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2)
2023(18558)
2022(15746)
2021(14933)
2020(12425)
2019(28961)
2018(28560)
2017(54320)
2016(29593)
2015(33370)
2014(33336)
2013(32048)
2012(29173)
2011(26182)
2010(26637)
2009(24400)
2008(22871)
2007(19984)
2006(17568)
2005(15646)
作者
(80658)
(66846)
(66288)
(63386)
(42566)
(32075)
(30386)
(26143)
(25783)
(23879)
(22800)
(22437)
(21076)
(21075)
(20909)
(20512)
(19816)
(19760)
(19247)
(19201)
(16722)
(16199)
(16068)
(15407)
(14937)
(14863)
(14776)
(14747)
(13436)
(13076)
学科
(108304)
经济(108154)
管理(84966)
(78962)
(67543)
企业(67543)
方法(50002)
数学(43552)
数学方法(42884)
中国(38033)
(32827)
(28977)
金融(28973)
(28676)
(27667)
银行(27624)
(26541)
(26306)
业经(25219)
(24240)
教育(23800)
地方(22264)
理论(22252)
(21089)
财务(21000)
财务管理(20955)
企业财务(19927)
(19086)
贸易(19069)
农业(18989)
机构
大学(405665)
学院(399806)
(155582)
管理(155171)
经济(152016)
理学(134343)
研究(133480)
理学院(132832)
管理学(130255)
管理学院(129504)
中国(101055)
(86700)
科学(79774)
(75790)
(65136)
中心(62127)
财经(60125)
(59215)
研究所(59134)
(59082)
(59042)
师范(58597)
业大(56661)
北京(55105)
(54693)
(48853)
师范大学(47954)
(47830)
经济学(47623)
农业(45773)
基金
项目(273502)
科学(216886)
研究(205730)
基金(197515)
(170668)
国家(169172)
科学基金(146062)
社会(128883)
社会科(122091)
社会科学(122061)
(106853)
基金项目(104032)
教育(100204)
自然(93688)
自然科(91509)
自然科学(91488)
(91201)
自然科学基金(89804)
编号(85274)
资助(81065)
成果(70969)
重点(62164)
(61931)
课题(60509)
(58253)
(57312)
教育部(54177)
创新(53308)
项目编号(53005)
(52856)
期刊
(165359)
经济(165359)
研究(126313)
中国(85275)
教育(69001)
学报(60068)
(59627)
管理(57183)
科学(55147)
(52732)
大学(47732)
(45061)
金融(45061)
学学(43591)
技术(38433)
农业(35460)
财经(29679)
经济研究(26335)
业经(26293)
(25375)
问题(21057)
图书(19914)
理论(19191)
(18027)
科技(17868)
(17844)
技术经济(17840)
职业(17695)
实践(17546)
(17546)
共检索到598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赵宏  吴昊天  赵利  
新型教育金融制度首先是致力于教育融资的市场化研究,其次是基于教育需求方的融资制度研究。该制度的实施既会促进以教育需求方为核心的专业化分工,也会将教育培训功能和投资功能结合起来,获得提升教育均衡总量的效应,并有利于教育风险的配置,从而提升教育效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适度引入以及对现存类似的教育金融制度的借鉴会促进新型教育金融制度的研究,并从实践上推进各类教育培训中介机构的优化演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吴昊天  赵宏  李妮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助学贷款,目前也出现了在校园销售信用卡的业务。这些债权式教育金融制度不具有良好的"风险-收益"对称性,也不利于资金需求方转移风险。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一种能克服债权类教育金融制度的有效合约。事实上,从现实中所存在的"租佃分成制"、"明星-经纪人盈利模式"以及"按收入比例还贷"等合约中,可以找到分成制的理论原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刘丽颖  
在我国信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银行-学生"所构成的核心两主体模式不可能诞生。政府、高校主体的引入虽然可以通过"后入主体"对现存单个主体"成本-收益-风险"平衡性的改良来提升契约的总体效率,但对核心主体之间的"成本-收益-风险"的改良程度微弱,因而债性契约具有天然的缺陷,其效率改良是有限的。尽管贷款违约公示和生源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但前者破坏了债性契约的可持续性,后者则是债性契约内在规定性的退化。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将是对现存金融契约进行的革命性变革,有望从根本上促进银行与学生两主体之间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成败在于能否有效满足微观金融需求。与典型中国小农家族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只能是人情信贷、互助信用、民间信贷和国家农贷等传统金融安排。只有当公共保障机制取代家族保险功能,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现代商业性金融才可能引入广大农村。现阶段中国所需要的是一个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在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培育现代金融需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涛  
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基于指标体系同时又超越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时代监测评价的凸显意义也在于用数据说事,为改革实践提供导向、激励和平台。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多学科的制度分析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监测预警与改进机制、与深化改革相关联的多样化激励机制、指向促进治理的开放合作与多渠道参与机制,这三项机制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其核心是用制度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窦尔翔  何小锋  
国家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适度发展。随着人类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较高层次需求正在不断增强,这表现为科技发展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满足最终要通过发展教育去实现。而我国教育行业现状的突出特点是教育数量和结构供求的非均衡性,其原因表面上是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和受教育者投入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本质上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僵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其垄断性,由此造成教育体制的僵化和运行效率的低下。因此,必须设计和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制度或使用具有创新性的金融手段使教育制度不断优化。本文试图从框架上,寻找“教育金融”制度(工具)安排,达到一方面解决教育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改善现存教育制度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托付的金融委托代理关系有三类:股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类关系下,代理人都对委托人承担了金融经管责任,成为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在激励不相容、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意愿,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为此,金融委托人会推动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治理体系,金融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鉴证、评价和监督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以促进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更好地履行其金融经管责任。由于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路径,股东对外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金融机构总部对内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政府对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政府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是现代银行监管体系的两大支柱。传统上的理论成果大多偏向于对这两项制度本身的探讨,而忽略了对两者相关联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银行中介理论的回顾论证了存款保险引入的必要性,并运用资本结构理论证明,资本充足性管制是应对存款保险制度道德危害的优化选择。籍此,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被纳入了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应该成为我们理解现代银行监管制度的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宗新  
本文通过建立一种比较分析的框架 ,对资本市场主导型和银行导向型融资制度的特性与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指出融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环境 ,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金融市场的管制程度、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是融资制度形成的重要参数。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两类制度的经济绩效进行比较 ,指出了不同融资制度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公司治理与监控机制、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性。同时 ,伴随着金融国际化与金融自由化 ,融资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迁 ,并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本文在广泛搜集近年来有关资料基础上,对金融业综合经营(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势与弊端、模式选择、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勾画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良平   黄俊青   覃展辉  
本文基于功能观点提出了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功能范式 ,认为对现代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把握应从金融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 ,分析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功能藕合关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一步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的机制。利用这种分析框架可以为制定未来中国金融发展和稳定战略提供可行而有效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安宁  
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与债性教育金融制度都属于信用制度范畴,但二者征信体系的甄别和约束重点却不尽相同:债性教育金融制度的甄别重点在于排除可能产生逆向选择的主体,约束重点在于因可能违约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分成制信用体系的约束重点与债性合约一致,仍然在于因违约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而甄别重点则有所不同,主要是用资方人力资本积累效果的大小程度。因此,美国债性合约下的征信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我国分成制合约征信体系关于甄别道德风险的借鉴。征信体系效应与信用资源多寡相互加强的规律要求我国必须构建一个在微观上从由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朱菘  郑猛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成租佃制的运行,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明。文章选取回报率较高的特定投资对象为例,模仿分成租佃制下的投资回收分析方法,探讨了纯"分成制"下的分成比例状况。研究表明,教育金融契约的性质选择与期限选择,都会影响契约主体的"风险-收益"评价。这一结论,是在一定的假定下得出的。分成制的大面积实施还有赖于放松假定,不断出产趋于实际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惠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也越来越多地探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环境会计便是会计职业界对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本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划分为认知阶段、惯例阶段以及规则阶段,而会计环境、制度基础、执行机制这三个要素的差异则是划分不同演进阶段的基础。该分析框架对于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制度的演化有积极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