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6)
2023(16019)
2022(13727)
2021(12680)
2020(10799)
2019(24754)
2018(24392)
2017(47650)
2016(25451)
2015(28497)
2014(27943)
2013(27646)
2012(24896)
2011(21950)
2010(21555)
2009(19794)
2008(19340)
2007(16727)
2006(14458)
2005(12465)
作者
(70757)
(58984)
(58470)
(55490)
(37438)
(28122)
(26568)
(23179)
(22316)
(20801)
(20119)
(19735)
(18503)
(18402)
(18023)
(17806)
(17677)
(17493)
(16828)
(16783)
(14474)
(14155)
(14136)
(13553)
(13077)
(13023)
(13015)
(12913)
(11664)
(11565)
学科
(106954)
经济(106837)
(99684)
(90255)
企业(90255)
管理(88415)
方法(52320)
数学(42885)
数学方法(42329)
(33487)
业经(32817)
(32206)
(24765)
财务(24691)
财务管理(24657)
中国(24075)
企业财务(23395)
农业(22695)
技术(21219)
(19836)
理论(19666)
(18996)
地方(18579)
(17867)
(17855)
(17662)
贸易(17656)
(17142)
(16624)
环境(15850)
机构
学院(359284)
大学(354770)
管理(152577)
(145576)
经济(142745)
理学(133060)
理学院(131794)
管理学(129673)
管理学院(129031)
研究(107793)
中国(82205)
(73620)
(66500)
科学(66108)
(56649)
财经(54293)
业大(53290)
(51639)
(51128)
中心(50033)
(49594)
研究所(47035)
北京(45446)
农业(44382)
(43324)
经济学(43037)
师范(42932)
(41338)
商学(40990)
商学院(40596)
基金
项目(249707)
科学(198964)
研究(183934)
基金(183295)
(157984)
国家(156614)
科学基金(137962)
社会(117200)
社会科(111239)
社会科学(111209)
(98345)
基金项目(97994)
自然(90458)
自然科(88470)
自然科学(88451)
自然科学基金(86882)
教育(84295)
(81166)
编号(75145)
资助(74820)
成果(57897)
(55027)
重点(54703)
(54271)
(52590)
创新(50066)
课题(49979)
国家社会(48123)
教育部(47777)
科研(47741)
期刊
(155513)
经济(155513)
研究(99760)
中国(60154)
管理(59030)
(54074)
(51382)
学报(50870)
科学(49278)
大学(39986)
学学(37998)
农业(36104)
教育(34607)
技术(34469)
业经(28548)
(26914)
金融(26914)
财经(26310)
经济研究(24084)
(22545)
(20620)
问题(20379)
技术经济(19762)
现代(17407)
财会(17258)
科技(17221)
商业(17077)
理论(16615)
图书(15909)
(15830)
共检索到504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葛伟杰  张秋生  张自巧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理论中"资源—能力—绩效"的逻辑关系,认为并购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如何将资源转换为并购价值的相对转换效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将多个维度的资源作为输入变量,并购绩效作为输出变量,分行业计算相对转换效率以度量企业的并购能力。通过将并购能力与首次公告日的市场反应及后续的并购绩效进行回归检验,证实了该度量方法的有效性。并购能力的度量为企业管理层评价和制定并购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现实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元林  赵光洲  
一、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高(一)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以钱德勒、安德鲁斯、安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晓英  鲁永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丽萍  杜泽文  
为消除目前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管理的弊端,提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水平,实现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管理模式从定性向定量转变,以应急能力度量为切入点,遵循应急能力需求驱动原则,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作为结构化工具,构建了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度量模型,并例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中东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并购活动日渐频繁,许多大公司实施以提高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战略并购。本文首先界定了基于核心能力并购的含义,然后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战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创新能力薄弱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现状,企业亟需提升创新能力。以海尔集团为对象,通过设计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从中高层管理者视角对海尔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度量,同时结合前期对其它企业的调研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并从普通员工视角度量海尔创新能力现状。结果表明,海尔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且高出同行业竞争企业,针对创新能力不足之处,给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方露  康健  
在我国现阶段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以2011年度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并购重组对并购后主并公司效率的影响,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佐证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衡量效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DEA确实是衡量效率相对有效的方法。样本公司并购发生前后的并购重组效率呈U型趋势:与并购前四年相比,并购当年企业的效率稍有下降,此趋势在并购后第一年降到最低;从并购后第二年开始,企业连读两年效率显著上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重组效率的提升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并购重组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并购重组效率,但缺乏明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莹  
并购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应该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并购的复杂性决定了这种投资方式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既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也有可能毁损企业价值甚至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并购能否创造价值受企业并购能力的影响,是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并购支付能力、并购资源识别能力、并购资源整合能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创造价值的并购产生于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准确判断、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对目标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正确评估以及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的结果。毁损价值的企业并购产生于资源识取的不恰当和能力构建的不成功。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只有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并购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忠娟  谢伟  李培馨  
本文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及并后企业能力变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试探性地提出了影响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的关键成功因素。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以战略思想为导航,做足准备;立足并购企业核心能力,合理出价;协调并购企业间的文化,注重快速、全面的并后企业整合;合理运用动态指挥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倩  邹可  
文章选取2009—2017年期间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是沪深A股互联网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了并购双方的创新能力对并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目标公司创新能力与并购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并购公司创新能力对并购意愿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目标公司创新能力对并购绩效有稳定持续的提升作用;并购公司创新能力与并购绩效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具有时效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志文  
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并购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解析了与并购相关的并购企业动态能力,总结出动态能力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进机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锐  吴先明  
本文聚焦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问题,引入动态能力视角对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构建了一个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为自变量,研发强度为调节变量,资产规模、行业集中度、并购资产类型和并购经验为控制变量的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机制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三个变量对跨国并购价值创造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研发强度对于转换能力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说明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其转换能力较强;行业集中度、资产类型、并购经验也对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锐  吴先明  
本文聚焦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问题,引入动态能力视角对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构建了一个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为自变量,研发强度为调节变量,资产规模、行业集中度、并购资产类型和并购经验为控制变量的跨国并购价值创造机制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感知、获取、转换能力三个变量对跨国并购价值创造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研发强度对于转换能力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说明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其转换能力较强;行业集中度、资产类型、并购经验也对价值创造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阳  
高管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并购经验将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并购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立足于线性相关模型,以2009-2018年我国214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并购数量与质量双重视角,探讨高管并购经验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并购经验越丰富,企业的并购数量、绩效与成功率越高,且相较于失败的并购经验,高管成功的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之间存在着更为明显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会加强高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高管偏向于进行风险更高的并购行为,充分利用以往的并购经验,提高并购质量;高科技企业的高管并购经验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相较于非高科技企业而言更为明显。本文通过替换指标和分组检验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保持稳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明泉  张春强  
文章对多元化并购和非多元化并购两种不同的并购类型的价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绩效上升时管理者容易做出并购抉择;多元化并购后初期,企业面对一个崭新的行业,需要一个整合过程,我国企业这方面的能力有限,因此会在短期出现绩效下降的现象,但是,随着资源的有效整合,协同效应的发挥,经营风险的分散等正面因素的作用,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提高;非多元化并购在并购后绩效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二重性,使得我国横向并购及纵向并购未能产生预期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