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2)
2023(9917)
2022(8368)
2021(8194)
2020(6687)
2019(15464)
2018(15230)
2017(27465)
2016(15678)
2015(18139)
2014(18221)
2013(16650)
2012(15048)
2011(13202)
2010(13010)
2009(10723)
2008(9946)
2007(8614)
2006(7051)
2005(5552)
作者
(37524)
(31238)
(30992)
(29595)
(19641)
(14873)
(14445)
(12265)
(12219)
(11046)
(10793)
(10342)
(9792)
(9660)
(9603)
(9449)
(9335)
(9224)
(8974)
(8815)
(7740)
(7552)
(7405)
(7272)
(7050)
(7001)
(6916)
(6805)
(6182)
(6178)
学科
(48785)
经济(48741)
管理(37281)
(32186)
(27131)
企业(27131)
方法(26485)
教育(23471)
数学(23235)
数学方法(22856)
中国(19908)
理论(14098)
(13784)
(13191)
业经(11151)
教学(10960)
地方(10329)
(10128)
技术(10054)
农业(8922)
(8853)
(8289)
(8219)
财务(8177)
研究(8167)
财务管理(8161)
企业财务(7765)
(7751)
贸易(7747)
(7727)
机构
学院(194157)
大学(193842)
管理(71727)
(68048)
经济(66206)
理学(62717)
理学院(61934)
研究(60947)
管理学(60571)
管理学院(60163)
(41264)
中国(37722)
(36047)
师范(35805)
教育(34777)
科学(34661)
(30849)
(29692)
师范大学(29288)
中心(28977)
技术(28888)
职业(27484)
(26670)
北京(25727)
业大(25447)
财经(25140)
研究所(24353)
(23742)
(23626)
(23234)
基金
项目(137028)
研究(111549)
科学(110652)
基金(95408)
(80682)
国家(79816)
科学基金(70115)
社会(67835)
社会科(63937)
社会科学(63925)
教育(62298)
(56949)
基金项目(50420)
编号(49507)
(48986)
自然(43412)
自然科(42434)
自然科学(42423)
自然科学基金(41635)
成果(40610)
资助(37844)
课题(37339)
重点(32579)
(32449)
(31582)
(30499)
(29859)
规划(29700)
项目编号(29605)
教育部(29341)
期刊
(68316)
经济(68316)
教育(64351)
研究(61812)
中国(49342)
技术(25517)
管理(25210)
(24240)
学报(24209)
科学(22751)
大学(21415)
(19906)
职业(19408)
学学(18156)
农业(14214)
技术教育(12704)
职业技术(12704)
职业技术教育(12704)
财经(12119)
(11260)
金融(11260)
业经(11226)
图书(11099)
(11093)
论坛(11093)
(10516)
经济研究(9701)
(9255)
问题(8598)
(8165)
共检索到281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青枝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都关注的焦点。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在高职文化建设背景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瑞  杨红  张桂芝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实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目标建构、模式运作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海珍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炳谦  张能云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高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积极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各种活动、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毅静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定组成部分抑或地缘化的表现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培养、个性塑造等起到渗透性的影响,因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研究的范式。我们试图从厘定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透析校园文化的功能入手,提出校园文化的构建和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必超  
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育人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甘贞洁  
本文从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出发,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组织机制角度切入探讨班级文化建设,提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自主管理和个人培养方案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学果  
对高职生的专业情况和就业信心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高职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信心均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显著,且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因此,高职校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辅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薇  英玉生  
目的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17名高职生及53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高职生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高职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差异。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六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相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求助进入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职生的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必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内在联系,又在教育的主体内容、目标与方法上有明显不同,但二者的终极旨归是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从创建互动机制、搭建互动平台、创新互动的工作体系等方面着手实现两者的互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雄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其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对高职生个体,以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思想为主,增强高职学生的"力量"和"美感";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心理学要求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将对以后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春蕾  徐光兴  周晓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影响的一些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继玉  
素质育化体系是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特征,在这种体系下,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同时融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体训练、情境表演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