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4)
2023(14073)
2022(12344)
2021(11519)
2020(9725)
2019(22499)
2018(22267)
2017(44139)
2016(23519)
2015(26228)
2014(25949)
2013(25228)
2012(22862)
2011(20012)
2010(19534)
2009(17594)
2008(16555)
2007(13971)
2006(11791)
2005(9694)
作者
(63226)
(52613)
(52173)
(49823)
(33362)
(25255)
(23857)
(20846)
(20033)
(18348)
(17997)
(17621)
(16378)
(16370)
(16212)
(15809)
(15775)
(15748)
(14948)
(14908)
(12873)
(12607)
(12514)
(12038)
(11804)
(11615)
(11438)
(11427)
(10450)
(10445)
学科
(93458)
经济(93367)
管理(65139)
(62181)
(51651)
企业(51651)
方法(48038)
数学(41890)
数学方法(41353)
(24211)
中国(22893)
(22799)
业经(21056)
(18960)
地方(18923)
农业(16741)
(16673)
贸易(16666)
(16148)
理论(15802)
(14951)
(14637)
财务(14569)
财务管理(14541)
环境(14244)
技术(13976)
企业财务(13749)
(13485)
(12245)
(12129)
机构
学院(318105)
大学(318047)
管理(130977)
(126081)
经济(123497)
理学(115500)
理学院(114262)
管理学(112120)
管理学院(111563)
研究(99039)
中国(71599)
(65794)
科学(62104)
(55547)
业大(47373)
(46991)
(46445)
财经(46245)
中心(45794)
研究所(43359)
(43113)
(42262)
(42239)
师范(41901)
北京(40513)
经济学(38105)
(36877)
农业(36318)
(35494)
财经大学(34795)
基金
项目(230502)
科学(182683)
基金(168947)
研究(167915)
(146400)
国家(145210)
科学基金(126688)
社会(107011)
社会科(101539)
社会科学(101515)
基金项目(90886)
(89648)
自然(83403)
自然科(81533)
自然科学(81515)
自然科学基金(80020)
教育(77487)
(75050)
资助(68959)
编号(68687)
成果(53120)
重点(50853)
(50714)
(48226)
(47978)
课题(45820)
创新(44667)
科研(44339)
教育部(44058)
国家社会(43954)
期刊
(128598)
经济(128598)
研究(88874)
中国(50498)
学报(48355)
管理(45986)
科学(45317)
(41338)
(40658)
大学(37524)
学学(35409)
教育(33236)
农业(28769)
技术(28108)
业经(22415)
经济研究(21668)
(21344)
金融(21344)
财经(21317)
(18202)
图书(16797)
问题(16539)
商业(15219)
科技(15162)
技术经济(15159)
理论(15017)
(14509)
(14329)
统计(14041)
资源(14030)
共检索到433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晓松  尚会永  姜旭平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电子商务市场中某电子图书连续65周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广义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文化与地理双重空间效应,分析了中国互联网消费互动的空间规律和传导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中存在虚拟和实体空间关系上的广泛互动;地理临近性和文化同底性都可以提升互联网消费;在地理距离相同的前提下文化差异大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更大;在文化区域的边缘将出现空间效应的突然衰减。论文最后基于互联网消费的空间规律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从外生驱动视角探讨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增长问题,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互动促进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机理与手段。文章利用数字内容产品在线消费的省域数据,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外生消费增长的外溢与滞后因素,分析了中国文化与地理空间的社会互动对互联网外生消费增长的影响,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内生增长探索新的规律与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空间中存在着地理临近性与文化相似性。这不仅是一次理论研究,其规律将帮助政府与企业理性认识互联网消费的空间传染方式,指导制定最佳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解春艳  丰景春  张可  薛松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作为基准组,与引入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业环境效果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解春艳  丰景春  张可  薛松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作为基准组,与引入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业环境效果明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伊娜  展蓉  杨飞扬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诞生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产物,其发展扩张与网络消费增长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文从我国当下电商领域呈现的新特征出发,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支持网络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发展,关注电商平台格局变动、提前布局潜力赛道,持续深耕低线城市及年轻消费群体等是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网络消费的重点路径。此外,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的诸多风险性问题和发展瓶颈也不容忽视,制度短板的补齐、征信体系的完善以及产品“促消费”功能的提升均为推动行业规范、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王琴梅  张家平  惠宁  
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具有协整关系,就全国而言,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都对电力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层面上,变系数模型显示,互联网对各地区电力消费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电力消费,而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都显著的增加了地区电力消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涌  齐佳思  
为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选取我国2011~2019年互联网金融及经济相关数据,从发展效率、可持续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只有部分是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产生的,即居民消费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31.1%。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李新家  
伴随互联网应用平台的行业细分化发展,供应商能更精准地切入消费差异群体,消费结构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的视角,探讨新型消费中的经济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消费者在消费互联网条件下,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入市场,不仅改变了其需求表达的方式和对消费品的信息搜寻方法,也改变了消费品购买的决策模式。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其对产品需求的表达更明确,不仅有利于提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也更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变革,有利于形成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创价值、消费与生产良性互动的生态发展模式。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对接,还将促进数字资源与共创价值的开发,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在理论方法上,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包括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内生要素的流域经济增长框架。在实践论证上,以长江为样本域,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测度生产要素对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要素对流域经济不同域段作用强度不同,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效应,即沿江而下,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加大,物质资本则恰好相反。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流域经济的不平衡程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促使流域上游地区人力资本开发、实施流域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流域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玉  唐秀美  潘瑜春  胡月明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区域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策略。研究借助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将县域农业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净竞争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并借助ESDA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县域农林牧渔业增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京津冀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种植业和牧业是农业增长的主要产业。2)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增长具有显著的同质集聚性,集聚效应表现为渔业>牧业>林业>种植业。就产业各分量而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晶梅  贾红宇  喻海霞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建立以FDI(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考察我国经济增长空间收敛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结果显示,1992-2011年,我国各地区经济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收敛趋势,FDI和人力资本要素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忽略了各地区经济的空间集聚性,传统模型高估了FDI和人力资本要素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