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6)
2023(7352)
2022(6287)
2021(6058)
2020(5089)
2019(11845)
2018(11614)
2017(22601)
2016(11979)
2015(13420)
2014(12983)
2013(12203)
2012(10849)
2011(9508)
2010(8905)
2009(7582)
2008(6844)
2007(5330)
2006(4021)
2005(3093)
作者
(28667)
(24146)
(23827)
(22679)
(15197)
(11427)
(10956)
(9626)
(9344)
(8272)
(8079)
(7878)
(7445)
(7313)
(7300)
(7141)
(7126)
(6978)
(6820)
(6799)
(5705)
(5613)
(5612)
(5600)
(5418)
(5372)
(5154)
(5034)
(4772)
(4710)
学科
(46212)
经济(46160)
管理(35705)
(34507)
(29877)
企业(29877)
方法(27015)
数学(24296)
数学方法(23966)
(12685)
(11522)
业经(10085)
中国(9893)
(8814)
财务(8783)
财务管理(8766)
企业财务(8403)
技术(7910)
农业(7779)
(7722)
贸易(7718)
(7555)
理论(7112)
(7043)
(7011)
地方(6903)
(6763)
(6665)
环境(6466)
(5699)
机构
大学(153721)
学院(153252)
管理(66851)
(64044)
经济(63039)
理学(59993)
理学院(59467)
管理学(58481)
管理学院(58180)
研究(42415)
中国(30713)
(29233)
(27933)
科学(24395)
财经(23846)
(22205)
中心(21619)
业大(21306)
(20963)
师范(20760)
经济学(20333)
(19794)
(19552)
经济学院(18653)
财经大学(18484)
商学(18118)
商学院(17975)
经济管理(17736)
(17721)
师范大学(16978)
基金
项目(117160)
科学(95964)
基金(88758)
研究(87593)
(75913)
国家(75293)
科学基金(67723)
社会(57891)
社会科(55073)
社会科学(55062)
基金项目(47730)
(45151)
自然(44117)
自然科(43199)
自然科学(43190)
教育(42974)
自然科学基金(42429)
(38452)
资助(35296)
编号(34581)
(27826)
成果(26409)
重点(26243)
(25812)
教育部(25024)
(24579)
国家社会(24541)
人文(24354)
创新(24040)
科研(23226)
期刊
(56847)
经济(56847)
研究(38830)
管理(24329)
中国(23390)
(22055)
科学(19566)
学报(19368)
教育(19086)
(16600)
大学(16413)
学学(15546)
技术(15044)
农业(11754)
财经(11559)
(10082)
金融(10082)
(9926)
业经(9858)
经济研究(9053)
问题(7982)
技术经济(7238)
财会(7004)
理论(6957)
科技(6677)
(6440)
统计(6438)
(6357)
实践(6355)
(6355)
共检索到19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胡登良  李云  
近30年来,我国基于教师团队组织的教师道德成长经验有: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师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兼及教师榜样示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着力于管理制度建设,强调教师群体互动的作用;21世纪前10年,着眼于教育教学改进,突出教师团队合作的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教师道德成长是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果,要想促进教师道德成长,必须激发教师的道德行为。由于组织公民行为与道德行为在内涵与特征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所以组织公民行为的诱导因素如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以及作用机制,可以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激发因素及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激活中层、团队合作作为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作用机制实现的保障策略,具有直接和间接地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价值,也是教师道德成长的组织公民行为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 ,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 ,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教师道德在最深刻的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这是因为,发生于现实历史情境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部行动和内在意义合一,既指向学生,又形成自我。实践的自我是师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师德的目的。教师通过日常实践确定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关系。这种实践既不是事先预设规则的直接执行,也非不受约束无原则的任意作为,而是持续发问、行动、创新、再反思,尤其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走向自我觉悟的探求过程。文牍化、口号化师德训令抽空道德实践的情境蕴含,只会造成教师反道德;无条件无凭借的自主发展则无方向无坚守,侵蚀道德反思能力,引发教师随波逐流,两种倾向都应否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德荣  何华征  杨朝丽  
影响医药高等院校教师团队效能的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团队目标、工作计划、团队文化和沟通能力。一个和谐、活跃、向上的教师团队能够在医药人才培养、医疗实践以及医药科技研究中显示出更高的效能。而这样的团队的形成,离不开人才的优化组合、人力的鼓舞刺激、人情的激发融通、人性的尊重满足、人格的健全完善。只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求真务实地增进教师团队的效能,那么,一个个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竞争、充满互助、充满希望的教师团队就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梁耀文  
教师个体反思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主体性。然而,随着教学过程和对象的复杂化,仅靠教师个人的能力和自觉性难以保证反思的实效。教师团队自省可以通过教师反思、反思计划和反思行动三个环节提高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形成教师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和相互促进,引发对专业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共赢。教师团队自省是教师个体反思的新层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部门和团队是群体形成的两种组织方式,两者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现状来看,教研组所形成的是部门。由部门转变为团队,既需要教研组内部围绕"多人一科"和"参与研究"进行组织结构重构,也需要学校整体围绕"多向沟通"和"基层自主决策"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慧  
组建教师团队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组建好教师团队是当前高校团队建设的重要课题。指导高校团队建设较为理想的理论是学习型组织理论。文章在对教师团队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的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方安   刘慧  
教师道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理性范导。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角色在其所关涉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教师把握教育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示了教师对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理解,也展示了其作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是人对与世界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二者在目的旨趣、方法论、价值逻辑、发展根基、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理性是主体的本质性力量,因此教师道德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即是一个做“好老师”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朝向德性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广辉  李琼  冯建灿  杨红旗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师团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细胞单元,教师的生存动态对团队的形成、发育、成长、繁荣或衰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高校团队细胞特性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优质高效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提出营造高校教师团队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提供教师团队持续稳定繁荣的生态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为几个不同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多重视外部规定性的、非自我的、被动遵守的规范道德,这只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基础境界。拷问良心道德是追寻内在自觉和生成的责任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提高境界;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晨  吴黛舒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是指教师私人、职业与公共道德之间的边界,以及理想道德和底线道德界限的不确定状态。究其根源,道德传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教师实践的特殊性是造成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重要原因。应该指出,某些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有些模糊化则会诱发教师实践和评价上的相关问题,如教师道德评价原则混淆问题、责任空洞问题和教师"道德高标"问题。因此,面对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周欣茹  
道德自我是道德行为所以可能的前提,是道德完善的出发点,因而师德发展应表现为教师道德自我的建构过程。教师道德自我是开放和发展的自我,在他律与自律的共同作用中发展,是教师教育实践的道德风貌。然而,长期以来师德建设重视规范性师德,导致教师道德自我被遮蔽,师德建构抽离生命历程,缺失内生动力,个体合理需求被忽视。因此,有必要回归实践,在行动中发现教师道德自我;重建规范,在互动中导引教师道德自我;直面问题,在探究中提升教师道德自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