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0)
- 2023(17590)
- 2022(15308)
- 2021(14216)
- 2020(11856)
- 2019(27246)
- 2018(26739)
- 2017(52472)
- 2016(28067)
- 2015(31490)
- 2014(31469)
- 2013(30736)
- 2012(28542)
- 2011(25812)
- 2010(26075)
- 2009(24060)
- 2008(23143)
- 2007(20386)
- 2006(18074)
- 2005(16051)
- 学科
- 济(130450)
- 经济(130312)
- 管理(85168)
- 业(76838)
- 企(64110)
- 企业(64110)
- 方法(56579)
- 数学(49349)
- 数学方法(48751)
- 财(31782)
- 中国(31136)
- 农(30922)
- 地方(27352)
- 业经(26414)
- 学(25212)
- 制(21347)
- 贸(20801)
- 贸易(20787)
- 农业(20781)
- 易(20075)
- 理论(20013)
- 务(18514)
- 和(18450)
- 财务(18436)
- 财务管理(18393)
- 环境(18227)
- 企业财务(17482)
- 技术(17430)
- 融(17372)
- 银(17372)
- 机构
- 大学(403619)
- 学院(401706)
- 济(172620)
- 经济(169113)
- 管理(161873)
- 理学(140479)
- 理学院(139013)
- 管理学(136694)
- 管理学院(135957)
- 研究(132495)
- 中国(99300)
- 京(84244)
- 财(80276)
- 科学(78005)
- 所(64438)
- 财经(63784)
- 中心(60481)
- 江(58504)
- 研究所(58305)
- 经(58089)
- 农(57284)
- 业大(55249)
- 经济学(53452)
- 北京(53120)
- 范(52326)
- 师范(51912)
- 院(48274)
- 经济学院(47936)
- 财经大学(47465)
- 州(46928)
- 基金
- 项目(270916)
- 科学(214911)
- 研究(201139)
- 基金(198551)
- 家(170580)
- 国家(169192)
- 科学基金(147364)
- 社会(129169)
- 社会科(122551)
- 社会科学(122523)
- 基金项目(104336)
- 省(103850)
- 自然(94335)
- 教育(92783)
- 自然科(92138)
- 自然科学(92120)
- 自然科学基金(90474)
- 划(87059)
- 资助(82739)
- 编号(81832)
- 成果(66487)
- 部(60887)
- 重点(59859)
- 发(57477)
- 课题(55871)
- 创(55716)
- 国家社会(53312)
- 教育部(53216)
- 人文(52059)
- 创新(51961)
- 期刊
- 济(191158)
- 经济(191158)
- 研究(123146)
- 中国(72769)
- 财(61192)
- 管理(60375)
- 学报(57021)
- 科学(53817)
- 农(50950)
- 大学(44875)
- 教育(42634)
- 学学(42136)
- 技术(36272)
- 融(35956)
- 金融(35956)
- 农业(35009)
- 财经(32065)
- 经济研究(31575)
- 业经(29236)
- 经(27500)
- 问题(24312)
- 技术经济(20921)
- 图书(20106)
- 理论(19780)
- 统计(19673)
- 贸(18774)
- 现代(18044)
- 商业(17911)
- 实践(17713)
- 践(17713)
共检索到59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庆华 刘军军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工作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是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政策扩散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循环经济政策认知是否在政府部门内形成扩散。通过对沈阳、大连两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地差异。这一结论为地方政府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进一步剖析如何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循环经济认知水平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策扩散 认知水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东升 陈思诗
权力清单是助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快速创制与仿效也成为政府创新扩散的例证。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扩散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时间、空间、清单内容和扩散方式四个维度探究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权力清单制度扩散随时间推移明显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趋势;空间上区域邻近效应显著且以“试点—推广”为基本扩散路径;清单内容兼具政策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征;扩散方式则表现为文本设计上的“权责合并”与“权责分立”
关键词:
省级政府 权力清单 政策扩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燕 苏一丹
以中国地方政府大数据政策扩散(2006-2019年)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扩散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识别出大数据政策扩散的五种动力机制,运用事件序列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展示了中国大数据政策扩散的完整图景。结果发现:(1)大数据政策扩散呈现出传统S型特征,但并未表现出区域临近扩散规律。(2)政策扩散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存在差异:第一阶段,政策创新归因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内生驱动力量,政策采纳受到府际竞争的驱动;第二阶段,动力机制更加多元,内生驱动力持续作用,出现了高度集中的府际学习与跨域合作,决策者偏好与政策网络对政策扩散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阶段,政策采纳主要受到来自中央与上级政府的垂直影响,政策模仿度较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亮
应用并发展政府创新和政策扩散理论,采用2004-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资源和能力、公众需求、区域环境特征等内部因素与电子政务发展显著正相关,区域扩散效应也对电子政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与预期相反,中央压力对省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没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宏伟 郑立晨 王佳宁
从2008—2018年205个地级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出产业政策信息,实证分析高科技产业政策在不同地级市的异质性效果,以及地级市政府在制定高科技产业政策时“跟风”上级政府的效果和原因。实证结果发现:高科技产业政策只在“创新禀赋”较好的城市中有效,“创新禀赋”构成了使高科技产业政策有效的边界条件;“创新禀赋”较差的城市更倾向于与上级政策保持一致,但其“跟风”上级的产业政策明显不利于当地行业的创新,这是因为“跟风”政策指向的行业在本地并不具有优势;实证结果并不支持前人“跟风”上级政策以获取更多开发区项目的结论,而发现这种跟风行为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政治竞争”。这个结论意味着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契合本地发展基础的产业政策,不应盲目跟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彦福 苏津津
技术扩散是技术经济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之,技术扩散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不减载自动再整步”(以下简称SBZ)技术为实例,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印证的方式,研究其扩散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中得出有关预测结果和分析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振 李晨曦
不断推进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之一。加入WTO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向前发展的一大步。为此,文章基于1992~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运用主题模型等计算机文本分析方法,估计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并分析加入WTO对其产生的影响。为区分加入WTO和国内相关因素的影响,基于文本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加入WTO后,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前几年;第二,加入WTO通过提高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开放程度促进了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发展;第三,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体制、价格体制、所有制结构、财税体制等涉外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向更高水平迈进。VAR模型的结果表明加入WTO对于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全面理解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开放型经济体制发展特征的识别和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张文婷
政府购买服务被认为是改进公共服务绩效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关键密钥。以2007-2016年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在全国31个省份的扩散过程为例,利用事件史方法分析了我国省级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扩散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创新主体、政策创新客体和政策创新环境变量都会影响到省级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扩散,其中辖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数量与全国范围的学习机制是影响省级政府购买服务采纳的重要因素。研究不仅从公共政策视角加深了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的认识,也丰富和拓宽了我国已有公共政策扩散的相关成果。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政策扩散 事件史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聪慧 褚清清
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是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等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政策工具,本文以2005-2015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为例,利用事件史方法分析我国省级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的总体扩散过程主要受到纵向府际关系和政府创新易感性的影响;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在时间维度上符合阶梯型累积分布曲线规律,其背后逻辑是不同时期政策创新扩散的动力源和阻力源不同,前期扩散的动力源主要是纵向府际关系和政府创新易感性,经济发展水平对政策扩散存在阻滞作用,而后期扩散的动力源主要是纵向府际关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和省长的相关工作经历对政策扩散存在阻滞作用。本文不仅从公共政策视角加深了对中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的认识,也丰富和拓宽了已有公共政策扩散的相关成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启君 林举
【目的/意义】中国社会治理政策实现了由地方创新向全国推广,此类政策扩散过程中的驱动力及其扩散机制还不明确,其他类型政策的研究结论并不适用。【设计/方法】基于2000~2020年网格化管理政策的省级扩散数据,将事件史分析法与面板回归分析法相结合,分析了社会治理政策的微观扩散驱动力和宏观扩散机制演变。【结论/发现】一项社会治理政策,在中央政府倡导前,地方政府采纳政策的驱动力是效率逻辑与规范压力;在中央政府倡导后,地方政府采纳政策的驱动力是中央政策确认带来的科层压力;驱动力的转换促成政策经历“地方创新—有限水平扩散—深入垂直扩散”三个阶段的机制演变。研究结果不仅为社会治理政策扩散的驱动力与机制演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厘清了政策扩散理论对中国制度情景下不同类型政策扩散的应用边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单宝
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必要的政府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可以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和废弃物“零排放”三个阶段,由此采取相应的政府政策。从构建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出发,可以把循环经济分解为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和生态社会三个层次,由此采取相应的政府政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政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维平 冯守仁 董海 姜建城 吴洪珺
我国公共图书馆队伍存在着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建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主要涉及人员编制、职业资格、人员结构和在职教育四个问题。应根据服务人口、公共图书馆建筑规模、馆藏资源数量等因素,确定公共图书馆人员编制数量标准;通过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人员结构比例,完善在职教育制度,确保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公共图书馆法》应针对上述方面作出法律规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亦玲 方微
RDA的问世,使FRBR的理念在编目实践中得到实现;RDA的使用又给编目工作带来冲击和挑战。通过对FRBR和RDA在设计理念、目的、范围、结构,内容等层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RAD全盘接受了FRBR的设计理念和模式,更加适应数字化环境的需要,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标准,并会在未来的资源描述与检索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FRBR RDA 资源描述与检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碧玉 张光权 周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