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2)
- 2023(10220)
- 2022(8466)
- 2021(8049)
- 2020(6617)
- 2019(15365)
- 2018(14920)
- 2017(26484)
- 2016(15486)
- 2015(17528)
- 2014(17442)
- 2013(15902)
- 2012(14211)
- 2011(12559)
- 2010(12202)
- 2009(10144)
- 2008(9277)
- 2007(7862)
- 2006(6361)
- 2005(5124)
- 学科
- 济(49161)
- 经济(49118)
- 管理(38638)
- 业(34736)
- 企(29239)
- 企业(29239)
- 方法(28081)
- 数学(25661)
- 数学方法(25217)
- 教育(20354)
- 中国(18191)
- 财(14326)
- 农(12401)
- 理论(11584)
- 学(11254)
- 业经(10167)
- 务(9830)
- 财务(9791)
- 财务管理(9769)
- 技术(9664)
- 企业财务(9342)
- 教学(9222)
- 地方(8777)
- 农业(8402)
- 贸(8069)
- 贸易(8061)
- 环境(7969)
- 易(7873)
- 发(7511)
- 和(7339)
- 机构
- 大学(196985)
- 学院(192090)
- 管理(72990)
- 济(68869)
- 经济(67340)
- 理学(64832)
- 理学院(64063)
- 管理学(62681)
- 管理学院(62288)
- 研究(61850)
- 京(41280)
- 科学(37985)
- 中国(37858)
- 范(36995)
- 师范(36716)
- 教育(36497)
- 财(30679)
- 师范大学(30407)
- 中心(29107)
- 所(28200)
- 业大(28047)
- 江(27859)
- 农(27217)
- 研究所(26196)
- 财经(25647)
- 北京(25617)
- 技术(25433)
- 经(23630)
- 院(23247)
- 州(21548)
- 基金
- 项目(141528)
- 科学(115424)
- 研究(109590)
- 基金(101432)
- 家(87413)
- 国家(86577)
- 科学基金(75786)
- 社会(67678)
- 社会科(64135)
- 社会科学(64118)
- 教育(60577)
- 省(57592)
- 基金项目(53464)
- 划(51021)
- 自然(48791)
- 自然科(47712)
- 自然科学(47703)
- 自然科学基金(46797)
- 编号(45881)
- 资助(40152)
- 成果(37889)
- 课题(34819)
- 重点(33791)
- 部(33645)
- 发(31565)
- 创(30518)
- 教育部(30002)
- 规划(28686)
- 创新(28292)
- 项目编号(28176)
共检索到268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南
学校作为一种从外部影响儿童发展的有限力量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教育目的实现过程中,学校无法控制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影响,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不存在明确、清楚的因果关系,围绕教育目的与儿童发展界定和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是不恰当的。学校所能做与所应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种类似于家庭但又高于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教育微环境,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应指向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而儿童发展所循路径又决定了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为儿童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应以教师表现为核心,借助教师自觉认真持续撰写的专业反思笔记,主要考察教师在学校这一限定的时空范围里在为儿童提供各种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表现性评价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与我国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理念存在共通之处,但仍需审视其所蕴含的特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影响与潜在困境。在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逻辑中,各国要求提高教师的竞争性表现和教学效能,推动了证据为本和同质化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上教师表现性评价引起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缺失,导致教师公共性的隐退,造成对教师灵魂、激情与热忱等不可被测量的人性品质的忽视。超越教师表现性评价,需要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教师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师评价导向,强化教师专业身份的公共性;超越测量主义的教师评价思维,重视教师评价中的人文关怀。通过对真理的探寻、对良善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锤炼教师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使之成为具有自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独立个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生/动/实/践/指/南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破除“五唯”痼疾、重构教师评价体系的转型中,探寻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实质,体现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情境性等特征,并促进教师专业实践改善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追求。而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基于真实教育教学情境的教师表现性评价为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关键词:
教师表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泽华 崔允漷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层出不穷,探讨教师教育项目本身的发展与变革趋势亦显得尤为重要,况且,项目质量更是直接关系着教师培养的质量。由国际著名的教师教育家琳达·达令-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文叶 董泽华
教师评价是确保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师考核主要关注容易操作的量化的评价,缺乏对真实教学实践的评价。该文聚焦探讨旨在评价真实教师教学实践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的研发与实施逻辑,以美国edTPA系统为例,围绕"评什么""如何评"以及"为何评",分析该系统是如何界定教学概念,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以教学计划、教学实践和评价学习为三大考核任务,评价教师的真实教学实践。教师表现性评价系统在评价教师教学实践的同时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对于改进我国现有教师考核制度,更新对教师教学实践评价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
教师表现性评价 研发 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屈小博 吕佳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怎样的效应?已有文献研究面临的困难是缺乏度量大学教育质量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CULS4)数据,并匹配劳动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信息,实证分析了大学教育质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学教育质量对劳动力的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随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回报递增。第二,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每提升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层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平均工资收入将提升28.45%。第三,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在相似的受教育年限下,大学教育质量差异所带来的工资回报将更加明显。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教育质量通过工作转换、努力程度等影响工资回报。因此,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调整资源配置、让更多普通劳动力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教育质量回报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承印 董腊玲 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当前教师研修中的许多问题是由于教师研修表现的评价缺失造成的。对教师研修表现的评价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只有笼统的目的,没有表现性目标;只有听中学,没有实践任务;只有凭借行政手段的管理,没有能够引领教师专业学习的评价。而教师专业的性质、专业发展和课改的要求明确了教师研修的目标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属于表现性目标,需要运用表现性评价。在教师研修中运用表现性评价,需要将表现性评价镶嵌在研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着手设计研修活动之前,就要明确表现性目标,随之设计作为研修活动任务的表现任务,还要充分利用评分规则促进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研修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教师研修 表现性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晓强
缺乏共识、缺失标准和有失公平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三大困境。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基础、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并以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作用作为评价标准,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教育质量 评价 学业成就 中小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基于江苏省8所高校全日制脱产学术型在读博士生调研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家庭经济资本对子代博士生教育质量获得及在校学业表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在经过前期筛选进入博士生教育阶段后,家庭背景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说明,大学学历后社会经济分层对于教育分层的影响还在持续。
关键词:
家庭资本 博士生教育质量 学业表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丹 范先佐 郭清扬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时期,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供给义务教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教育质量提升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相对于传统上"外部资源补偿"和"强校带弱校的学区化发展"模式",集群发展"能够打破教育资源配置的学校边界,为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效路径。依据教育资源配置、校本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等相关理论,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以邻近组群,构建起经费、设施、师资、管理、课程教学、文化等资源共享的集群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成本节约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的。各级政府应通过促进集群学校平等发展、建立多元主体管理机制、提供资源支持、优化集群网络等,为学校集群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宋词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教学必须成为真正的专业。教师表现性评价为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通过真实地评价教学,展示教学的复杂性,提供能定义专业的标准。教师表现性评价是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师候选人质量的关键策略。edTPA是第一个在全美范围内获得认可、针对教师候选人的表现性评价,它的研发与实施旨在促使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引领和促进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实践表明,edTPA促进了教学实践,促使教师更自觉关注学生的学习。全面提高各级教育水平的最大希望,是教育工作者承担责任,并确保它反映出我们对自己以及对专业的最高期望。
关键词:
教师表现性评价 教学 专业 edTPA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漱芹 高黎阳 樊江琴
为了解发达国家在保障孤独症学校教育质量上的经验和做法,本研究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4个国家30所孤独症学校,检索和分析了这些学校在物质条件、师资状况、课程教学等要素上的具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学校呈现出以下质量特征:(1)充足的空间和设施设备;(2)凸显结构化、视觉支持性、社交性等特点的适宜环境;(3)小班级规模和高师生比;(4)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5)适宜学生需求、强化功能性交流和人际互动的课程体系;(6)系统多元、综合互补的教学策略;(7)综合性的专业团队服务等。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孤独症学校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学校 教育质量 质量特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建立于民族性基础之上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从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关注教育的民族性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文静 周志刚
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德国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德国在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为:持续性评价和发展;相关法律的全面制定;质量标准的科学设定;自我评价的有效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有力监控。这些成功经验发人深省,本文从我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诉求出发,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框架: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化"质量标准;实施内部"客观化"自我评价;创设"专门化"质量保障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