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
- 2023(1633)
- 2022(1522)
- 2021(1498)
- 2020(1325)
- 2019(2708)
- 2018(2789)
- 2017(5493)
- 2016(3016)
- 2015(3568)
- 2014(3334)
- 2013(3139)
- 2012(2942)
- 2011(2561)
- 2010(2474)
- 2009(2171)
- 2008(2014)
- 2007(1668)
- 2006(1428)
- 2005(1156)
- 学科
- 济(9474)
- 经济(9466)
- 管理(5997)
- 业(5637)
- 地方(4744)
- 农(4447)
- 企(3614)
- 企业(3614)
- 农业(2978)
- 中国(2688)
- 方法(2554)
- 业经(2431)
- 数学(2192)
- 数学方法(2167)
- 制(1905)
- 学(1874)
- 地方经济(1870)
- 环境(1844)
- 贸(1731)
- 贸易(1731)
- 和(1696)
- 发(1618)
- 易(1614)
- 理论(1571)
- 财(1556)
- 城市(1527)
- 技术(1496)
- 教育(1460)
- 农业经济(1305)
- 资源(1286)
- 机构
- 学院(36951)
- 大学(35766)
- 管理(13688)
- 研究(12824)
- 济(11931)
- 理学(11674)
- 经济(11482)
- 理学院(11467)
- 管理学(11259)
- 管理学院(11177)
- 中国(9373)
- 科学(8889)
- 京(8424)
- 农(7399)
- 中心(6441)
- 所(6394)
- 业大(6356)
- 范(6132)
- 师范(6097)
- 江(5990)
- 研究所(5917)
- 农业(5831)
- 北京(5126)
- 财(5039)
- 州(4968)
- 院(4939)
- 师范大学(4844)
- 技术(4708)
- 省(4449)
- 科学院(3944)
共检索到5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张潇宇 秦春秀
#N/A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翟颖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口基本素质,为考察人口基本素质对加强疫情防控的积极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动态疫情监控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扫盲运动"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扫盲运动"对推进疫情防控、抑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扫盲运动"带来的人口基本素质提升来实现。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人口基本素质 “扫盲运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目的/意义]2019年底始露端倪的重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1月底全面爆发,2月底最为严峻,至3月中旬渐趋缓和。在应对这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数据管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使疫情的精准判断和应对成为可能。[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过程中数据监测和数据利用等相关文献,着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表现有:相关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多渠道发布范围不同深度各异的数据;部分数据实现融合关联,并积极推动数据的开发利用;初步实现基础健康卫生知识共享,利于个人自我防控;通过数据管理助力科技攻关,加速疫苗药物研发;一定程度上符合开放的标准性,方便疫情数据复用。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包括疫情数据管理主体、客体、环境和过程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以该理论框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管理若干思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晶晶 胡登峰 张琪
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治理的实践背景,以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分析视角,从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3个层面提出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共同治理”和“元治理”理念,对数字化赋能情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合作治理系统目标、构成主体和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公民参与、数字化赋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我国新时期应急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立刚
当前,正是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关键时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劳动者也面临安全、健康、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劳动关系不稳定性也在增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变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基于此,企业应合法处理自身或员工不能正常开工复产的权益,科学安排开工报到、招聘和分散式多班倒弹性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并做好疫情防控下员工关系管理工作以及做好疫情防控下员工生产生活网络培训工作。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齐佳音 方滨兴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为例,运用管理学思想、技术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提炼出未来舆情引导与治理的五方面创新:(1)思路创新:从"以信息为出发点"到"以人心为出发点"。(2)模式创新:从"多举治理"到"融合治理"。(3)手段创新:从"法律+技术"到"法律+技术+心理"。(4)政府信息供给决策创新:从"单方面信息供给"到"精准信息锁定"。(5)效果评价创新:从"信息和谐"到"人心和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徐冰娜
“风险社会”是对当代社会本质的新的概括,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为我们全面把握现代性和反思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一个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时代,社会风险的发生更加频繁,“风险社会”中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风险社会”对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反思教育的未来,采取创新性方法加速教育的变革,提升教育系统的抗逆性,增强应对和驾驭未来社会生活中未知风险挑战的能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的变革来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社会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球人文和教育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图将疫情风险压力转变为教育变革动力,通过反思教育内涵、重塑教育体系、提升风险意识、促进全球教育合作等方式唤起风险挑战的社会关注,建设全球风险的教育屏障,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教育共同体。当前和未来形势下,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全球治理与教育变革,既是我国加强能力建设适应“风险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教育国际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变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智鸿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款物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国家审计有义务监督好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维护好社会各界爱心款物的公平分配秩序。为此,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社会危害性、预期不确定性、处置复杂性等特点,寻求在应急审计的组织架构、法规准则、职能定位、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从应急审计管理预案制定、应急审计内容确定、应急审计运行流程再造、应急审计质量管控方面进行突破性制度设计,将应急审计监督有机内嵌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进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0年2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共同表示支持中国,并为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支援。在致习近平主席的联名信函中,三大驻罗马粮食和农业机构的负责人——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发基金总裁吉尔伯特·洪博和粮食署执行主任戴维·比斯利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和中国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农发基金 国家主席 联合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梅 石银凤 郭小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跨部门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组织间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非常态和常态两种社会形态,全面剖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的演化情况及绩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组织属性的组织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但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应急合作网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的整体绩效更高。基于此,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兼顾非常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依据应急情境的变化,协调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及涉及的组织,并把组织间紧密的依赖关系作为维持组织信任、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鲁棒,进一步探索提升应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久良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正在发生嬗变,新型网络媒体"把关人"涌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传播广泛性、衍变突发性和治理复杂性的特征,对编辑的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负面网络舆论的诱发,与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分化与情绪宣泄、网络编辑的新闻真实性把关失守和社交媒体的编辑主体意识不强有关。从编辑把关角度而言,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至少包括:强化各级编辑把关的主体意识,进行全媒体化过程筛查;严守内容把关职责,创新审核筛查机制;把握媒介融合机遇,提升专业化的媒介素养;勇担社会道义责任,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
关键词:
编辑把关 突发事件 网络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敌,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冲击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作为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不同于以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身特征和环境条件,将沿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渐次传导路径,对个体、社会、政府乃至全球格局产生影响。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应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加大纾困帮扶企业力度,强化消费基础作用,提升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红亮 贾洪文 王雁 刘彬 姚洁 闫宣辰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后,我国各级政府采取积极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面对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多、罹患重症致死率高的特点,如何在疫情暴发早期科学判定病毒传播路径及感染规模非常重要。【设计/方法】利用甘肃省首次发现确诊病例以来最初8天的公开通报数据,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冠肺炎患者变动分析模型,对甘肃省首例确诊患者出现后连续20天内的确诊患者数量变动进行合理估计和预判,以期为相关防控措施实施提供参考。【结论/发现】通过分析比较,该分析模型对疫情暴发初期的传播规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相关国家或存在感染的地区估计传播规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机制建设与危机管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笔谈
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来自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证据
保险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功能发挥与演进——基于2003年非典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比较视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课”的机遇、挑战与担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应对与思考: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特殊儿童正负性情绪及居家干预调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冠疫情期间网络谣言为例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力资源错配与反思——基于新冠疫情突发地湖北省的经验证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社会责任研究——兼析新冠疫情中的保供稳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