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33)
- 2023(19984)
- 2022(16653)
- 2021(15329)
- 2020(12620)
- 2019(28839)
- 2018(28360)
- 2017(54137)
- 2016(28872)
- 2015(32171)
- 2014(31906)
- 2013(31357)
- 2012(28948)
- 2011(25982)
- 2010(26280)
- 2009(24079)
- 2008(22486)
- 2007(19800)
- 2006(17416)
- 2005(15325)
- 学科
- 济(121737)
- 经济(121625)
- 管理(84672)
- 业(84190)
- 企(70189)
- 企业(70189)
- 方法(50652)
- 数学(43570)
- 数学方法(42964)
- 中国(37890)
- 农(32816)
- 业经(31095)
- 地方(30846)
- 财(29188)
- 融(28590)
- 金融(28588)
- 银(27673)
- 银行(27628)
- 行(26632)
- 制(23724)
- 技术(23642)
- 学(23048)
- 农业(22490)
- 贸(20656)
- 贸易(20634)
- 理论(20572)
- 易(19990)
- 务(18893)
- 财务(18812)
- 产业(18785)
- 机构
- 学院(401373)
- 大学(399968)
- 济(163209)
- 管理(160666)
- 经济(159708)
- 理学(138822)
- 理学院(137339)
- 管理学(134918)
- 管理学院(134183)
- 研究(133909)
- 中国(105032)
- 京(85001)
- 科学(81192)
- 财(74224)
- 所(65260)
- 中心(62793)
- 农(62447)
- 研究所(59375)
- 财经(59179)
- 江(59157)
- 业大(58027)
- 经(53839)
- 北京(53741)
- 范(53287)
- 师范(52767)
- 院(49325)
- 经济学(49102)
- 州(48865)
- 农业(48383)
- 经济学院(44303)
- 基金
- 项目(276260)
- 科学(218555)
- 研究(204812)
- 基金(199352)
- 家(172770)
- 国家(171268)
- 科学基金(148692)
- 社会(129785)
- 社会科(123213)
- 社会科学(123185)
- 省(109682)
- 基金项目(105594)
- 自然(95232)
- 教育(94095)
- 自然科(93076)
- 自然科学(93056)
- 自然科学基金(91370)
- 划(91200)
- 编号(83800)
- 资助(81137)
- 成果(66927)
- 发(62338)
- 重点(61717)
- 创(60580)
- 部(60090)
- 课题(57936)
- 创新(56029)
- 国家社会(53496)
- 科研(52156)
- 教育部(51944)
- 期刊
- 济(178270)
- 经济(178270)
- 研究(118750)
- 中国(81902)
- 管理(61114)
- 学报(59052)
- 农(56753)
- 科学(55953)
- 财(55547)
- 教育(48030)
- 大学(45942)
- 融(45885)
- 金融(45885)
- 学学(43011)
- 农业(39085)
- 技术(37975)
- 业经(30916)
- 经济研究(28388)
- 财经(28306)
- 经(24356)
- 问题(22826)
- 图书(21925)
- 科技(20563)
- 业(20548)
- 技术经济(20233)
- 理论(19181)
- 商业(18461)
- 现代(18049)
- 统计(17623)
- 实践(17476)
共检索到598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基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演化规律,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两者互促共进,数实深度融合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数字产业集群则通过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创新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当前,亟待构建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搭建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慧 王曰影
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是推进实体经济从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向新型实体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也是供需联动、动态匹配的过程。目前,实现“数实融合”仍面临“卡脖子”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短板制约、数据要素配置不充分、数字鸿沟、工业互联网不强等现实挑战。应加快新旧基础设施建设,搭好“数实融合”底座;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品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优化数字技术人才结构,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新型实体经济 创新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肖文雪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衍生要素,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要素融合发展视角,以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探讨数据+人力资本要素组合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我国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磨合阶段且不同经济区域差异明显;(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作为单独要素时均具有创新驱动效能,当二者结成要素组合时对创新的赋能强度更显著,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不同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地区要素组合的创新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加速器”;(4)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匹配可以通过溢出效应赋能区域创新发展,具体表现为技术转移、R&D人员流动两条路径,且前者中介效应占比为6.10%,后者中介效应占比为7.68%;(5)门槛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要素组合赋能区域创新存在门槛效应,且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数字化背景下我国零售业跨界与融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从跨界与融合的内涵出发,研究了不同零售商业模式下的跨界与融合发展,分析了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类型,通过阿里巴巴典型案例剖析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跨界与融合助推了零售业商业模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驱动零售业跨界与融合动因包括社会资本、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和数字技术等;(3)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主要类型从结构、内容、方向、方式四个方面来划分:结构上划分为跨产业、跨行业、跨业态、跨品牌,内容上划分为渠道、技术、服务、场景等,方向上划分为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等,方式上划分为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等;(4)阿里巴巴集团实现跨界与融合的动力源于国家政策、企业技术创新和内外部资本等。地方政府应加大数字化投入,扶持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零售企业应进一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促进企业的跨界与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洋洋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部门,零售业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形成了新的网络零售商业形态。目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危机,亟需寻找创新发展对策。纵观我国零售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理念的局限性、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阻碍。在此背景下,需要树立流通先导的发展理念,加快零售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进程,通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零售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要通过政策手段,积极营造适合零售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助力零售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关键词:
产业融合 零售业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路红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互联网+流通"和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流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跨界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和变革方式,对流通业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打破了流通业的原有边界,而且使流通业的"商品流通中介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流通业正在从传统中间商向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当前,流通业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生活服务集成、商旅文一体化为代表的产业跨界融合模式、以全渠道、分享平台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和以"物流+金融+贸易"综合服务为特征的供应链服务创
关键词:
跨界融合 互联网+ 流通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路红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互联网+流通"和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流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跨界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和变革方式,对流通业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打破了流通业的原有边界,而且使流通业的"商品流通中介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流通业正在从传统中间商向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当前,流通业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生活服务集成、商旅文一体化为代表的产业跨界融合模式、以全渠道、分享平台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和以"物流+金融+贸易"综合服务为特征的供应链服务创新模式,这些模式既是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流通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跨界融合 互联网+ 流通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作用逐渐凸显。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响应,流通领域也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互联网+流通"对解决流通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能够促进流通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流通业的成本革命。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流通"领域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期推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 线上线下 融合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作用逐渐凸显。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响应,流通领域也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互联网+流通"对解决流通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能够促进流通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流通业的成本革命。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流通"领域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期推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 线上线下 融合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志斌 李海东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经过了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使德化成为福建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德化陶瓷产业集群也成为中国百家产业集群。基于集群创新的意识、资源、合作网络、活动和绩效等指标,对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德化陶瓷产业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创新能力,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经验,但也存在诸如人才流失严重等约束产业集群发展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
陶瓷产业 集群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行臣 高运星
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作为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既有时代要求,也是现实需求。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员对优质学习服务的需要和终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这些现实需求促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终身教育数字化也有其实践特征和内涵特征两个层面,实践特征具有“广、大、深、全”的自身特点:服务范围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的服务群体大,办学体系大;信息技术和多元办学融合深;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内涵特征表现在“泛在学习、个性学习”“开放共享、技术赋能”“优质均衡、创优提质”三个方面。基于现实需求和内涵特征,可以从宏观层面(统筹协同设计)、应用层面(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技术层面(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提出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发展实施途径。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数字化转型 融合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小沛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本身就是经济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以军民融合发展为目标构建创新发展平台能够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落实科技发展成果,全面提高自主创新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将国防科技成果应用在民用工业中,这是快速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强化军民融合的程度,突出创新驱动体系建设,构建军民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平台,促进资源高度利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组织水平。文章分析阐述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创新发展 平台 军民融合 战略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