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2059)
2022(10091)
2021(9514)
2020(7850)
2019(18287)
2018(18106)
2017(34198)
2016(18189)
2015(20693)
2014(20547)
2013(19411)
2012(17539)
2011(15482)
2010(15348)
2009(13852)
2008(13130)
2007(11191)
2006(9442)
2005(7742)
作者
(49528)
(41643)
(41252)
(38983)
(26152)
(19703)
(18808)
(16423)
(15761)
(14518)
(14057)
(13890)
(13055)
(12852)
(12798)
(12509)
(12287)
(12134)
(11965)
(11795)
(10161)
(10037)
(10011)
(9651)
(9243)
(9105)
(9000)
(8961)
(8359)
(8254)
学科
(72921)
经济(72837)
管理(51014)
(47825)
(39658)
企业(39658)
方法(37346)
数学(33102)
数学方法(32478)
(22537)
(22114)
贸易(22102)
(21477)
(18727)
中国(18206)
业经(17074)
农业(14640)
地方(14277)
理论(13644)
(13046)
(12976)
(11358)
财务(11291)
财务管理(11266)
技术(11049)
企业财务(10519)
(10233)
(10140)
(9920)
环境(9906)
机构
学院(249959)
大学(246272)
(102279)
经济(100280)
管理(99239)
理学(87023)
理学院(86189)
管理学(84295)
管理学院(83859)
研究(76978)
中国(56291)
(49650)
科学(46352)
(44529)
(39734)
业大(37616)
中心(36512)
(36357)
财经(36224)
(36077)
研究所(33314)
(33059)
经济学(31370)
(31270)
农业(31075)
师范(30896)
北京(29817)
(29002)
经济学院(28545)
(28158)
基金
项目(178261)
科学(141274)
研究(130833)
基金(129967)
(113108)
国家(112195)
科学基金(97406)
社会(83006)
社会科(78718)
社会科学(78698)
(70922)
基金项目(68217)
自然(63468)
教育(62135)
自然科(62086)
自然科学(62069)
自然科学基金(60905)
(59062)
编号(53655)
资助(53565)
成果(41714)
重点(40054)
(39373)
(38135)
(38095)
课题(36790)
创新(35509)
科研(34600)
国家社会(34477)
教育部(34264)
期刊
(103268)
经济(103268)
研究(65569)
中国(45139)
学报(37607)
(37198)
管理(36168)
(34761)
科学(34439)
大学(29890)
学学(28461)
教育(28219)
农业(25803)
技术(25236)
业经(19433)
(17780)
金融(17780)
经济研究(17627)
财经(17134)
(15281)
(14760)
问题(14687)
统计(13525)
(13169)
国际(12723)
(12389)
(12224)
商业(12000)
技术经济(11979)
科技(11140)
共检索到34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基于城乡商贸统筹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与实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建立起农村消费者、商贸流通企业、政府三方主体的效用指标体系与博弈模型,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农民响应"的统筹均衡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如意  张鸿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缺失的现状,根据不同农村商贸流通组织的特点,结合我国"小农业,大流通"的状况,提出了在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日用品流通中,分别建立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以连锁超市为核心和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三种多元化流通主体,共同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高农村商贸流通的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开刚  
统筹城乡商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和组成部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取决于农村消费者、商贸流通企业、政府三方主体之间的博弈,三方博弈的结果直接影响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成效。构建了三方主体的效用指标体系和博弈模型,以浙江省"千万工程"①实施绩效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博弈前后三方主体在统筹城乡商贸活动前后的效用值变化,最终得出了"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农村消费者响应"的统筹均衡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舫  
本文把期望效用理论用于投资决策分析,按实际风险偏好的系统分类构造模型,据此证明决策人效用函数必为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前者对应风险中立,后者对应风险厌恶和风险追求;函数参数的不同取值,唯一确定了各类风险偏好的性质和程度。由此产生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可同时适用于正态或非正态收益分布的证券组合,为投资价值的评估提供有效而实用的程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中,由于城乡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城乡之间呈现二元经济结构,这极大制约了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形成城乡二元商贸流通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城乡市场分割的现状,接着对城乡商贸流通业统筹发展机制与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城乡商贸流通业统筹发展的具体路径,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城乡市场分割现状的转变,还有利于促进城乡商贸流通统筹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云  
通过对城乡商贸统筹的内涵及目标取向的分析,认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不是消除城乡市场差异,而是加大城乡商贸资源的统筹配置,实现城乡商贸的相互融合与双向互动。提出城乡市场网络化发展模式、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供应链网络连接模式、产业联动模式、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等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创新模式。结合重庆情况,对推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城乡二元市场分割来自于城乡购买力不平衡与城乡消费偏好差异,而城乡消费偏好差异反映在城乡消费结构变迁中。本文通过一个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AIDS模型对中国2004—2010年的八类商品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价格弹性和边际消费份额。研究结果表明,除食品类消费均体现为"必需品"特征外,城乡其他消费品类均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更偏好"享受型"消费而农村居民更加偏好"安全型"消费。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应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星宇  任保平  喻文  
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已成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城乡商贸网络布局不合理、现代物流配套服务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落后等现实,应通过在农村发展多层次的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整合和推广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提升服务水平等,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服务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颖林  刘继才  赖芨宇  
从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的原则出发,采用合作博弈方法,构建政府与投资部门基于不同风险偏好系数的博弈模型;应用Nash协商对策理论确定分价值函数的合并规则,建立公私双方共同分担风险的净收益函数模型,并分析风险偏好系数与风险分担比例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可以确定基于双方风险偏好的最优风险分担比例,并且可以使经过风险分配后的风险净收益为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芳  张祎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揭示的公平心理偏好,构建了公平偏好效用化的社会函数,并将社会心理效用函数融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补偿博弈模型中,试图解决城镇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地补偿定价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光兴  
近年来的一系列博弈实验一致显示出人们具有公平偏好。现有描述公平偏好的理论模型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公平、要么强调行为动机公平、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和行为动机的综合公平。相比之下,基于收益分配公平的理论模型在假设的真实性和模型的可操作性之间取得了较好权衡,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平偏好能够解释许多纯粹自利偏好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建立符合我国文化和经济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公平偏好在我国人文社会环境中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解决经济改革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莉萍  
当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在发展上还处于体系不完善、网点分布不均衡的阶段,所以构建协同一体化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能够更准确反映出农村商贸流通实现连锁经营的程度。另外,加上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创建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过程中,必须要打破这一限制,实现城乡商贸的顺畅流通与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莉萍  
当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在发展上还处于体系不完善、网点分布不均衡的阶段,所以构建协同一体化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能够更准确反映出农村商贸流通实现连锁经营的程度。另外,加上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创建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过程中,必须要打破这一限制,实现城乡商贸的顺畅流通与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