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4)
2023(16485)
2022(13429)
2021(12265)
2020(10202)
2019(22747)
2018(22372)
2017(44061)
2016(23225)
2015(25774)
2014(25390)
2013(24759)
2012(22378)
2011(19819)
2010(19891)
2009(18644)
2008(18350)
2007(16293)
2006(14374)
2005(13054)
作者
(62420)
(52212)
(51959)
(49520)
(33377)
(24677)
(23640)
(20102)
(19753)
(18549)
(17646)
(17563)
(16471)
(16339)
(16094)
(15900)
(15603)
(15277)
(15026)
(14971)
(12718)
(12593)
(12574)
(12084)
(11722)
(11617)
(11475)
(11408)
(10292)
(10093)
学科
(100351)
经济(100210)
(98083)
管理(88749)
(87587)
企业(87587)
方法(43752)
(35320)
业经(35154)
数学(35150)
(34959)
数学方法(34712)
(24469)
(24460)
财务(24407)
财务管理(24371)
中国(23721)
企业财务(23129)
农业(22986)
技术(19913)
(19633)
(19501)
贸易(19493)
(19066)
(17834)
(17543)
理论(17167)
(17055)
(16183)
银行(16175)
机构
学院(330796)
大学(323245)
(144106)
经济(141420)
管理(139660)
理学(120195)
理学院(119159)
管理学(117619)
管理学院(116959)
研究(98136)
中国(80033)
(71541)
(65059)
财经(55795)
科学(53574)
(50693)
(50330)
(48853)
中心(47727)
(45541)
业大(43730)
经济学(43450)
财经大学(41219)
研究所(40313)
北京(39947)
经济学院(39288)
(39166)
商学(38388)
商学院(38027)
农业(37898)
基金
项目(217087)
科学(175546)
研究(165771)
基金(161072)
(136280)
国家(135051)
科学基金(120712)
社会(108772)
社会科(103432)
社会科学(103410)
(84865)
基金项目(84512)
自然(75756)
教育(75569)
自然科(74095)
自然科学(74080)
自然科学基金(72819)
(69245)
编号(67816)
资助(64581)
成果(53555)
(49036)
(48569)
重点(47289)
(47067)
(46347)
国家社会(45407)
课题(45133)
创新(44627)
人文(43449)
期刊
(161714)
经济(161714)
研究(96100)
中国(60846)
(59413)
管理(57224)
(46352)
科学(39865)
学报(37965)
(33915)
金融(33915)
技术(32414)
大学(31965)
农业(31938)
学学(30350)
业经(29613)
教育(29235)
财经(27999)
经济研究(25028)
(24033)
问题(21025)
(18769)
技术经济(18471)
财会(17079)
(16712)
现代(16630)
商业(15895)
理论(15811)
世界(15695)
统计(14450)
共检索到49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红   李清蕾   袁峰  
为实现智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下客户对产品需求实现和交付时间的更高要求,考虑数字孪生的技术成本、需求实现能力和交付时间等因素,分别建立生产型智能制造企业和基于数字孪生的服务型智能制造企业的竞争性定价决策模型,对模型均衡解及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当虚实一致程度带来的效用增益高于数字孪生技术成本时,服务型智造企业才有动力投入数字孪生,但长远看技术成本的增长会被更高的服务效用所抵消;在虚实一致程度边界内外客户对需求实现能力的敏感系数变化对两类智造企业产品定价、需求和利润会产生不同影响;随着客户对产品交付时间的敏感程度增加,数字孪生缩短产品交付时间能够改善服务型智造企业因时间而导致的定价劣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勇  包龙杰  
数字经济正在颠覆制造业企业的决策机制,推进实现了“生产者驱动→用户驱动→大数据驱动”的转变。具体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数字经济演变的基本技术形态,考察建立在数字孪生技术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决策机制优化的总体设计。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革新制造业企业的决策理念,表现为从模糊施策转向精准决策、从充分酝酿转向快速响应、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预警、从思维构想转型数字镜像、从信息辅助转向数据支撑,进而对制造业企业系统集成的重大决策、单一系统的重要决策、小微事项的优化决策和深度学习的预警决策提出机制优化的应对方案,最后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制造业企业决策的多维支撑,分别为海量数据为基础、数据传感实时化、数字智能化分析、数字镜像可视化、多情景模拟优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惠记庄  周涛  丁凯  张雅倩  王帅  王锦豪  
为丰富智能制造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依据数字孪生思想,提出了一种多维模型融合的数字孪生系统模型集成方法,用于智能制造相关知识的实验教学,并以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为案例,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单元实验系统。在数字孪生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对智能制造单元进行多维模型融合分析,对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孪生体进行建模与分析,可以准确监控智能制造单元的实时状态,验证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单元实验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智能制造单元认知实验、生产过程管控实验等提供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滨元  
借助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且能够通过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峰   盖永杰   张海涛  
本研究探索了制造企业数字孪生“产力、算力、数力”基础管理架构(构成、内涵、组成要素、职能等),剖析了基于数字孪生4.0价值链内生的一体化流程框架和大数据函数DT模型。4.0价值链具备价值传导、迭代功能机制,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供应链、产业链衍生拓展,制造企业通过DT产生大数据,基于此形成数字化产业链(4.0价值链、数字化供应链、移动增值服务MvaS链、需求链、空间平台链)。通过对制造企业数字孪生衍生机制分析,创新性探索出数字化成长路径(数字孪生→4.0价值链→供应链→数字化产业链→数字经济),并综合性地设计与凝练出制造企业5级数字孪生成熟度模型和算法。数字孪生重塑数字化管理理论范式,夯实数字时代基座(智能制造、数字工厂、数字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经济等),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惠记庄   王帅   朱斌  
针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保证难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系统。首先,以智能产线为基础、车间信息化平台为桥梁,融合产线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的数字孪生系统框架;其次,对系统中包含的产线物理实体模型、数据采集及车间信息化平台、数字孪生产线的多维度模型及智能制造仿真实验平台展开了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产线生产调度优化实验,验证了该数字孪生仿真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曲永义   陈彦霖   阳镇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逐渐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并行发展的态势。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智能制造政策”)政策为依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该项政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效果。实证检验发现,该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促进了企业底层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影响机制分析中发现,税收优惠、信贷机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该项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数字基础条件较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更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同群效应。因此建议:扩大范围,积极发挥政策扩散效应;优化结构,整体提高政策实施效率;立足差异,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亚楠  
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推动智能制造、管控成本费用、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智能制造成本管控切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能制造成本控制系统,明确系统具体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及数据架构,并对智能制造成本控制系统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全面阐述,明确系统应用效果,以期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过程中高效开展成本管控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付华  
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据达沃斯论坛机器人发展前景调研指出,未来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岗位,就包含会计岗位。本文某基于高度智能制造环境基础下,对构建PZ公司智能财务进行探索。通过智能化构建,解放该企业约三分之一财务人员,同时,由于智能财务的构建,提高该企业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峰   李清蕾   邱爱莲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制造企业研发涉及更多价值主体,需要新技术推进系统集成创新和快速迭代,为全价值链的协同研发提供支持。为应对当前智能制造价值链延伸带来的研发决策离散问题,从全局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产品数字孪生体的智能制造价值链协同研发的理念。首先在界定产品数字孪生体和智能制造价值链的内涵基础上,推演基于产品数字孪生体的智能制造价值链的逻辑机制,包括形成研发闭环、实现功能重塑。其次,将产品数字孪生体与智能制造价值链相结合,借助数字孪生体的强大整合能力,基于动态采集、模型互操作、虚实空间双向感知的系统研发要求,构建具有互联、互操作、互感知特性的智能制造价值链协同研发框架。最后,从跨时空并行协同、快速迭代、研发生态3个角度,打造基于产品数字孪生体的智能制造价值链协同研发应用场景,使分布于不同时空的智能制造各价值链主体并行协同完成产品研发,以期为智能制造企业全价值链协同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苏中锋   王亚婧  
基于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本文尝试探索人工智能可供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并研究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本文在开发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量表的基础上,遵循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的“技术可供性—可供性实现—绩效提升”研究逻辑,明确人工智能可供性、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和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包含互补企业价值共创和用户价值共创两个关键维度;人工智能自主可供性和交互可供性对数字化转型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可供性、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价值共创理论和数字化转型理论的相关研究,在实践层面上对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小雪  
1.产品设计。数字孪生在设计阶段可以是虚拟原型,可以进行调整以测试不同的仿真或设计,然后再投资购买实体原型。这样可以减少将产品投入生产所需的迭代次数,节省时间和成本。2.工艺优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可用于创建工艺过程的数字孪生并分析重要的性能指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华  
企业产品定价方法很多,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法、生命周期定价法、追加定货成本法、弹性定价法等,但没有企业真正研究过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品定价决策机制。在阐述通信企业价值链构成及其定价决策优势基础上,以中国联通为例,说明价值链定价决策方法选择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建洪   李相颖   李林   蔡丹  
当前,国际经济和科技联系的变化重构增加了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高科技供应品供应中断的风险。对于正致力于数智化转型的我国智能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平衡面向国内外供应商的高科技产品供应链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提高供应链韧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存在科技产品品质差异的海外供应商和国内供应商、以及一个我国智能制造商组成的博弈模型,研究存在海外断供风险时,潜在的政府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向国内供应商采购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提供损失补偿会降低制造商对国内供应商产品科技水平的要求门槛,政府损失补偿比例越高,制造商对国内供应品的接受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国内供应商的产品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导致其潜在质量风险概率越接近海外断供风险概率时,政府对智能制造企业的损失补偿越能有效提升国内采购意愿,使智能制造企业更多选择国内供应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