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2)
2023(11609)
2022(9889)
2021(9489)
2020(8036)
2019(18875)
2018(18915)
2017(35622)
2016(19676)
2015(22850)
2014(23534)
2013(22685)
2012(20924)
2011(18699)
2010(18538)
2009(16453)
2008(16393)
2007(14883)
2006(12410)
2005(10557)
作者
(54868)
(45783)
(45763)
(43826)
(28934)
(22125)
(21170)
(17975)
(17483)
(16656)
(15659)
(15387)
(14526)
(14496)
(14381)
(14190)
(14074)
(13640)
(13265)
(13204)
(11389)
(11303)
(11203)
(10601)
(10508)
(10360)
(10323)
(10273)
(9406)
(9265)
学科
(76966)
经济(76892)
管理(55289)
(50996)
(41902)
企业(41902)
方法(38894)
数学(34449)
数学方法(33998)
(21694)
(21350)
中国(20556)
业经(16153)
地方(15899)
理论(15105)
(14738)
农业(14212)
(14006)
贸易(14000)
(13976)
财务(13918)
财务管理(13875)
(13587)
(13408)
企业财务(13100)
(12338)
技术(12326)
环境(11244)
(10895)
银行(10868)
机构
学院(275004)
大学(267385)
(105096)
管理(104100)
经济(102633)
理学(89359)
理学院(88382)
管理学(86647)
管理学院(86123)
研究(83441)
中国(62943)
(55834)
科学(51990)
(49336)
(44285)
(43203)
中心(41178)
(41158)
业大(40721)
财经(39176)
研究所(37150)
(36357)
技术(36239)
师范(35973)
(35474)
农业(34768)
(34660)
北京(34454)
经济学(32070)
(30450)
基金
项目(182573)
科学(142413)
研究(137744)
基金(127889)
(110074)
国家(109082)
科学基金(93988)
社会(82811)
社会科(78204)
社会科学(78183)
(75366)
基金项目(68169)
教育(68119)
(62288)
自然(61044)
编号(60044)
自然科(59566)
自然科学(59549)
自然科学基金(58441)
资助(52919)
成果(47879)
课题(42165)
重点(41658)
(40424)
(39313)
(38471)
创新(35783)
项目编号(35606)
科研(35417)
大学(35136)
期刊
(112652)
经济(112652)
研究(74433)
中国(55710)
教育(41198)
(41170)
学报(40455)
(39231)
管理(36189)
科学(35887)
技术(31279)
大学(31043)
学学(28767)
农业(26463)
(21497)
金融(21497)
业经(19897)
财经(18970)
经济研究(17250)
(16293)
职业(16164)
图书(15768)
问题(15312)
(14228)
技术经济(13586)
(13296)
统计(13255)
财会(13137)
(12861)
论坛(12861)
共检索到397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栾永斌  
高职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与产业对接是关键。专业建设应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对应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教产对接的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以提高专业的社会适应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傅伟  柳青松  邓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基本要求是按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本途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准确把握专业建设的内涵是高职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金铃  
为深化产教融合,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人才培养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必须积极培育高职产业学院。高职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区域产业,与企业、产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同程学院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产业学院未来的发展对策:国家法律层面: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形成激励保障协同支持;政府、行业协会层面:发挥统筹协同作用,促进产业和教育联动发展;学校、企业层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降低成本,完善校企共同治理模式;学生层面:进行产业学院内创业孵化器建设,减少人才流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丽  林桂花  
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六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为高职院校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婉亭  黄海  赵计平  
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是监控专业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新专业通过构建合格评估平台,能及时诊断专业建设问题,引领和评判新专业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五个维度的评估指标数据,力求找到影响新专业发展的因素,并从建设规划、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实践性教学等五个方面来探索新专业内涵建设的途径,以推动高职教育新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垂稳  尹华丁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专业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效益求发展。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引入经营理念,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面向市场,对接产业,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产学结合实训基地,加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资源共享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等措施,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NVTC)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凝炼国家示范校建设经验,紧紧围绕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定位,立足南京区域经济发展,面对方兴未艾的物联网产业,盯住不放、审时夺势,在实践中探索产教结合背景下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耀宏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为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提供了良机,同时也对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应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岗位能力要求,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立足企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为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舒灵智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校企共赢"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及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结合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创建了"平台+双站"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模式,促进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院的办学质量。产教融合已成为"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助推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上,其内涵包括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齐林  彭桂香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从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等五个方面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占营  
本文从构建多主体的治理体系、创新专业融合集群模式、探索质量建设多维推进路径、打造职教开放多元格局等四个方面,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政府—市场—院校三元协同的新型关系建立、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的专业群建设、质量要素全面改革与质量保证共治机制建设、国际化内容框架重构等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路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由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的主体协同组建的有机体,是一种非传统模式的校企合作新形态。其是落实国家政策、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学生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并在“合作新机制、培养新模式、专业新标准、课程新体系、实践新基地、师资新队伍和服务新平台”等内涵要素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践中在治理结构、合作模式、建设动力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对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通过合作各方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技术服务等实践路径,构建发展新格局,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光跃  张萌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历了国家示范专业建设后,高职专业建设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基于产业、行业链拓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毕业生上升通道与接口,专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轴驱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