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0)
- 2023(16043)
- 2022(14091)
- 2021(13400)
- 2020(11186)
- 2019(25933)
- 2018(25751)
- 2017(50703)
- 2016(27175)
- 2015(30813)
- 2014(30881)
- 2013(30277)
- 2012(27994)
- 2011(25243)
- 2010(25262)
- 2009(23220)
- 2008(22698)
- 2007(19891)
- 2006(17629)
- 2005(15603)
- 学科
- 济(108355)
- 经济(108233)
- 管理(79296)
- 业(76405)
- 企(63316)
- 企业(63316)
- 方法(51107)
- 数学(44009)
- 数学方法(43423)
- 农(30628)
- 中国(30205)
- 财(28324)
- 业经(24687)
- 地方(22569)
- 制(22412)
- 贸(21607)
- 贸易(21594)
- 学(21106)
- 易(20917)
- 农业(20266)
- 银(19736)
- 银行(19702)
- 行(18663)
- 理论(18295)
- 和(17966)
- 务(17329)
- 财务(17254)
- 财务管理(17216)
- 策(17036)
- 技术(16855)
- 机构
- 学院(387597)
- 大学(387125)
- 济(156581)
- 管理(155866)
- 经济(153168)
- 理学(134737)
- 理学院(133297)
- 管理学(131048)
- 管理学院(130314)
- 研究(125922)
- 中国(96201)
- 京(81657)
- 科学(75740)
- 财(73945)
- 所(61489)
- 财经(59341)
- 中心(57329)
- 农(57285)
- 江(55908)
- 研究所(55783)
- 业大(54623)
- 经(53835)
- 北京(51793)
- 范(51492)
- 师范(51102)
- 经济学(46434)
- 院(46238)
- 州(45943)
- 农业(44667)
- 财经大学(44139)
- 基金
- 项目(260757)
- 科学(205307)
- 研究(193961)
- 基金(188797)
- 家(162742)
- 国家(161345)
- 科学基金(139220)
- 社会(121585)
- 社会科(115186)
- 社会科学(115158)
- 省(100679)
- 基金项目(100091)
- 自然(90115)
- 教育(89455)
- 自然科(87935)
- 自然科学(87911)
- 自然科学基金(86285)
- 划(85032)
- 编号(80951)
- 资助(78009)
- 成果(65571)
- 部(58023)
- 重点(57659)
- 发(55628)
- 课题(54830)
- 创(53757)
- 教育部(50131)
- 创新(50016)
- 项目编号(49775)
- 科研(49439)
- 期刊
- 济(171545)
- 经济(171545)
- 研究(117332)
- 中国(67555)
- 管理(57825)
- 学报(56007)
- 财(54510)
- 科学(53053)
- 农(51382)
- 大学(43661)
- 教育(43301)
- 学学(40942)
- 融(37938)
- 金融(37938)
- 农业(35191)
- 技术(33800)
- 业经(29759)
- 财经(28466)
- 经济研究(27569)
- 经(24239)
- 问题(22721)
- 图书(20233)
- 理论(19481)
- 商业(18967)
- 技术经济(18507)
- 贸(17991)
- 现代(17974)
- 实践(17845)
- 践(17845)
- 业(17591)
共检索到565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陈雨 张艺萍 吴富利
近年来城市更新趋于常态化,由于各个城市发展水平及定位不同,地域特色各异,其更新策略不可一概而论。以重庆街区更新为例,提出"人文、国际、生态、智慧"四个更新理念,在揭示各更新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行动策略和路径;最后,以九龙坡区为例加以阐释,以期对其他地区的街区空间更新有所启发。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策略 重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旭璐 吴亮芳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机更新下的街区文化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街区文化得以传承。针对某街区有机更新实践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文化碎片化、商业同质化、本土化缺失等问题,深入挖掘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策略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一兵 李汀珅 顾贤光 张矢远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大量商住型传统街区的更新任务,然而现有的更新设计普遍存在大规模标准化更新而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一味追求大型商场而导致街区活力流失、无视原有居民居住成本而导致居民利益损害等等问题。本文借助于徐州市百惠传统街区的更新设计,探索通过复合化更新策略对街区的原有肌理、商业活力、居民利益进行保护,加大人们对于传统商住街区的关注,从而达到有效地保护传统商住型街区的目的。
关键词:
商住型 传统街区 复合化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亚暐 仝晖 任海东
在我国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集中体现所在城市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指出基于类型学思路的"层级嵌入"式建筑更新策略,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合理保护与良性更新的有效方法,即结合当代城市功能需求,在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空间中提取"原型",并在街区、建筑和建构上分层级应用于建筑更新中,实现积淀历史文脉与迎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妍
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保护是颇受关注的城市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提供相关生态化的保护策略。文中首先对典型的三种民居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民居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阐述生态化保护的概念,并说明这种保护方式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生态化保护的策略——功能再利用策略、技术普及策略、因"国"制宜策略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制定,并就每种策略列举相应实例,为历史街区民居的生态化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民居保护 生态化保护 保护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思嘉 李斐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导向 历史街区 案例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敏 王成晖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广东省已公布的16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大数据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探索以多源数据为基础,建立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行全程评价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全方位把握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情况,并根据街区具体评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规划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开怀 刘利雄 朱雪梅 乔稳稳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关乎民生福祉,是提升城市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历程,认为广州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行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追求多元利益平衡;剖析了部分历史建筑使用不当、文化价值有所流失、基础设施配套欠足、风貌保护不够完整等具体问题;同时借鉴国际历史街区更新经验,提出应加强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优化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大方面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
基于话语权的历史街区更新公众参与研究——以福建长汀店头街为例
基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南京市颐和路11-1片区为例
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研究——基于中、美、法对比角度
基于历史文脉的滨水旧工业区改造和利用——新加坡河区域的更新策略研究
文化诉求推动下的历史街区绅士化更新
消费4.0时代历史文化街区新型文化消费空间构建研究
空中步行系统在城市商业街区更新规划中的策略研究——以台北市新光三越信义新天地为例
基于地方性视角的历史街区商业化程度量化研究——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