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4)
- 2023(15648)
- 2022(13191)
- 2021(12143)
- 2020(9990)
- 2019(22786)
- 2018(22571)
- 2017(41639)
- 2016(22876)
- 2015(25652)
- 2014(25625)
- 2013(24613)
- 2012(22978)
- 2011(20833)
- 2010(21074)
- 2009(18964)
- 2008(18075)
- 2007(15827)
- 2006(14190)
- 2005(13075)
- 学科
- 济(108278)
- 经济(108175)
- 管理(59155)
- 业(54965)
- 企(42885)
- 企业(42885)
- 方法(38936)
- 数学(34430)
- 数学方法(33939)
- 中国(33338)
- 地方(29084)
- 农(26688)
- 业经(22243)
- 财(22133)
- 教育(21441)
- 学(20450)
- 农业(18480)
- 制(17145)
- 地方经济(17061)
- 理论(16581)
- 贸(16114)
- 贸易(16099)
- 发(15971)
- 环境(15720)
- 易(15468)
- 融(15415)
- 金融(15411)
- 银(15335)
- 银行(15321)
- 行(14827)
- 机构
- 大学(315325)
- 学院(313385)
- 济(135147)
- 经济(132390)
- 管理(115848)
- 研究(112457)
- 理学(98892)
- 理学院(97706)
- 管理学(95980)
- 管理学院(95365)
- 中国(81338)
- 京(67563)
- 科学(63959)
- 财(60248)
- 所(54690)
- 中心(51432)
- 范(50683)
- 师范(50319)
- 研究所(49232)
- 江(48658)
- 财经(47309)
- 农(44559)
- 北京(43443)
- 经(42947)
- 经济学(42509)
- 师范大学(41014)
- 院(40474)
- 业大(40280)
- 州(38868)
- 经济学院(37944)
- 基金
- 项目(205150)
- 科学(164372)
- 研究(158393)
- 基金(147287)
- 家(126251)
- 国家(125084)
- 科学基金(108264)
- 社会(102116)
- 社会科(96699)
- 社会科学(96680)
- 省(80809)
- 教育(78520)
- 基金项目(76751)
- 划(69091)
- 自然(66086)
- 编号(65332)
- 自然科(64574)
- 自然科学(64562)
- 自然科学基金(63377)
- 资助(59517)
- 成果(54704)
- 发(49813)
- 课题(47791)
- 重点(47478)
- 部(46948)
- 创(43050)
- 国家社会(42031)
- 教育部(41617)
- 发展(40607)
- 创新(40029)
- 期刊
- 济(156730)
- 经济(156730)
- 研究(107580)
- 中国(71357)
- 教育(60602)
- 财(45834)
- 管理(44730)
- 学报(41102)
- 农(41041)
- 科学(40197)
- 大学(33718)
- 技术(32621)
- 融(30740)
- 金融(30740)
- 学学(30245)
- 农业(28010)
- 经济研究(25825)
- 业经(24817)
- 财经(24143)
- 经(21046)
- 问题(19982)
- 技术经济(16159)
- 职业(15535)
- 贸(15318)
- 统计(14837)
- 图书(14782)
- 发(14602)
- 坛(14589)
- 论坛(14589)
- 业(14451)
共检索到49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钊平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差距均呈扩大之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教育陷入低均衡发展陷阱所致。民族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针对教育低均衡发展的制度性根源,采取外部强力介入的措施,有效地破解教育低均衡发展陷阱,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向高水平均衡演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自涛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间、不同地区居民间、不同行业和部门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以利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依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必须以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为前提 ,没有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现阶段 ,试图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前提下缩小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 ,这是不现实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同国家可能处于不同的经济均衡和平衡增长路径,这最终促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趋于收敛,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均衡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低收入均衡、中等收入均衡和高收入均衡,经济结构的差异、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及国家治理不善是发展中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均衡的内在原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打破低收入均衡、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作用,同时,比较了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均衡的巴西和成功跨越低、中等收入均衡的韩国的发展路径。最后,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内部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打破经济的低、中等收入均衡,促使经济向高收入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合林
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与建议缪合林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由来已久,是我国基本国情特征之一。对此,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人为地使地区经济硬性“齐步走”,又不能熟视无睹,放任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无限制扩大。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车国成
本文认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现阶段看,东、西部差距在一段时间有所扩大是必然的、难以避免的;但不能听其自然,任其继续扩大。解决东、西部差距的基本思路是:1.依靠四种力量.即西部充分发展,东部支援西部.西部广开门户,中央统筹协调;2.处理好三者关系,即改革、开放与稳定之间的关系;3.发挥两大优势.即资源和地缘优势;4.实现一个目标,即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海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魏君英 胡润哲 陈银娥
数字经济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途径和消费内容。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得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的基本命题;并利用熵值法和泰尔指数测算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消费差距;同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分位数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模型的基本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效果较中、西部地区显著,且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存在“弱势群体”和“数字鸿沟”等问题导致其无法享受数字红利,进而产生数字经济发展反而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的情况;(3)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水平越低的地区收敛作用越强;(4)提高消费信贷便利性是数字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传导路径。因此,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扩容的赋能作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需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地区差异化发展并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市场下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缩小差距的金融思考○崔建军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是实现国民经济全面振兴和全民族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本文仅从资金角度,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金融对策。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袁梅 罗正鹏
在民族地区加强"小微学校"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保障作用,对教师作用发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家庭幸福和谐具有良好支持作用。"小微学校"建设得当,可很好地补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成为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下,需根据现实因地制宜地推动"小微学校"建设,赋予其新任务,确保更多自主权,多样化办学,保证良好条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立足山区实情努力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对丽水地区经济现状的调查及发展的思考人民银行丽水地区分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丽水地区与我省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呈现出不断加大的态势。作为贫困地区的金融部门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素玲 熊龙婷 房孝宇
在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劳动力收入分配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性别收入分配随之发生改变,性别工资差距呈现新特征。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4—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效应和平台经济效应来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更有助于缩小低工资收入、低技能和农业户籍的劳动者的性别工资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坚持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刘英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这对于我们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教育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缩小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主题。缩小教育差距,制度建设是关键,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是重点。当前,要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人为扩大教育差距的有关政策;要根据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的思想,制定新的政策;要对某些政策作必要的调整,以利于教育公平合理地竞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教育差距 教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