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3)
- 2023(13880)
- 2022(11678)
- 2021(11095)
- 2020(9363)
- 2019(21749)
- 2018(21629)
- 2017(40786)
- 2016(22957)
- 2015(25856)
- 2014(25717)
- 2013(24369)
- 2012(22236)
- 2011(19853)
- 2010(20132)
- 2009(17717)
- 2008(17200)
- 2007(14853)
- 2006(12725)
- 2005(10962)
- 学科
- 济(82954)
- 经济(82867)
- 管理(57153)
- 业(55311)
- 企(45413)
- 企业(45413)
- 方法(44282)
- 数学(39835)
- 数学方法(39086)
- 中国(25488)
- 教育(22735)
- 财(21546)
- 学(21364)
- 农(21193)
- 理论(18065)
- 业经(16387)
- 制(14756)
- 地方(14584)
- 农业(14270)
- 技术(14189)
- 贸(13728)
- 贸易(13720)
- 务(13691)
- 财务(13633)
- 财务管理(13607)
- 易(13348)
- 企业财务(12926)
- 和(11796)
- 教学(11743)
- 银(11635)
- 机构
- 大学(313377)
- 学院(307901)
- 济(115459)
- 管理(113809)
- 经济(112809)
- 研究(105771)
- 理学(99858)
- 理学院(98610)
- 管理学(96090)
- 管理学院(95502)
- 中国(71399)
- 科学(66781)
- 京(66420)
- 所(52945)
- 财(52836)
- 农(51487)
- 范(49217)
- 研究所(48923)
- 师范(48732)
- 中心(47750)
- 业大(47361)
- 江(46343)
- 财经(43206)
- 北京(41326)
- 农业(40645)
- 教育(40061)
- 师范大学(39897)
- 经(39627)
- 院(38942)
- 技术(37090)
- 基金
- 项目(217817)
- 科学(173684)
- 基金(158006)
- 研究(157920)
- 家(139665)
- 国家(138474)
- 科学基金(118491)
- 社会(98052)
- 社会科(92801)
- 社会科学(92779)
- 省(86053)
- 基金项目(82703)
- 教育(81985)
- 自然(79050)
- 自然科(77330)
- 自然科学(77306)
- 自然科学基金(75925)
- 划(75269)
- 资助(65684)
- 编号(64084)
- 成果(52803)
- 重点(51413)
- 部(49878)
- 课题(47330)
- 发(46627)
- 创(45928)
- 教育部(43158)
- 科研(42790)
- 创新(42722)
- 大学(41481)
- 期刊
- 济(114348)
- 经济(114348)
- 研究(92613)
- 中国(64746)
- 教育(63675)
- 学报(51834)
- 科学(46802)
- 农(44051)
- 财(40841)
- 管理(40538)
- 大学(40382)
- 学学(36841)
- 技术(31594)
- 农业(30480)
- 融(21269)
- 金融(21269)
- 财经(20778)
- 经济研究(18995)
- 经(17894)
- 业经(17699)
- 业(16922)
- 职业(16607)
- 统计(16220)
- 版(15172)
- 策(14694)
- 问题(14618)
- 技术经济(13827)
- 科技(13607)
- 业大(13421)
- 决策(13246)
共检索到44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国富 李时兴
文章在Lucas(1988)的基础上,引入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构造了包含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本文运用与SDA法相结合的LMDI分解模型,根据能耗增长特点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包含能源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变动的技术效应和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变动的最终需求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耗增长的时段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1997-2010年间,各阶段"三驾马车"引领的最终需求效应不单是规模庞大,也应相对稳定,能耗增长的异常波动主要取决于技术效应;(2)能源强度效应一直起着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而中间投入结构自2002年后向高耗能依存特征转变,成为能耗增长的推动因素;(3)2006年开始实施的能源强度政策有效改变了能耗增长轨迹,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扭曲了政府政策执行的初衷、方式和效率。
关键词:
能耗增长 驱动因素 时段冲击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Eviews 6.0软件,基于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探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自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互为因果(1952~1978年),这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耕地的产出在经济增长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1978~1992年),此阶段耕地资源投入量顺应了经济增长的要求,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3)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1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逸飘 郭佳钦 廖望科
基于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考察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激励性"作用。人口密度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的"过度性损失"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且两者之间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驱动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更强的驱动效应,但这种驱动效应是以牺牲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和土地资源为代价;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主要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逸飘 郭佳钦 廖望科
基于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考察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激励性"作用。人口密度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的"过度性损失"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且两者之间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驱动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更强的驱动效应,但这种驱动效应是以牺牲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和土地资源为代价;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主要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大勇
增长性和波动性是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如果增长水平与波动程度之间负相关,则降低经济波动程度有助于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如果波动性对于增长水平存在"溢出效应",则适度经济波动将促进经济增长。实证检验表明,增长性与波动性之间的关联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应该继续保持积极经济政策的顺周期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阶段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又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力。本文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测算我国的技术进步效率,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结果凸显出以1996年为分界点的阶段性特征。数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的发散趋势较为显著,中国经济亟待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结论从理论上支持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支持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DEA测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志梁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要么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要么侧重于健康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采用了教育和健康两个指标,但是尚未有研究给出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本文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组合生成。关于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另一种认为经济增长应该归功于人力资本存量。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在此模型中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和存量都会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中既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功劳,也有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我们以这个内生模型为理论依据设定计量模型,利用19...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内生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同小歌
本文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各产业产值与各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各产值的增加对各自产业人员的拉动具有非协调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呈现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就业 回归模型 阶段性 协调性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晗彧 王晓彤 张少华
加工贸易的逆“自我选择”效应及税收优惠政策扭曲资源配置可能阻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但是随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加工贸易通过多条途径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进而部分抵消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即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可能发生非线性变化。文章利用我国1981~2017年数据并构建阈值协整模型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具有负向作用;随工业化阶段演进即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之比低于某一数值时,加工贸易的负向作用减弱;采用不同方法测度部分变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均存在非线性效应,实证检验结果是稳健的。上述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阶段演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专业化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不断凸显,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减弱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
关键词:
工业化阶段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集约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菁
通过建立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威胁到长期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实施有效的以经济激励为主的环境政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闫超
文章基于我国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年度数据,在分别对其总量和增长率序列进行定量探讨后,运用双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动态过程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转移分析。结论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均大体呈不断攀升的态势,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呈U形变化,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呈周期性变化特征。(2)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维系快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强于其保持低速(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维系快速(低速)增长的可能性要强于国际(国内)旅游收入。(3)无论是国内旅游收入还是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