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0)
2023(17323)
2022(14167)
2021(13091)
2020(10746)
2019(24643)
2018(24456)
2017(46650)
2016(25442)
2015(28740)
2014(28731)
2013(27851)
2012(24999)
2011(21920)
2010(22045)
2009(20038)
2008(19193)
2007(16773)
2006(14450)
2005(12639)
作者
(71515)
(59213)
(58573)
(55934)
(37751)
(28100)
(26906)
(23362)
(22491)
(20942)
(20212)
(19779)
(18547)
(18495)
(18329)
(17878)
(17738)
(17725)
(17005)
(16815)
(14472)
(14399)
(14260)
(13490)
(13194)
(13132)
(13121)
(12957)
(11892)
(11685)
学科
(99497)
经济(99397)
管理(80678)
(73408)
(62992)
企业(62992)
方法(47704)
数学(40712)
数学方法(40084)
(27969)
中国(27238)
(26545)
业经(26186)
(20513)
(19162)
财务(19071)
财务管理(18991)
地方(18754)
(18025)
企业财务(17999)
农业(17961)
理论(17753)
技术(16136)
(15945)
(15940)
贸易(15927)
(15498)
银行(15461)
(15459)
(15189)
机构
大学(350181)
学院(349224)
管理(144533)
(133548)
经济(130409)
理学(124703)
理学院(123381)
管理学(121062)
管理学院(120393)
研究(108092)
中国(82895)
(74979)
科学(68297)
(63532)
(53052)
(52423)
业大(51834)
中心(51172)
(51055)
财经(51033)
研究所(47607)
(46515)
北京(46230)
(45290)
师范(44854)
(41810)
农业(41388)
(40300)
经济学(39580)
财经大学(38267)
基金
项目(244832)
科学(192845)
研究(179425)
基金(177527)
(154092)
国家(152819)
科学基金(132983)
社会(112685)
社会科(106899)
社会科学(106868)
(95850)
基金项目(94278)
自然(86857)
自然科(84837)
自然科学(84819)
自然科学基金(83234)
教育(82895)
(79964)
编号(74103)
资助(72574)
成果(58628)
重点(54187)
(53183)
(50903)
(50846)
课题(49887)
创新(47423)
科研(47060)
国家社会(46500)
项目编号(46228)
期刊
(141981)
经济(141981)
研究(98608)
中国(68581)
管理(54356)
学报(54002)
(51506)
科学(49450)
(47168)
大学(41938)
教育(39226)
学学(39175)
技术(32984)
农业(32831)
(27621)
金融(27621)
财经(24044)
业经(23869)
经济研究(22314)
图书(21087)
(20491)
问题(18295)
(18260)
技术经济(17077)
财会(16811)
理论(16759)
(16699)
科技(16487)
现代(15816)
实践(15500)
共检索到50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荣   石鸣   陈仕清  
一、案例背景研究型审计是基于审计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审计策略、审计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将研究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运用到审计全过程,即以研究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审计署审计长侯凯也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日趋复杂,企业运营面临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炎  
数字化赋能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利用数字化手段为造价管理工作带来深刻变革,重新界定造价管理的全新模式,从而带来管理效益的显著提升。本文以构建“电网造价管理数字化智慧分析系统”为目标,基于数字化技术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应用,构建造价管理智能化水平评价体系,再以M区域已建成竣工的5个35kv变电站电力工程为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帮助电网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全过程造价智能化管理。基于此,电网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要借助数字化智库、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提升造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全面促进电网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晨阳  陆纪一  开喆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是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审计主体可通过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变化,利用数据赋能审计实现审计过程与结果的提质增效,进而降低审计风险。文章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风险的路径。研究发现:审计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电子函证中心建设、智能年报分析系统运用、审计作业流程智能化等路径降低了审计风险。聚焦审计主体数字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审计研究,为探索数据赋能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艳娇   徐鹏程  
在数字化赋能下,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均在发生深刻变革,组织需要更加重视和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本文从数字化赋能下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出发,基于技术支配理论分析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理论逻辑,为内部审计人员如何提升素质提供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数字化应用对释放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两万余家中国私营企业数据,观察企业数字化应用的具体环节,探究了多元数字化应用对企业出口的作用效果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多元数字化应用对企业出口决策及出口规模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和销售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应用对企业出口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企业内部管理和安全监控方面的数字化没有体现出贸易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改善、获取财政补贴、营商环境改善、政治关联强和高新技术企业多元数字化应用的出口效应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多元数字化应用通过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企业出口。本文结论为政府和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赋能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和经验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霞  孙新波  张明超  张媛  马慧敏  
高度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迫使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数据资源形成并不断提升组织韧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机理缺乏深入探讨。引入数据赋能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韩都衣舍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挖掘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整体上遵循“内外部情境刺激—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激活—韧性构建/提升”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可利用的数据从企业数据依次拓展至行业数据、生态数据。研究结果打开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实现韧性的过程“黑箱”,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组织韧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剑  黄朔  刘运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时代。围绕数字化带来的变革,本文就商务活动的经营环境、主体行为、产品以及产品创造过程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和探究,归纳、总结数字化环境下企业运营的一些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数字化环境下企业运营管理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并指出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变革呈现出从赋能向使能演进。进一步,就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定价与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探讨数字化赋能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路径和方法;针对需求创造、业务设计、价值共创、供应链重构、生态圈构建等分析数字化使能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需求,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霞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云乐鑫   董晓语   徐海卿   范雅楠  
在动荡且不确定的乌卡环境中,组织韧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景芝酒业为例,剖析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韧性,从而有效应对危机。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危机事件的预备、应对和恢复阶段,提高组织韧性的核心在于预期、防御和适应。为了充分发挥组织韧性,企业需要利用数字动态能力,通过数据收集、利用和整合在逆境中激发其内在潜力并发现机会,从而应对危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嘉  韩晓宇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传统银行的发展形态,各家银行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快速迈进。在此背景下,2018年9月16日,2018中国银行家论坛特设"银行数字化与多重赋能"圆桌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及高管共聚一堂,围绕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展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廷柱  管辉  
智能化程度加速提升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迈向数字化生存新境界。数字技术也被认为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在教育领域,以“化”称谓某种教育发展趋势的语词比较常见。但是,类似“教育数字化”之后还冠以“转型”的情况却较为罕见。教育数字化本质上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系统的过程,即以特定技术手段为依托重构和优化教育系统。教育数字化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化”到“转型”这一步。并且在实践中,它也存在多重隐忧:扭曲数字化目标,容易偏离教育的初心使命;夸大数字化作用,容易脱离教育的真实需求;淡化数字化阻力,容易忽视技术的负面效应;放纵数字化权力,容易导致技术对人的宰制。教育数字化必须坚持以赋能教育为旨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项目。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全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应用的深化,如何在已有社保经办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社保管理服务,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和质量,是实现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家关于民生保障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部署和要求,总结国家和部分地区社保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经验和面临的矛盾困难,提出应围绕服务对象(参保单位和居民),通过线上线下一体、虚拟现实融合、万物智联、虚实共生和全真互联等的技术和服务赋能,打造以参保单位和个人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要素,更加自然、人性化、个性化、便利化、合法合规化、安全高效地适应数字化治理的经办管理服务新模式,形成一切社保经办业务皆数据、一切与经办有关的数据皆业务的新格局,推动我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大鹏  王节祥  
已有研究关注到平台赋能可以弥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平台要如何推进赋能,其背后的机制尚待深度剖析。通过分析阿里巴巴淘工厂平台赋能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探索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赋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消除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互补创新三个阶段。平台通过生产要素在线化和订单可视化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平台用户体验;通过产能在线和供需匹配推荐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通过流程重塑和智能优化实现互补创新,提升企业业务全链路协同水平。平台赋能不是平台企业的单边输出,而是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双边共创。研究结论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本文采用2000-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较于乡村居民,数字化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更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均呈现为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在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鸿沟、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有助于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城乡消费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