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9)
- 2023(15566)
- 2022(12486)
- 2021(11262)
- 2020(9477)
- 2019(21061)
- 2018(20740)
- 2017(39987)
- 2016(21006)
- 2015(22659)
- 2014(22184)
- 2013(21850)
- 2012(19495)
- 2011(17032)
- 2010(16741)
- 2009(15264)
- 2008(14831)
- 2007(13005)
- 2006(10896)
- 2005(9594)
- 学科
- 业(91581)
- 济(90329)
- 经济(90242)
- 企(84482)
- 企业(84482)
- 管理(77588)
- 方法(41857)
- 数学(33354)
- 业经(33317)
- 数学方法(32953)
- 财(29548)
- 农(27467)
- 务(22702)
- 财务(22667)
- 财务管理(22641)
- 技术(21791)
- 企业财务(21507)
- 中国(21161)
- 农业(19982)
- 制(17254)
- 理论(16357)
- 划(15875)
- 策(15580)
- 和(15559)
- 贸(15414)
- 贸易(15404)
- 易(14972)
- 技术管理(14150)
- 地方(13954)
- 产业(13406)
- 机构
- 学院(290483)
- 大学(284541)
- 管理(122866)
- 济(122604)
- 经济(120511)
- 理学(106737)
- 理学院(105771)
- 管理学(104299)
- 管理学院(103718)
- 研究(85761)
- 中国(67968)
- 财(56830)
- 京(56814)
- 科学(50904)
- 农(47331)
- 财经(45834)
- 江(43033)
- 业大(42420)
- 经(41932)
- 中心(41545)
- 所(40415)
- 经济学(37400)
- 农业(37167)
- 研究所(36571)
- 商学(34544)
- 商学院(34227)
- 北京(34170)
- 财经大学(34170)
- 经济学院(33960)
- 州(33875)
- 基金
- 项目(201911)
- 科学(162719)
- 基金(150039)
- 研究(147892)
- 家(129874)
- 国家(128757)
- 科学基金(114285)
- 社会(97423)
- 社会科(92712)
- 社会科学(92694)
- 省(80333)
- 基金项目(79555)
- 自然(73892)
- 自然科(72350)
- 自然科学(72330)
- 自然科学基金(71131)
- 教育(67237)
- 划(65725)
- 资助(59164)
- 编号(58016)
- 创(48384)
- 重点(44556)
- 部(44356)
- 创新(44322)
- 成果(44188)
- 发(43152)
- 业(42947)
- 国家社会(41472)
- 制(39300)
- 科研(38910)
- 期刊
- 济(129725)
- 经济(129725)
- 研究(77567)
- 中国(52456)
- 管理(51766)
- 财(48385)
- 农(43353)
- 学报(40384)
- 科学(39665)
- 大学(32284)
- 学学(30896)
- 农业(29983)
- 技术(29144)
- 融(25433)
- 金融(25433)
- 教育(24456)
- 业经(23902)
- 财经(22971)
- 经济研究(20476)
- 经(19888)
- 业(19172)
- 技术经济(17055)
- 问题(16727)
- 财会(15311)
- 科技(15115)
- 现代(14325)
- 商业(14121)
- 策(13573)
- 版(13272)
- 统计(13102)
共检索到416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辉 朱赛 蔡佳丽
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情境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创业门槛,给创业企业带来了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的机遇,也带来了独特性与合法性的悖论挑战:创业企业既要创造独特性以脱颖而出,又要寻求合法性以获得创业机会资源?本文以水羊公司为例,基于最优区分和创业共创的整合视角,系统探索了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企业应对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遵循“悖论识别-最优区分-创业共创”的逻辑框架,在单栖初创、多栖成长和自主转型期分别面临不同的悖论挑战,通过实施合法性补偿的错位竞争战略、合法性门槛的多栖互补战略和合法性杠杆的差异定制战略,指引企业、数字平台和用户进行产品共创、渠道共创和品牌共创,最终有效应对了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本文揭示了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企业应对独特性与合法性悖论的动态过程机理,丰富和整合了最优区分和创业共创理论,为基于数字平台的创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玉利 杜国臣
创业在推动经济变革与创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政策和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在以往以经济学假设为主要基础的相关研究中,创业研究中的这种"非社会化的"经济学假设实际上极大地忽略了创业活动的社会嵌入性,忽略了创新价值的社会决定因素。创业机会在构成新事业产生和成长的前提的同时所引发的合法性问题又造成了新事业的生存缺陷,正是这种内在矛盾揭示了创业机会在合法性问题上的悖论性质。本文着重讨论了以合法性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于新经济活动和新组织的生存和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特定制度安排和制度压力下,创新或创业活动的制度选择和反应机制。
关键词:
创业 合法性 制度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何新月 韩少杰
平台治理背景下,具有模块化架构和网络效应特性的平台企业相较于传统企业在制度压力的战略响应机理上究竟有何差异,已有研究对此缺乏深入剖析。本文选取阿里巴巴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搭建了合法性和效率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探索了平台生态情境下平台企业的战略响应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与传统企业的战略响应不同,平台企业通过合法性与效率的情境平衡进行战略响应。第二,在平台生态情境下,制度压力因平台特性产生平台生态系统跨层次的效率损失,并随着效率损失的水平强弱对制度压力呈补偿效应和杠杆效应。第三,平台企业通过综合评估制度压力水平和效率损失水平进行战略决策,选择适宜的合法性与效率的策略组合,形成双元协同、秩序适应、双重防御、创新迁移4种战略。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整合视角提炼出有别于传统组织情境的平台战略响应内在机理。这既是对传统企业战略响应文献关于平台特性关注不足的补充与深化,也是在平台经济时代对制度压力下平台战略响应理论规律挖掘的新尝试和新探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雷 刘博 何果
在创业孵化型平台企业为创业企业赋能过程中,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性不受侵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隶属于组织关系层面的分隔机制进行批判性回顾的基础上,依据制度创业相关理论对小米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孵化型平台企业在资源禀赋与相关预期目标的驱动下,依次采用资源策略、理论化策略和认知策略,逐步打造出创业生态系统文化、规制和规范,使创业企业感受到来自创业生态系统的模仿压力、强制压力和规范压力,进而约束其不端行为,最终促使创业孵化型平台企业合法性得到有效保护。结论有利于揭示创业孵化型平台企业通过制度创业保护合法性的相关机理,对于创业孵化型平台企业进行平台赋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铁波 莫靖华 薛妍
目前,公司创业面临着内外部合法性要求冲突构成的"合法性悖论",合法性倾向受到新业务与原有业务相关性、以及新进入行业的成熟度共同作用的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了一个公司创业的内外部合法性选择模型,提出公司创业开展的业务与原有业务相关性越高,服从内部合法性的倾向越明显;公司创业进入的行业成熟度越高,服从外部合法性的倾向就越明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伴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创新压力,平台企业需要形成并不断发展与环境相匹配的动态能力。然而,如何吸引平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而优化动态能力的过程目前仍未揭开。基于最优区分理论,本文探讨了叙事独特性影响平台企业动态能力的机制,引入冗余资源来解释叙事独特性对动态能力的具体影响路径,并剖析数字化程度对这一因果链的调节作用。选取在A股上市的平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显著倒U型关系;叙事独特性与冗余资源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冗余资源在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化程度在叙事独特性和冗余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叙事策略构建、冗余资源获取、动态能力优化和数字技术应用等均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佳平 李永慧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如何利用商业模式改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创业企业商业模式与绩效间存在竞争优势和合法性压力两种力量。因此,引入最优区分理论,揭示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如何平衡竞争性与合法性以实现最佳绩效。基于新三板挂牌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商业模式独特性与创业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适度独特的商业模式能够带来最佳绩效;第二,相对于成熟企业,新创企业商业模式面临的最优区分挑战更为严峻;第三,类别异质性能够强化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所面临的竞争优势与合法性压力间的张力。结论对于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可为创业企业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莉 池军
创业研究是一个新兴的但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为了保持其健康发展,学者们经常开展文献综述研究,梳理过去一段时间创业研究的主题和动向。本文对时下蓬勃发展并极大地推进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业问题进行探讨。文章并不局限于文献综述,围绕技术创业的独特性,基于创业过程的视角,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简要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技术创业的研究框架,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技术创业 创业过程 独特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熊壮 杨世琦 鲁锦涛 闫俊周 王朋举
如何通过印象管理策略缓解创业失败污名的负面影响,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解释。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创业失败企业在遭受污名情境下实施印象管理策略对后续创业合法性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较于防御性策略,获得性策略缓解创业失败污名对后续创业合法性负面影响的效果更好。防御性策略实施基础上采用获得性策略对后续创业合法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企业声誉中介了防御性策略和获得性策略与后续创业合法性的关系。低污名水平时,单一类型的印象管理策略就能起到缓解创业失败污名负面影响的效果;而高污名水平时,同时实施两种策略才能显著提升后续创业合法性。研究结论为创业失败企业实施印象管理策略应对失败污名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建平 王磊
文章基于真实型领导和组织合法性理论,探讨创业企业家真实型领导影响组织合法性进而对创业绩效的作用。采用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的122份新创企业的数据,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组织合法性和创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合法性在真实型领导与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说明,创业企业家要注重培养和展现真实型领导行为,提高组织合法性水平,为新创企业争取更多资源,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艳
在高等教育扩招与社会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从这个视角看,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体现出高职创业教育的独特性,需要从课程、教学的整合,师资与专业技能优势,外部环境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地促进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独特性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兆群 胡海青 张丹 张琅
文章选取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层次回归分析从拼凑动机角度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合法性的直接效应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需求型创业拼凑对规制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为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加强调节作用;需求型创业拼凑对规范合法性为负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干扰调节作用;构想型创业拼凑对规范合法性为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加强调节作用;对规制合法性有负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干扰调节作用;对认知合法性无明显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创企业创业拼凑的选择和企业合法性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业拼凑 合法性 环境动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兆群 胡海青 张丹 张琅
文章选取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层次回归分析从拼凑动机角度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合法性的直接效应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需求型创业拼凑对规制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为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加强调节作用;需求型创业拼凑对规范合法性为负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干扰调节作用;构想型创业拼凑对规范合法性为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加强调节作用;对规制合法性有负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其有干扰调节作用;对认知合法性无明显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创企业创业拼凑的选择和企业合法性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业拼凑 合法性 环境动态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雪灵 马文杰 刘钊 董保宝
实践中新企业在创业导向实施与合法性获得之间的两难选择,使得新企业如何跨越"合法性门槛",推动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成长,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从合法性相关研究出发,提出主动获取的战略合法性行为和客观表现的自洽合法性状态是新企业应该谋求的解决合法性障碍的两种方式,并分析了战略合法性和自洽合法性在创业导向与成长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战略合法性在解决创新和先动行为实施带来的市场认同缺陷和顾客接受偏见中的作用,从合法性视角打开了企业创新、先动行为与成长过程的黑箱;而企业自洽合法性为企业创业导向战略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企业背景和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新创企业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创业网络的同时,也跨越了不同阶段的合法性门槛。其中,创业网络会经历构建结构框架、强化网络关系和形成治理机制的动态过程;合法性则完成了从企业家合法性到创业团队合法性,再到组织合法性的塑造和升级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创业网络与合法性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基于理论融合来构建研究框架,提出在不同的阶段创业网络与合法性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动态交互关系,并会通过融合来形成合力以支撑新创企业历经不同阶段。当企业家具有个体合法性,有助于构建创业网络结构,进而支撑准备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形成较强的网络关系,有助于塑造创业团队合法性,进而支撑启动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建立了规范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增强组织合法性,进而支撑成熟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创业网络 合法性 理论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