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170)
- 2022(9449)
- 2021(9212)
- 2020(7607)
- 2019(17514)
- 2018(17553)
- 2017(31666)
- 2016(18142)
- 2015(20511)
- 2014(20756)
- 2013(18936)
- 2012(17191)
- 2011(15257)
- 2010(15164)
- 2009(13139)
- 2008(12410)
- 2007(10965)
- 2006(9035)
- 2005(7598)
- 学科
- 济(59109)
- 经济(59042)
- 管理(45803)
- 业(39821)
- 企(33365)
- 企业(33365)
- 方法(31099)
- 数学(27866)
- 数学方法(27314)
- 教育(21087)
- 中国(20801)
- 财(16361)
- 农(15624)
- 学(15412)
- 理论(14869)
- 业经(12049)
- 制(11246)
- 技术(11011)
- 教学(10953)
- 地方(10867)
- 务(10306)
- 财务(10247)
- 财务管理(10217)
- 农业(10062)
- 企业财务(9624)
- 和(9374)
- 体(9098)
- 环境(9016)
- 贸(8928)
- 贸易(8926)
- 机构
- 大学(235012)
- 学院(231948)
- 管理(86331)
- 济(81816)
- 经济(79792)
- 研究(77522)
- 理学(75160)
- 理学院(74271)
- 管理学(72524)
- 管理学院(72081)
- 中国(51584)
- 京(50720)
- 科学(48908)
- 范(39395)
- 师范(38983)
- 财(37971)
- 农(37642)
- 所(37462)
- 中心(36179)
- 业大(35864)
- 教育(35272)
- 江(35132)
- 研究所(34630)
- 师范大学(31796)
- 北京(31575)
- 技术(31250)
- 财经(30677)
- 农业(29722)
- 院(29307)
- 经(28037)
- 基金
- 项目(165516)
- 科学(131370)
- 研究(125338)
- 基金(116258)
- 家(101679)
- 国家(100706)
- 科学基金(86393)
- 社会(76020)
- 社会科(71795)
- 社会科学(71776)
- 省(67588)
- 教育(65998)
- 基金项目(60848)
- 划(58595)
- 自然(55840)
- 自然科(54583)
- 自然科学(54562)
- 自然科学基金(53519)
- 编号(53077)
- 资助(47265)
- 成果(44083)
- 课题(39550)
- 重点(38813)
- 部(37643)
- 发(36000)
- 创(35031)
- 教育部(32735)
- 项目编号(32556)
- 创新(32530)
- 年(32064)
- 期刊
- 济(80904)
- 经济(80904)
- 研究(70143)
- 教育(59034)
- 中国(52869)
- 学报(37692)
- 科学(32616)
- 农(32249)
- 财(30718)
- 管理(30238)
- 大学(30102)
- 技术(27422)
- 学学(26866)
- 农业(22454)
- 职业(15989)
- 融(14578)
- 金融(14578)
- 财经(14474)
- 业经(13702)
- 经济研究(12776)
- 经(12482)
- 业(12112)
- 统计(11671)
- 图书(11619)
- 版(11397)
- 科技(10598)
- 坛(10576)
- 论坛(10576)
- 技术教育(10547)
- 职业技术(10547)
共检索到33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健 李静 王行知
教育从作用对象来看,其功能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之分。但是,现在理想化的高等教育追求使得人们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的时候忽略了个体的功能性,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客观现实和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关注探讨比重有所失调。我们要冷静下来,重新认识教育功能,找准平衡点,找出以此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所在,适时填补评价体系漏洞,控制发展脚步,促进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应用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铭 陈冬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瑜 胡红霞
文章以高校为起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设计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为我国高校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平 高校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骆徽
当前国内对教育现状的统计和评价存在教育公平维度的缺失,并且尚未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官方评价体系。本研究借鉴CIPP模式,在分析和研究CIPP模式的选择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评价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建立"背景一投入一过程一成果"的系统分析框架,尝试从教育背景、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及成就等方面,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飞虎 潘上永 王春青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支持高职院校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包括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为要素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将专业群建设评价分为立项评估与水平评估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宇飞 陈俊生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考核高校资源配置与利用、办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决定评价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文章提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支出 绩效评价 体系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探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意义,剖析了专业群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开展专业群建设评价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依据自身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方
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方指标体系是教育评价的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评价方案设计的中心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构建之困难,但对其结构与构建的研究尚不够。本文主要从理论上讨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顺平 程罡
当下,我国在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质量备受关注,在线教学过程监控成为教学质量保证的有效措施。本文以远程教育机构在线教学过程为评价对象,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机构在线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2016年秋季学期1.1亿条教与学行为日志,对国家开放大学44所分部的在线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实践应用表明,这一指标体系可以高度概括地表征教育机构在线教学过程现状,并精确呈现机构之间的差距。这一体系有助于监控在线教学过程并诊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改进指明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远伟 杜育红
本研究针对义务教育办学对办学条件标准的现实需要,为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更好实现,参考已有标准和相关研究的经验与问题,初步构建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02年-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数据为例,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及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总体上证明了本研究所构建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较强的适用性。然而,该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之处。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小峻 刘凯 张传庆 王秀军
建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助于推进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科学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式,从文献梳理、深度访谈等方面初步获取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并经过汇总、合并、凝练等程序形成问卷,再通过西藏高校115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了包含7个评价项目、14个评价要素和39个评价要点的三个层次的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列举对评价要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测量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祥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划分研究区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因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熵权值综合模型,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经济”协调关系之间的差异较大,教育相较于经济来说影响力度更大。同时各个地区“高等教育—经济”协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进一步说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啸 王俊
在社会群体利益诉求、高等学校结构、大学目标追求等多元化语境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要素的目标是协调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平衡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受教育者等各方利益诉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功能与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变化。应从社会及受教育者满意度、智力贡献及人才贡献、国家经济战略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维度审视与反思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模型及指标要素。
关键词:
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李莹莹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道资源,为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利用条件等3个Ⅱ级指标以及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价值等9个Ⅲ级指标。并用该体系对安徽皖南片区绿道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片区绿道资源评价值均在3级以上,表明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优良。规划最终形成"一主四支"的绿道布局结构。
关键词:
绿道资源 评价 指标体系 旅游功能 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