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2)
2023(15157)
2022(13054)
2021(12211)
2020(10290)
2019(23901)
2018(23662)
2017(45674)
2016(24936)
2015(28151)
2014(27980)
2013(27381)
2012(24896)
2011(22168)
2010(21988)
2009(19957)
2008(19489)
2007(16592)
2006(14480)
2005(12350)
作者
(69223)
(57411)
(56834)
(54178)
(36688)
(27385)
(26071)
(22620)
(21813)
(20220)
(19661)
(19204)
(17943)
(17875)
(17863)
(17359)
(17207)
(17133)
(16437)
(16336)
(14004)
(13921)
(13684)
(13135)
(12739)
(12707)
(12594)
(12559)
(11495)
(11226)
学科
(96927)
经济(96812)
管理(78678)
(71077)
(60714)
企业(60714)
方法(48103)
数学(41263)
数学方法(40710)
(27457)
中国(26288)
(24583)
业经(21832)
(19983)
地方(19622)
(18273)
财务(18192)
财务管理(18150)
理论(17734)
(17344)
贸易(17339)
(17204)
企业财务(17191)
(16817)
农业(16694)
(16222)
环境(15474)
技术(15225)
(15060)
(14706)
机构
大学(344478)
学院(341764)
管理(142361)
(134963)
经济(131844)
理学(122843)
理学院(121513)
管理学(119446)
管理学院(118792)
研究(108529)
中国(81697)
(73068)
科学(67292)
(62327)
(52442)
(50799)
业大(50444)
中心(50380)
财经(50100)
(48652)
研究所(48045)
(45758)
北京(45544)
(44828)
师范(44425)
(40332)
经济学(40162)
(39994)
农业(39749)
财经大学(37722)
基金
项目(239729)
科学(189204)
研究(175234)
基金(174733)
(151365)
国家(150154)
科学基金(130640)
社会(110436)
社会科(104777)
社会科学(104747)
基金项目(93544)
(92778)
自然(85796)
自然科(83818)
自然科学(83801)
自然科学基金(82237)
教育(80885)
(78203)
资助(71627)
编号(71564)
成果(56415)
重点(52976)
(52880)
(50017)
(49696)
课题(48436)
创新(46398)
科研(45900)
教育部(45737)
国家社会(45243)
期刊
(142417)
经济(142417)
研究(98630)
中国(60586)
管理(52981)
学报(51239)
(48604)
科学(48250)
(44176)
大学(39848)
学学(37329)
教育(37074)
技术(31277)
农业(31103)
(27350)
金融(27350)
财经(23669)
业经(23027)
经济研究(21853)
(20227)
问题(19893)
图书(18385)
(17600)
技术经济(16520)
理论(16517)
现代(16078)
科技(16042)
(15476)
资源(15427)
实践(15226)
共检索到490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华  
步入21世纪,城市灾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各种风险因素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应强力推进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针对国内现状,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探讨城市灾害的常态管理与应急机制,具体包括: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灾前预警防范机制、灾时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冷晴  魏玖长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三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汝熹,罗守贵  
传统的按单灾种设置的减灾组织模式不适应大城市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也不符合灾害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灾害事故综合管理模式,即改变分兵把口、条块分割的组织框架,建立全市统一的减灾领导机构———城市减灾委员会,同时设置其常设办事机构———城市减灾中心、非常设机构———城市特大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决策咨询机构———减灾专家小组,以实现大城市灾害事故管理的高效率与高效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利敏  原伟麒  
韧性城市是一种前瞻性、以目标为导向的灾害治理模式,可理解为四个面向:城市韧性是城市脆弱性的另一面、一种动态过程、不同系统韧性组合及多种稳定状态,这一范式具有克服脆弱性视角不足、打造"不怕灾害"的城市、克服结果导向性思维局限和灵活的治理形态等优势,也存在"韧性"概念过于宽泛、评估指标难以量化和实践中推广不易等局限。文章强调城市管理者需要创新与运用诸如"韧性城市运动指南"、"韧性城市清单要素"、"地方政府领导手册"、"政府自我评估工具"和"城市韧性记分卡"等措施推动韧性城市深入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利敏  原伟麒  
韧性城市是一种前瞻性、以目标为导向的灾害治理模式,可理解为四个面向:城市韧性是城市脆弱性的另一面、一种动态过程、不同系统韧性组合及多种稳定状态,这一范式具有克服脆弱性视角不足、打造"不怕灾害"的城市、克服结果导向性思维局限和灵活的治理形态等优势,也存在"韧性"概念过于宽泛、评估指标难以量化和实践中推广不易等局限。文章强调城市管理者需要创新与运用诸如"韧性城市运动指南"、"韧性城市清单要素"、"地方政府领导手册"、"政府自我评估工具"和"城市韧性记分卡"等措施推动韧性城市深入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雨晨   张梦琳   毛义华   张若雪  
试图将韧性理论在多种灾害情境下进行拓展应用,并提出一种新的城市韧性评估方法。与传统的线性组合不同,将韧性按损失和恢复速率进行区分,并基于工程韧性理论模型,构建了城市韧性的评估体系和详细流程。通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评估结果显示:省内各个城市的韧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尤其体现于洪水和风灾中;在空间上以粤中地区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为高韧性集聚点,向东、西和北部呈现大幅下降;根据其自身风险高低灵活选择进行多灾害韧性评估,相比于无差别在各类灾害下的评估结果,差异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为广东省各市的韧性提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波  田卉  
洪涝灾害一直是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等原因,我国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洪涝灾害的应对。大量案例和理论证明:面对洪涝灾害,仅仅依靠工程设施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透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本文以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为框架,探讨洪涝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以及恢复四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由此构建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卓理  耿鹏旭  王海荣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链式效应,分析了平顶山煤矿主要地质灾害链的激发环、损害环和致灾环。随其发展造成灾害(损害环)的涉及面逐步扩大,同时治理的成本增加,而且有一些灾害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提出在减灾对策中宜在上游链环上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提出了断链环,阻止灾害向下一环节延伸,及时治理地质灾害,从而减轻灾害的损失。并进行了实例研究,对灾害链的源头及各环节采取切断链环,阻止灾害的发展,为构建绿色矿山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利敏  童星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结合,它也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人群智慧和机器决策结合起来。政府、实务工作者和民众对大数据灾害治理表现出责任感和积极支持的态度,这是实践中最难能可贵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贾美芹  
本文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研究了灾害经济的效率问题。当前经济学的"贫困化"倾向使得经济研究对灾害经济效率的特殊性缺乏现实认识和理论依据,灾害条件下,外部因素的介入加剧了市场的不完全程度,伦理道德支持对市场机制的效率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道德压力下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向社会伦理要求倾斜的程度,决定了经济均衡时的帕累托效率集从"伪效率"到"基于价值效用的效率"变动的形式和特点。社会伦理基础是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和效率实现的必需条件,其评价从经济基础、经济主体行为的社会伦理维度和市场伦理维度等层面展开。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裘江南  葛一迪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会传播一些灾害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治理,将衍生次生网络舆情危机,因此了解社交媒体中灾害信息的传播规律成为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证实了一般情景下情绪文本促进发布、转发和评论等信息行为的产生并加速信息传播,但尚未厘清灾害事件中的上述影响关系。此外,已有研究只关注单一灾害事件,忽视了不同灾害事件的差异性,缺乏对灾害事件的比较性研究。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需求,聚焦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两类典型灾害事件,收集新浪微博中相关文本数据。将情绪概念从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两个维度展开,将信息行为根据行为属性进行划分,利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情绪对信息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上述影响在两类灾害事件中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视角证实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情绪对信息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发现该影响强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情绪维度和行为属性均相关。此外,在自然灾害中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表现比在事故灾害中更为乐观,具体体现为自然灾害事件中信息行为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更强,而事故灾害事件中信息行为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更强。在理论层面,通过比较分析两类典型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规律,发现了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传播规律,丰富了社交媒体情绪和信息传播相关研究在灾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通过利用大量真实的中国情景下社交媒体文本内容,客观地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情绪影响下的灾害信息传播规律,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利用上述影响规律,实时监测社交媒体中的情绪信息,并防控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景  
本文基于管理会计视角,在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中引入Simons的控制杠杆,基于信念系统、边界系统、诊断性控制系统以及交互式控制系统,阐述了企业灾害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明  
我国是海洋灾害频发的国家,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影响。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体系等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对适应问题的探讨,并借鉴美日等国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了适应海洋灾害的三类措施,即制度性适应措施、工程性适应措施和技术性适应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昕宇  曾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将成为我国城市未来面临的最主要极端气候灾害之一。文章总结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应对高温热浪灾害的规划研究、实践经验,提出从两个维度构建我国城市高温热浪防灾规划体系:首先,以整合统筹的视角制定长远、常态化规划策略,提升城市整体御灾性能;其次,制定多主体参与的高温应急规划。最后着重对高温灾害高风险区的研究,使两个维度的防灾策略能有的放矢、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