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6)
- 2023(15434)
- 2022(12922)
- 2021(11842)
- 2020(9704)
- 2019(22103)
- 2018(21838)
- 2017(42054)
- 2016(22389)
- 2015(25234)
- 2014(24943)
- 2013(24278)
- 2012(22048)
- 2011(19754)
- 2010(19129)
- 2009(16996)
- 2008(16095)
- 2007(13614)
- 2006(11751)
- 2005(9785)
- 学科
- 济(90061)
- 经济(89976)
- 管理(67180)
- 业(63223)
- 企(53096)
- 企业(53096)
- 方法(44297)
- 数学(39061)
- 数学方法(38530)
- 业经(23088)
- 农(23028)
- 中国(22854)
- 财(21096)
- 学(19509)
- 技术(18914)
- 地方(17384)
- 农业(15956)
- 贸(15166)
- 贸易(15161)
- 易(14715)
- 理论(14695)
- 和(14530)
- 环境(14134)
- 务(14079)
- 产业(14047)
- 财务(14006)
- 财务管理(13979)
- 企业财务(13259)
- 制(12726)
- 划(12255)
- 机构
- 大学(315376)
- 学院(311092)
- 管理(130511)
- 济(119984)
- 经济(117318)
- 理学(114516)
- 理学院(113269)
- 管理学(111202)
- 管理学院(110600)
- 研究(96143)
- 中国(68623)
- 京(65376)
- 科学(61324)
- 财(51578)
- 业大(47482)
- 农(45942)
- 所(45270)
- 中心(44883)
- 财经(43310)
- 江(43088)
- 范(42598)
- 师范(42218)
- 研究所(41930)
- 北京(40226)
- 经(39659)
- 州(36361)
- 院(35987)
- 农业(35975)
- 经济学(35807)
- 师范大学(34208)
- 基金
- 项目(228365)
- 科学(180839)
- 研究(167270)
- 基金(166852)
- 家(144838)
- 国家(143709)
- 科学基金(125478)
- 社会(106130)
- 社会科(100868)
- 社会科学(100841)
- 基金项目(89621)
- 省(88852)
- 自然(81804)
- 自然科(79963)
- 自然科学(79946)
- 自然科学基金(78481)
- 教育(76391)
- 划(74413)
- 编号(69212)
- 资助(66924)
- 成果(54031)
- 重点(50176)
- 部(49573)
- 创(48119)
- 发(47744)
- 课题(45264)
- 创新(44892)
- 国家社会(44210)
- 科研(43706)
- 项目编号(43400)
- 期刊
- 济(118768)
- 经济(118768)
- 研究(82966)
- 中国(51076)
- 学报(50118)
- 管理(44606)
- 科学(44168)
- 农(39696)
- 大学(38104)
- 财(37624)
- 图书(35337)
- 学学(34135)
- 教育(32809)
- 技术(30164)
- 农业(28556)
- 书馆(26375)
- 图书馆(26375)
- 业经(20487)
- 财经(19663)
- 融(19233)
- 金融(19233)
- 经济研究(19037)
- 经(16711)
- 科技(16466)
- 情报(16217)
- 技术经济(16150)
- 问题(15555)
- 坛(15464)
- 论坛(15464)
- 理论(15052)
共检索到43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繁超
[目的/意义]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和交互是图书馆空间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应用将为图书馆空间重构、环境治理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探讨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及领域,探讨了其对图书馆空间的重构。[结果/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在图书馆设施的健康管理、绿色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用户画像和评估、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再现图书馆文化遗产和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与其他智能技术的整合运用将促进图书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从而构建更加智慧的图书馆空间,促进用户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欧志梅
[目的/意义]数字孪生技术为数字经济增长和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场景服务将是未来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方向。[方法/过程]在分析数字孪生技术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场景及架构,并结合“场景—信息期望—情境”三维一景的适配模式,探析数字孪生技术下智慧图书馆场景化服务路径及模型。[结果/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虚拟图书馆与物理图书馆的双向迭代优化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场景服务。建设标准化、信息共享化、塑才专业化、隐私合理化将是数字孪生技术下智慧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创新实践的发展态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静 李新春 尹良伟 王鹏 陈秀秀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出现为数据治理过程中的信息物理融合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以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五维模型,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愿景为例,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服务数据治理自适应模式架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大威 李志尧 刘晶晶 方志达
随着全国图书馆向智慧化转型创新的不断推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资源全流程的确权管理,破解图书馆的资源“孤岛”和利用难题,成为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内容。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特性,可实现对数字资源的精准管理,促进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智慧服务。本文结合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及其在整个智慧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提出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智慧图书馆数字资源全流程管理的构想,深入探讨数字资源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界定数字资源作为虚拟资产管理的内容范围,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此框架下,探索和研究实践应用时需要实现的关键业务,包括区域性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上链确权、数字资源的资产封装、数字资产的流通、侵权资源的鉴别溯源、标准规范建设等。图2。参考文献11。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数字资源管理 区块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燕 刘小榕 李健
智慧图书馆是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促使智慧图书馆向多元化空间服务模式转变,是当下图书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智慧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与空间再造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注重社交协作空间、数字创意空间、劳动力孵化空间等特色空间的建设,提供多元化数字人文服务。我国图书馆可以加强数字人文服务空间再造,开展数字人文咨询、数据管理、社交协作、创意制作、劳动力孵化、数字人文素养培养等数字人文服务,全方位提高图书馆空间的智慧服务水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建 邓李君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融合了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数字技术等众多创新技术的图书馆新形态。文章从人、资源、空间的角度论述用户感知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具体影响因素,并从加强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管理、服务等视角入手提出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策略,以期促进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研究。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用户感知 空间 评价体系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梁宏霞
文章使用文献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中涉及智慧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文献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将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技术驱动、馆员嵌入以及服务管理这三个层次,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进行案例分析。文中指出当前智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知识产权等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及展望,以期对今后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Citespace 文献分析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尹克勤 张立新
本文通过对智慧图书馆概念的解读,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特征。结合智慧图书馆的特征,思考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路径:泛在化服务、精准化服务、主动化服务、智慧云服务和高技能服务。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 段美珍
[目的/意义] 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及深入应用,智慧图书馆作为“人—机—环境”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为推动智慧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针对性的抽象思维工具,进一步明确其要素构成和结构等内在机理。[方法/过程] 使用内容挖掘技术与分析方法,定量化提取智慧图书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构建概念模型,并对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系统由核心、资源、空间、工具这四大关键要素构成,它们分别隶属于社会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这两大子系统以特定方式互动,由此产生了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智慧图书馆系统的内在机理研究可以为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政策制定、议程发展以及技术路线设计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思新 陈群
数字智能技术推动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思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德智共生的建设路径、智慧服务的本质属性、智慧生态的发展愿景来揭示智慧图书馆的价值取向,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李君 赵英
智能技术和智慧应用推动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实践,并促成高校图书馆通过空间转型实现功能建设、打造新的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服务及更好的服务体验,充分展现其社会价值。文章在研究高校图书馆空间转型实践的基础上,解析空间转型方向,从精确定位建设目标、统筹促进空间功能发展、注重空间内涵建设与管理、加强空间特色化建设、加速空间功能与效用提升等方面构建图书馆空间转型策略。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宁 李蕾 李君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不断扩充,在内外因素的驱动下,需要创新转型。通过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物理空间重新布局改造的案例,探讨通过融合虚拟和实体服务、智慧型功能转变,让物理空间功能更加多元化。借助环境优越、功能完备、便捷可控的理想空间建设,总结空间改造和功能改进的要点。根据空间再造的成效,在物理空间改造基础上提出融合智慧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改造 智慧服务 高校图书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杨 石梦茹 张佶 周鹏 王少楠 姚伟
[目的/意义]知识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异化与信息茧房催生了知识服务系统化革新。通过知识服务情境复刻与行为认知克隆,追求异构情境下的知识需求链路完整再现与个性化知识服务产品定制,对知识服务的智能化延展与智慧化转型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基于数字孪生的知识工程实施与知识孪生的理论衍生,贯穿知识服务生命周期构建出知识服务孪生系统概念模型,嵌入图书馆应用场景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孪生架构和机制,并详细阐述知识服务孪生态与现实态、孪生态与孪生子态以及孪生子态之间的知识重构与价值重组行为。[结果/结论]知识服务孪生系统包括知识服务情境孪生、知识服务内容孪生、知识服务对象孪生与知识服务行为孪生4个关联子系统。通过知识模因的孪生传递和知识元组的重组复用,实现知识服务需求精准刻画、知识服务行为路径推演、知识服务决策支持,为知识服务的智慧发展提供新的逻辑突破口,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优化转型提供价值指引。另外,对知识服务孪生系统的协同系统、实施风险与技术融合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家玲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其绿色发展要求方便读者与保护读者隐私相结合。文章从网络平台和实体图书馆两方面分析智慧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RFID等高新智能技术给读者带来的隐私风险,并结合现有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技术,给出相应的技术保护策略,为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读者隐私 隐私保护 绿色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晓鸣 任思琪 薛尧予
文章研究了图书馆智慧化的功能定位与技术体系构成,梳理了图书馆智慧化技术体系,包括云基础设施、物联网、5G网络、生物特征识别、人机交互等,并剖析了国外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相关案例应用。最后尝试通过引入"云原生"架构,建设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构建图书馆微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