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9)
2023(18987)
2022(16209)
2021(15371)
2020(12820)
2019(29642)
2018(29030)
2017(55143)
2016(29778)
2015(33560)
2014(33159)
2013(32482)
2012(29612)
2011(26697)
2010(26403)
2009(24220)
2008(23888)
2007(20764)
2006(18079)
2005(16081)
作者
(83698)
(69732)
(69099)
(65891)
(44368)
(33206)
(31478)
(27350)
(26618)
(24665)
(23841)
(23695)
(22114)
(21975)
(21600)
(21478)
(20596)
(20359)
(20088)
(19990)
(17233)
(16897)
(16731)
(15916)
(15548)
(15519)
(15390)
(15023)
(13991)
(13589)
学科
(116297)
经济(116140)
管理(88823)
(81767)
(68239)
企业(68239)
方法(54092)
数学(47278)
数学方法(46660)
中国(33284)
(33099)
(31278)
(27798)
业经(26312)
(24709)
(22675)
贸易(22659)
(22082)
(21480)
银行(21438)
(20723)
财务(20641)
财务管理(20590)
(20509)
(20492)
金融(20488)
农业(20206)
地方(20017)
企业财务(19577)
(19278)
机构
大学(419936)
学院(415194)
(171329)
经济(167829)
管理(164792)
理学(142340)
研究(142058)
理学院(140792)
管理学(138324)
管理学院(137574)
中国(110760)
(89332)
科学(84990)
(81948)
(69940)
中心(65241)
财经(65184)
(63631)
研究所(63515)
业大(59535)
(59493)
(59353)
北京(56727)
(53660)
师范(53152)
经济学(52833)
(52298)
农业(49657)
财经大学(48843)
(47602)
基金
项目(286112)
科学(226527)
基金(210919)
研究(209364)
(184293)
国家(182850)
科学基金(157388)
社会(133823)
社会科(126876)
社会科学(126845)
基金项目(111064)
(107701)
自然(102093)
自然科(99733)
自然科学(99709)
自然科学基金(97908)
教育(95914)
(92135)
资助(86733)
编号(84112)
成果(68425)
(64383)
重点(64348)
(59804)
(59226)
课题(57398)
国家社会(56172)
教育部(55632)
创新(55478)
科研(54971)
期刊
(183252)
经济(183252)
研究(125203)
中国(80167)
学报(64612)
(63688)
管理(61008)
科学(60721)
(56920)
大学(50110)
学学(47148)
教育(43037)
(39956)
金融(39956)
农业(39166)
技术(35105)
财经(32463)
经济研究(29819)
业经(28238)
(27766)
问题(23730)
(20868)
理论(20492)
图书(20211)
(19731)
(19378)
技术经济(19250)
科技(19004)
实践(18360)
(18360)
共检索到614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家琪   刘彤  
征信市场准入监管作为实现征信市场数据治理目标的事前监管,应充分发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征信数据安全流通和高效利用的制度价值。在中国市场化征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征信市场准入监管的制度问题主要有三:征信市场筛选“合格者”和“最优者”的准入条件尚不明确,企业难以达到独立第三方的合规标准,以及征信数据权利的分配和行使机制尚不完善。此三类问题均可通过监管制度的合理设计予以缓解和解决。立足分级分类的监管思路,可从征信市场的数据治理层面优化主体资格管理制度,进而完善我国征信市场准入监管,包括在现阶段由政府统一根据征信数据的风险类型分类设置准入门槛、分级制定行为监管标准以及明确审慎地配置征信数据的各项权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国强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惠玲  
银行高管人员被认为是新设银行成败的首要因素,国际监管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在对高管市场准入审查方面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视。而我国在高管的市场准入监管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立法、变“时点”监管为持续监管以及构建良好外部环境等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辰  刘玫  
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在银行牌照管制方面的经验、做法与产生的影响,得出我国个人征信机构准入监管的启示:一是从征信边界、基本原则和主体权益三个维度识别"合格者";二是从细分市场定位和创新业务模式两个方面筛选"最优者";三是依托严格的准入标准规范发展个人征信市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辰  刘玫  
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在银行牌照管制方面的经验、做法与产生的影响,得出我国个人征信机构准入监管的启示:一是从征信边界、基本原则和主体权益三个维度识别"合格者";二是从细分市场定位和创新业务模式两个方面筛选"最优者";三是依托严格的准入标准规范发展个人征信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奎  
境外发行人境内上市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对境外发行人的市场准入监管应在严格与适度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境外发行人融资效率与我国投资者交易安全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我国对境外发行人应采用核准制与注册制相折中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通过强制性规定与任意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确定。对境外发行人在财务状况、资产规模及社会公众持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方面应以强制性规定加以落实,而对其公司治理、资本数额和盈利能力则应以任意性规定加以明确。另一方面,基于各种原因,我国应对境外发行人采用比境内发行人更加严格的上市标准。除了满足与我国境内发行人相同的一般性要求之外,境外发行人在市场规模、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方面应满足最低限度的额外要求。这样,有利于缓解境外发行人由于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差异造成的直接法律冲突,保护我国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萌  
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作为防范风险关键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难题,其中标的证券的市场准入监管更是风险防控的关键。通过比较境外的先进经验,找出标的证券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宝  薛铭  
鉴于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民营企业与监管部门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民营企业向监管部门传递信号的内在机理,分析博弈模型的均衡条件,发现主要有民营企业的监管成本、监管部门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社会信誉损失、预计经济损失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海珍  
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市场准入监管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之间的关系,再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市场准入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和投保人的预期收益与市场上保险公司的数量并不总是同方向变化,而且在产品同质的市场上,完全取消进入门槛会使市场上的企业个数过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接着,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供给主体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是供给主体不够,而是各公司提供的产品之间无差异。因此,文章认为目前政府还是应该审慎控制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和市场准入,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新《保险法》修订进一步严格保险市场的准入条件的必要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沙慧  张琳  
运用博弈论理论与方法,建立银行审批机构和申请企业之间的博弈收益矩阵,计算、分析博弈均衡解,据此建议申请企业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模式进行特色化经营,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收益的目的。审批机构应不断创新评审工作机制,提高低门槛下的识别率;通过降低高门槛下的审批成本减少其与低门槛策略下审批成本的差距;规范和完善对申请企业的审批管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政府应完善法律政策条件,支持申请企业合规经营,降低其违规经营得到的超常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符贵兴  付胜华  
比较各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可以发现,监管的严格程度大相径庭,但从根本上是保护竞争与限制竞争的原则差异。通过对各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严格的准入监管与银行发展、产业效率负相关,但与银行危机正相关。文章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后,认为放松准入监管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并就提高放松准入监管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文杰  
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异化的诱因之一。经历金融危机洗礼的各国监管当局纷纷制定或完善监管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准入环节的监管。对于我国而言,市场准入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加剧了市场的过度竞争,严重制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培育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应立足实际,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尽快构建以注册制和限制性外资准入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和手段进行应对,尤其是金融市场准入,作为金融业的首要环节,更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制度,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针对金融市场的准入监管,可具体从理念重构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展开,以此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伟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促进了我国银行市场的发展,但目前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立法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对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就我国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完善提出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