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3)
2023(17074)
2022(14106)
2021(12899)
2020(10606)
2019(24336)
2018(24119)
2017(46762)
2016(25076)
2015(28413)
2014(28315)
2013(27513)
2012(24954)
2011(22281)
2010(22114)
2009(19814)
2008(19000)
2007(16503)
2006(14148)
2005(11868)
作者
(71138)
(59145)
(58774)
(55930)
(37670)
(28225)
(26738)
(23444)
(22498)
(20827)
(20178)
(19683)
(18640)
(18358)
(18277)
(17798)
(17697)
(17672)
(16904)
(16850)
(14508)
(14315)
(14267)
(13496)
(13201)
(13033)
(13018)
(12857)
(11810)
(11581)
学科
(103514)
经济(103407)
管理(75333)
(71023)
(59922)
企业(59922)
方法(50398)
数学(44323)
数学方法(43558)
中国(27481)
(26039)
业经(25450)
(23951)
(20755)
技术(20283)
地方(19766)
理论(18553)
农业(17766)
(16952)
贸易(16945)
(16451)
(15901)
环境(15874)
(15716)
财务(15628)
财务管理(15590)
(15572)
产业(14741)
企业财务(14714)
(14152)
机构
学院(353650)
大学(353466)
管理(145266)
(136600)
经济(133487)
理学(127412)
理学院(126047)
管理学(123515)
管理学院(122867)
研究(110438)
中国(79939)
(74301)
科学(70135)
(59639)
业大(53549)
(52974)
(52863)
中心(51245)
财经(49341)
(49240)
研究所(48800)
(46704)
师范(46275)
北京(46031)
(45054)
农业(41447)
(41208)
经济学(40955)
(40689)
技术(39321)
基金
项目(253981)
科学(201037)
研究(185036)
基金(184516)
(160313)
国家(159040)
科学基金(138769)
社会(116729)
社会科(110807)
社会科学(110775)
(99573)
基金项目(97886)
自然(91000)
自然科(88958)
自然科学(88940)
自然科学基金(87282)
教育(86147)
(83413)
编号(76099)
资助(75661)
成果(59435)
重点(56269)
(55078)
(53383)
(53172)
课题(51618)
创新(49807)
科研(48346)
国家社会(48192)
教育部(47635)
期刊
(138498)
经济(138498)
研究(96825)
中国(61871)
学报(53849)
管理(51734)
科学(50413)
(46441)
(44835)
大学(41551)
教育(41098)
学学(39049)
技术(35786)
农业(32892)
业经(23848)
(23541)
金融(23541)
财经(22667)
经济研究(22473)
图书(20333)
(19318)
问题(19164)
技术经济(18563)
科技(18208)
(17138)
统计(17028)
理论(16264)
(16050)
(15907)
商业(15500)
共检索到488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杰皓   胡宇鹏   费凡   黎俊   温宗国  
【目的】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背景下,传统垃圾分类实践的参与率、分类准确率有待提高,在应对不断增加的垃圾量和资源回收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数字技术路径对垃圾分类模式的提升与变革,促进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数字技术在生活垃圾产生源头、中转收运、最终处理环节的不同应用场景,针对不同案例结合深度学习算法、遗传算法等开展深入分析。【结果】数字技术在前端环节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居民垃圾参与率与投递准确率;并且基于物联网与深度学习技术可预测未来产废变化趋势,预测误差控制在21.94%。中端环节的应用优化了传统模式在垃圾收运过程的低效问题,基于遗传算法规划最优收运路线,实现经济成本、碳排放、收运效率的多目标统一。末端环节的应用则有助于提高垃圾处理处置的综合效益,实现净效益提高8.23%~39.72%。【结论】本文提出的垃圾分类新模式,以数字技术为基,以全链条管理为核心,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以数字技术解决了传统垃圾分类模式的信息缺失问题,以全链条思想统筹了垃圾分类模式的前端、中端、后端环节,以期助力于提高城市典型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实现城市垃圾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颖  葛新权  王伟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公用事业,由事业运行过渡到市场化运营,已经成为垃圾处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竞争性企业参与的"居民—垃圾分类收运企业—政府"三方逆向物流博弈模型,利用进化博弈复制动态方法分析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关系及最优稳定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静  
从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全面整治,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新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绿色化、节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来说,每年垃圾清运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但是还有一些未及时回收的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因此,互联网金融可以促进垃圾分类实现全面发展,取得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童昕  冯凌  陶栋艳  冯卡罗  
基于北京市昌平区宏福苑小区开展的社区垃圾分类回收项目,采用社会实验方法测试了一种创新的社区垃圾分类引导模式,通过追踪居民的投放行为差异,探究不同激励方式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首先,现场活动在模式推广的早期具有重要意义,而单凭设施规划难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其次,与非正式回收业者合作对实现常态化运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改变现有的城市废物管理体系,引入不同的资金机制,在体现回收和逆向物流服务价值的同时,为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型提供有效的经济激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鄢清华  韩康  
以公共产品理论及相关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垃圾管理市场化必须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城市垃圾管理公司的组建模式及其内部业务流程设计,并比较研究了两种新的收费载体的可行性和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曼琴   尹今格   李玲玲  
营建低废洁净的宜居环境,仰赖于居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这一转变的促成既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给予居民以外在约束,也需要强化生态文明道德来提升居民的内在动力。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法来研究垃圾分类与投放行为在社区邻里间的相互影响与演化,并以仿真来呈现垃圾投放行为的深化路径、绿色行为能否成为普遍的行为选择。数字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上的深化应用,能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也能加强邻里的连接强度,提升社区融合程度,进而强化居民生态道德。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的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最终演化成理想的稳态结果,而在开放型社区绿色行为的转型难以实现。数字社区模式下封闭型社区和开放型社区,民众分类投放的“绿色低废”的行为将演变为普遍行为,数据技术能助力于绿色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英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是确保生活垃圾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A-B-C理论中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群体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和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构建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理论模型,以期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咏馨  高荣  田鹏许  
垃圾处理的公益性与经济性决定了公私合营模式的应用是垃圾处理业的发展方向。文章阐述了垃圾处理业选择BOO模式的理由,研究了如何构建全寿命期理念下的BOO项目系统的运营平台和提高合作效率的保障平台。指出科学地采用BOO模式,不但能使垃圾处理业更有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而且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最终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农科  
回顾了中国六十年来的垃圾分类实践,分析了中国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垃圾分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再造的具体路径。认为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的再造须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推进生活垃圾体系与废旧物资体系的融合,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垃圾分类体系;坚持干湿垃圾分开的垃圾分类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体系;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责任边界;健全适合我国各地实际的垃圾收运处理技术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亚娟  赵敏娟  夏显力  姚柳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陕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地区的调查,从供给主体视角出发,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比较4个试点村的基本情况、分类处理实践模式及供给主体,进一步综合评价各试点村的生活垃圾末端分类程度、资源化利用率、年单位成本资源化利用量、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效果。分析发现: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之一,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村来说,并不能简单复制,而是要借鉴试点村的实践模式,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因此,要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要鼓励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农村社区及农户多主体参与合作供给,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而且要加强宣传与奖惩力度,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农科  
回顾了中国六十年来的垃圾分类实践,分析了中国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垃圾分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再造的具体路径。认为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的再造须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推进生活垃圾体系与废旧物资体系的融合,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垃圾分类体系;坚持干湿垃圾分开的垃圾分类方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体系;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责任边界;健全适合我国各地实际的垃圾收运处理技术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春  李晓慧  张进锋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是我国较早实施民营企业参与的领域之一,而特许经营是我国垃圾处理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分析常州市城管局和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市餐厨垃圾项目的 PPP合作的典型案例,我们发现PPP合作成功的经验有: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明确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体现PPP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同时针对各级政府面临的如何解决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我们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做法:正确认识政府法律责任的不可免除性及公私双方的伙伴关系;强化对特许权的监管;正确抉择特许经营合同的关键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黄贤金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城市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个问题尤显严重与紧迫。事实上,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资源,而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以南京建设生态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发生量和组分,比较传统线形经济条件下和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新型的垃圾处置系统是在传统垃圾处置系统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废物”→“废物处置”→“废物一体化管理”→“资源循环型管理”的层次体系。南京循环型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化和经济产业化两个子系统,资源化子系统的核心是垃圾减量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再循环利用;经济产业化子系统的核心是经济刺激、生态产业和生态消费等措施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帆  朱青  
作为公共服务,垃圾处理PPP项目会受到政府的价格规制。同时,在大力推行PPP模式的背景下,垃圾处理PPP项目的价格决定应该考虑区域内的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状况。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发展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和市容环卫专用设备少等特点,结合常用的报酬率规制、价格上限规制和竞争标尺规制等价格规制方法,可以采取"完全成本+合理利润率+行业平均成本"、"最高限价+行业平均成本"和"行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利润率+区域调整"等三种模式进行垃圾处理PPP项目定价决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绪亚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正处于转型时期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的内涵及特点、系统构成和优先建设内容 ,提出了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垃圾管理系统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