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3)
- 2023(17577)
- 2022(15004)
- 2021(14172)
- 2020(11659)
- 2019(27009)
- 2018(26959)
- 2017(50152)
- 2016(28016)
- 2015(31819)
- 2014(31939)
- 2013(30454)
- 2012(28046)
- 2011(25426)
- 2010(25541)
- 2009(22752)
- 2008(21923)
- 2007(19298)
- 2006(17007)
- 2005(14792)
- 学科
- 济(107659)
- 经济(107557)
- 管理(74092)
- 业(68200)
- 企(54963)
- 企业(54963)
- 方法(46266)
- 数学(40061)
- 数学方法(39470)
- 中国(34451)
- 农(29711)
- 地方(26668)
- 学(26539)
- 教育(24716)
- 业经(24292)
- 财(24281)
- 理论(20996)
- 农业(20262)
- 环境(19617)
- 贸(18064)
- 贸易(18049)
- 技术(18007)
- 和(17527)
- 易(17432)
- 制(17067)
- 发(16854)
- 银(15769)
- 银行(15727)
- 融(15495)
- 金融(15493)
- 机构
- 大学(385829)
- 学院(380949)
- 管理(145622)
- 济(143734)
- 经济(140343)
- 研究(130305)
- 理学(125881)
- 理学院(124388)
- 管理学(121882)
- 管理学院(121195)
- 中国(91691)
- 京(83898)
- 科学(81611)
- 财(64768)
- 所(64541)
- 范(61780)
- 师范(61284)
- 农(59655)
- 研究所(59071)
- 中心(58804)
- 江(57029)
- 业大(56252)
- 北京(53749)
- 财经(51827)
- 师范大学(49660)
- 院(47663)
- 经(47230)
- 州(46631)
- 农业(46230)
- 教育(45696)
- 基金
- 项目(261523)
- 科学(206351)
- 研究(197761)
- 基金(185177)
- 家(160153)
- 国家(158678)
- 科学基金(136290)
- 社会(121324)
- 社会科(114713)
- 社会科学(114684)
- 省(104453)
- 基金项目(98058)
- 教育(97298)
- 划(88949)
- 自然(87525)
- 自然科(85431)
- 自然科学(85410)
- 自然科学基金(83812)
- 编号(83311)
- 资助(75759)
- 成果(69334)
- 课题(59810)
- 重点(59598)
- 发(59251)
- 部(58300)
- 创(54364)
- 项目编号(50784)
- 教育部(50511)
- 创新(50445)
- 大学(49642)
- 期刊
- 济(158053)
- 经济(158053)
- 研究(118090)
- 中国(81728)
- 教育(74809)
- 学报(58787)
- 科学(53840)
- 农(53612)
- 管理(52868)
- 财(48081)
- 大学(45996)
- 学学(41230)
- 农业(37930)
- 技术(37327)
- 融(29381)
- 金融(29381)
- 业经(27290)
- 财经(24492)
- 经济研究(24394)
- 图书(23795)
- 经(20972)
- 问题(20184)
- 业(19517)
- 职业(18292)
- 科技(18116)
- 发(17198)
- 技术经济(17179)
- 资源(17176)
- 理论(17169)
- 版(17035)
共检索到566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会肖 苏丽娜
研究将生态学的思想和观点引入到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上来,首先介绍了教育生态视域下教师发展的相关概念,然后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对于高校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坤媛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融入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从教素质的发展过程,其过程侧重自主性、持续性、动态性。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培养模式倾向教育理论的灌输,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突破教师发展集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局限,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教师专业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文杰 蒋文举 张星
介绍了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系统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了产业生态学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展产业生态学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末端治理 产业生态学 工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家恩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住区环境因子对人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红 徐鹏富 成虎
工程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生态学的引入是对建设工程问题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全新架构,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工程实践服务。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党志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生存状态受教育大系统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物质保障、理念引导、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教师专业发展面临一定的生态危机。因此,要从生态教育制度、生态培训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宜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
关键词:
生态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仁爱 陈俊鸿
将生态学的胁迫概念引入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探讨了城市的供应系统、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在面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不足时产生的胁迫调整规律。同时对胁迫调整的作用力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胁迫发展的概念,对其核心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而为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胁迫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陶生 王晋斌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弱持续发展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整合为基础的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弱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园园 周青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耕地面积下降、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水资源危机、农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推广生态农业,开发精确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兹恒 曹海霞
本文以复合生态学理论为参考依据,分析了图书馆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变迁、服务能力、读者需求等因素,提出了图书馆体系全面协调发展、循环上升发展、多样化发展等路径。
关键词:
复合生态学 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生态学的整体、平衡和协调、竞争共生、循环再生等原理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了生态学理论依据。我国治水思路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适应过程。本文阐明了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生态学内涵 ,提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水利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生态问题。基于生态学理论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 ,提出可行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水利实施的生态学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如松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 ,而且是一个跨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是向传统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挑战的一种生态革命 ,本文分析了新的生态综合观与传统科学的方法论上的区别 ,总结了与传统农业相比 ,生态产业及生态工程所具有的新的特点 ,并展望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产业 生态工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战飚
一、生态文明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是文化中进取、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标志着文化的进步程度。文明是社会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定发展阶段的体现,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传统的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耕牧渔而发展。其自然观是天人合一的,对大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喆
教师承担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巨大挑战,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德国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理论内涵,建立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模型,并以此为立基点确定高校培养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途径,包括确定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确立教师教育学校实践中心的新任务,推广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实践项目,开发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课程。德国对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揭示了,关键能力与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教师教育标准》中的"能力指标"与教师专业行动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