法(26904)
- 数学(23473)
- 数学方法(23072)
- 中国(13427)
- 农(12870)
- 财(12409)
- 业经(11096)
- 理论(10131)
- 教育(9342)
- 地方(8803)
- 农业(8673)
- 务(8451)
- 财务(8421)
- 财务管理(8404)
- 贸(8239)
- 贸易(8237)
- 和(8153)
- 技术(8022)
- 易(8020)
- 企业财务(7993)
- 学(6986)
- 环境(6920)
- 教学(6896)
- 制(6839)
- 机构
- 大学(172724)
- 学院(168817)
- 管理(69861)
- 济(65835)
- 经济(64582)
- 理学(62219)
- 理学院(61563)
- 管理学(60285)
- 管理学院(59943)
- 研究(47337)
- 京(33591)
- 中国(33246)
- 财(28784)
- 科学(27133)
- 范(25544)
- 师范(25361)
- 中心(24608)
- 财经(24545)
- 江(23212)
- 业大(23090)
- 经(22668)
- 经济学(20812)
- 农(20677)
- 师范大学(20531)
- 北京(20055)
- 所(19318)
- 经济学院(19058)
- 财经大学(18742)
- 州(18635)
- 商学(18288)
- 基金
- 项目(127385)
- 科学(103014)
- 研究(98766)
- 基金(93329)
- 家(79060)
- 国家(78310)
- 科学基金(69851)
- 社会(64211)
- 社会科(60841)
- 社会科学(60827)
- 省(50151)
- 基金项目(50082)
- 教育(49137)
- 自然(43776)
- 自然科(42848)
- 自然科学(42838)
- 划(42390)
- 自然科学基金(42053)
- 编号(41118)
- 资助(36437)
- 成果(33202)
- 部(29475)
- 重点(28511)
- 创(27941)
- 课题(27813)
- 大学(27331)
- 发(26882)
- 教育部(26631)
- 国家社会(26522)
- 人文(26348)
共检索到229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媛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分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研究其民族认同感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进行实证调查,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方文化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然后,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大学生 民族认同感 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玉美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出现了不同程度认同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中国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持轻视的态度;缺乏艰苦创业和劳动创造的思想行为,民族自强力下降;精神追求和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对祖国前途感到迷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民族精神教育的缺失,多元文化的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因此,必须研究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感的培育。
关键词:
民族精神 认同感 传统文化 培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慧敏 李汉邦
自1998年Pew慈善基金会举办的高等教育领导会议决定创立,到2007年,美国"全国大学生认同感调查"(National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以下称NSSE)作为一个测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新"观察镜"(lens),已经走到了第10个年头。在10年探索中,NSSE不断进步,逐渐得到广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慧敏 李汉邦
目前,为期5年的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下称"高教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此轮制度性的评估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办学方向,规范了高校的办学行为,提升了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健全了高校的各项办学措施,深度凝练了高校的办学特色,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运行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高教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渊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成都、乐山、西昌、康定等地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国情,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成效提出相应策略:培养和树立学生多元文化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动机;探索传统教材改革;积极鼓励并推行双语课程;开设民族文化赏析选修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园民族文化学习氛围;开展"民族文化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文化 认同 教育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丁奕然
学校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寻根与延伸。校本课程作为文化脉络的结点具有独特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对全国百余所学校调查发现,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门类丰富多样,能够依托地方资源实施课程。学生对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较高,学生文化认同感呈现多种类型,学生课程满意度与文化认同感呈现复杂双向关系。为此,需要明确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应有的课程形态,因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再生产课程中的传统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智群 罗小男
为了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新疆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较强;民族认同在性别、年级、民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语言水平和民族认同维度之间存在积极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语言态度能够正向预测民族认同,并且通过语言水平间接影响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在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 语言态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川 杨颖秀
本研究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从校长领导力和学生成就维度对校长职业动机(career motivation)与学生参与度(engagement)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校长内在职业动机强的学校,学生的认同感(identification)和参与度(participation)较高。其中,管理与领导理念、学校文化、教师质量、处理学生关系的方式等可能是二者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内在职业动机对学生认同感与参与度有积极影响,通过合理方式选拔校长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与参与度有益。为此,须采取相应措施激励校长的内在职业动机,以促进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校长 职业动机 认同感 参与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森
语言是民族认同的共同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包括外语学习,同时也是文化学习。民族认同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母语、本土文化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育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为客观、公正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现况,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对部分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更加客观地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英语教育 大学生 民族认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书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作者:徐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023-1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88元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发展现状给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带来一定影响,求学者在课堂之外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为了让网络资源对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健
善用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想之路。构筑立体化的舆论氛围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基础;营建精品化的涵育载体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关键。大学要通过"课程教化"和"礼乐教化",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活跃学生群体文化氛围,营造民族精神养成教育之大气候;注重教师人格文化建设,提升物质环境文化品位。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精神 以文化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芬 张麓麓
本调查研究对9所普通高等学校2 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整体较强;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家庭、个体、学校是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意识 现状调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薛熙明 覃璇 唐雪琼
民族认同感是族群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呈现出多维度和不同方向的发展轨迹。文章通过对一位土家族青年女性个人生活史的记录,分析了在旅游发展进程中族群个体的民族认同感的演化过程,发现旅游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在于:旅游引致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民族文化的"势位";旅游产品创造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景观;文化旅游的发展使民族认同的层次不断深化;民族旅游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将误导民族认同的方向。研究将为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帅飞飞 李臣之
通过问卷对深圳市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普遍支持新课程改革,高中教师的认同感高于初中教师。不同职称和不同教龄教师的认同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教师在"实用性"和"关心事项"有显著性差异。教师的"成本效益"、"校内支持"和"关心事项"是影响教师认同感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感,应增强新课程的实用性,重视教师的关心事项,并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校内外支持。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中学教师 认同感 调查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波涛
当代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族观作为观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存在;当前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会对大学生民族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学校的主渠道教育是造成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观教育 困境 探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