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8)
- 2023(16181)
- 2022(14012)
- 2021(13519)
- 2020(11173)
- 2019(25980)
- 2018(25977)
- 2017(50298)
- 2016(27634)
- 2015(31252)
- 2014(31581)
- 2013(30185)
- 2012(27775)
- 2011(25160)
- 2010(25296)
- 2009(22883)
- 2008(22110)
- 2007(19338)
- 2006(17097)
- 2005(14909)
- 学科
- 济(101408)
- 经济(101294)
- 管理(77184)
- 业(72562)
- 企(59211)
- 企业(59211)
- 方法(48633)
- 数学(42885)
- 数学方法(42266)
- 中国(32671)
- 农(29364)
- 财(27756)
- 教育(23514)
- 业经(22336)
- 学(21739)
- 贸(19915)
- 贸易(19907)
- 制(19811)
- 理论(19797)
- 地方(19601)
- 易(19401)
- 农业(19173)
- 技术(17390)
- 务(17022)
- 财务(16947)
- 财务管理(16909)
- 银(16795)
- 银行(16762)
- 和(16069)
- 环境(15993)
- 机构
- 大学(385128)
- 学院(382206)
- 管理(150766)
- 济(149277)
- 经济(145850)
- 理学(130961)
- 理学院(129517)
- 管理学(127216)
- 管理学院(126488)
- 研究(124521)
- 中国(89641)
- 京(81803)
- 科学(74540)
- 财(70825)
- 所(60343)
- 范(57550)
- 师范(57165)
- 财经(56856)
- 中心(56636)
- 江(55270)
- 研究所(54835)
- 农(54045)
- 业大(53058)
- 北京(52223)
- 经(51736)
- 师范大学(46407)
- 院(45513)
- 州(44978)
- 经济学(44558)
- 财经大学(42419)
- 基金
- 项目(257845)
- 科学(204291)
- 研究(196827)
- 基金(184949)
- 家(158621)
- 国家(157194)
- 科学基金(135746)
- 社会(121933)
- 社会科(115385)
- 社会科学(115357)
- 省(100630)
- 基金项目(97704)
- 教育(96140)
- 自然(86705)
- 划(85887)
- 自然科(84642)
- 自然科学(84621)
- 编号(83597)
- 自然科学基金(83065)
- 资助(76288)
- 成果(69649)
- 部(58851)
- 课题(58411)
- 重点(57877)
- 发(55458)
- 创(53491)
- 项目编号(51543)
- 教育部(51423)
- 人文(49793)
- 创新(49617)
- 期刊
- 济(158886)
- 经济(158886)
- 研究(120692)
- 中国(72102)
- 教育(67290)
- 管理(53959)
- 学报(53617)
- 财(52192)
- 科学(50265)
- 农(48369)
- 大学(42675)
- 学学(38851)
- 技术(36787)
- 农业(33858)
- 融(32658)
- 金融(32658)
- 业经(27555)
- 财经(26969)
- 经济研究(25492)
- 经(23030)
- 问题(21152)
- 图书(19643)
- 理论(18558)
- 技术经济(17561)
- 职业(17129)
- 实践(17056)
- 践(17056)
- 商业(16925)
- 科技(16900)
- 现代(16665)
共检索到555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萃 赵培强 苏竣
本文以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文献的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重点探究了教育政策工具在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中的阶段特点、作用和不足,并提出了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完善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政策工具 量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政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理性工具。但由于其是在现实条件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目标,所以难以规避政策工具运用的"有限理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采用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存在能力限度、效率限度和可持续性限度。为了更好地超越其限度,未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应至少实现政策工具使用从"过溢"向"均衡"转变、运用自愿性政策工具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和政策制定的"即时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刘宝存
长期以来,由于受语言的限制,许多少数族裔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远远落后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了帮助英语水平有限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首个《双语教育法》。虽然到20世纪初该法案最终取消,但相关政策为推动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政策变迁过程来看,政治力量介入使得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从政策价值取向来看,由于政策决策者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态度转变,导致美国双语政策价值取向由"语言是权利"和"语言是资源"走向"语言是问题";从政策执行过程来看,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学区的自身能力建设。
关键词:
美国 双语教育 政策 少数民族语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佳胜 宋肖肖
在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教育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根据社区教育政策工具、社区教育政策发展要素及政策工具使用时间序列构建了社区教育政策三维分析框架,通过对所选的社区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对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的分配存在差异性,能力建设工具占据主导地位;权威工具中法律支撑不足,激励工具内容单一;政策工具分布与教育发展要素配置的变化整体上符合社区教育政策发展趋势。为推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组织结构,提高政策工具与内容的适配性;完善权威工具法律支撑,补齐激励工具内容短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推行双语教育是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基本政策。我国政府不仅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基本政策,而且在各类专门法中也相应地规定了双语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双语教育有法可依。如何根据《宪法》之根本规定,积极有效地依法推进我国双语教育的政策和模式,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依法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宪法》之相关规定,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因语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其次,在处理好《宪法》与国家专门法、国家政策、自治地方条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族教育的法律、政策与条例相互一致,相互促进;再次,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科学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的政策实施,积极稳妥地推动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泽林
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类型主要有"U-S"合作型、对口支援型、考级培训型、"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型、"集中学习+统筹实习"型。在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把握好"双语教师培训≠HSK等级考试"、"双语教师培训≠第二语言学习"、"双语教师培训≠知识+汉语培训"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政策制定中,要加强双语教师培训的立法,制定双语教师资格的国家标准,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双语教师培养机制,创新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双语教师培训队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 培训 政策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饶玉婕 魏立君 许世建
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政策工具—实习过程”视角,选取2005-2022年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有关的国家政策文本,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采用Rothwell和Zegveld模型,构建二维分析框架模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工具维度下,供给型政策工具注重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资金支持弱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缺乏操作性细则;需求型政策工具缺乏,需要扩大实习考核和实习组织要素的政策供给。实习过程维度下,实习组织政策缺乏企业选定标准等细则,实习管理政策缺乏互动交流工具,实习考核政策关注度低。基于此,建议提升实习政策工具的内容适应性,强化实习组织要素政策细化,完善实习过程互动交流,扩大实习考核的政策供给。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生实习 政策工具 政策优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俊 卢政婷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予以保障与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政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学前教育政策 成就 问题 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浩东 何玥莹
在政策工具视角下,将我国十八大以来出台的51份流通产业政策作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构建了政策工具和政策导向两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政策工具从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个维度,政策导向从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流通领域产业政策中,政策工具的使用和政策导向的应用均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偏好使用环境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内部各维度使用不均衡、政策工具使用和政策导向匹配不均衡等方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政策工具与政策导向二维融合的策略建议,为政府政策制定与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关键词:
流通业 产业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导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刘海健
当前是双语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双语教育的地位、目标和经费保障都有清晰的表述,我国已建立起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但是,在双语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对政策法规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对双语教育中学习与教学规律的研究严重滞后,成为制约双语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落实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的宪法规定,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是双语教育的政策基础;转变双语教育研究范式,关注课堂中具体语言的双语教学研究,是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前提;变革民族教育学校体系,鼓励民汉合校,创新双语教育机制,是双语教育改革的路径;制定双语教育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师资水平,...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政策法规 教学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翟燕霞 石培华
健康旅游政策文件的内容是健康旅游的"晴雨表",也是政府关注度的"显示器",研究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概况与发展脉络有助于发现市场需求和政策供给的缝隙。文章以27份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文本为样本,借助质性软件NVivo,运用内容分析法,按照二维分析框架构建、词频统计分析、政策工具编码等步骤,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健康中国"战略两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文本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多,弱化了资金支持;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不均匀,缺乏操作性细则;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缺乏,倚重市场塑造。最后,从全面运用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政策工具、注重基本政策工具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整合、建立健全健康旅游产业政策体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翟燕霞 石培华
健康旅游政策文件的内容是健康旅游的"晴雨表",也是政府关注度的"显示器",研究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概况与发展脉络有助于发现市场需求和政策供给的缝隙。文章以27份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文本为样本,借助质性软件NVivo,运用内容分析法,按照二维分析框架构建、词频统计分析、政策工具编码等步骤,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健康中国"战略两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旅游产业政策文本中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多,弱化了资金支持;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不均匀,缺乏操作性细则;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缺乏,倚重市场塑造。最后,从全面运用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政策工具、注重基本政策工具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整合、建立健全健康旅游产业政策体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黄凯丽 赵频
[目的/意义]目前对于"一带一路"已有多角度的解读,但缺乏国家层面整体政策的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文本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解决当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在整体方面对政策文本形式、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涉及领域和政策年度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在具体方面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角度对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进行特征分析与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得出目前处于政策规模化发展阶段;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但缺乏针对性;政策工具的使用符合一般规律但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晓帆 郝亮 秦海波 苏利阳 刘卓男
研究目的: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耕地生态管护政策文本,探讨其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影响领域,为耕地生态管护政策的优化提供支持。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构建基于政策工具和影响领域的分析框架,通过编码统计,分析中国耕地生态管护相关政策。研究结果:(1)2014年以来,耕地生态管护相关政策数量集中式增长,但政策类别和等级结构并不合理;(2)能力建设工具及象征和劝诫工具运用过多,激励工具、权威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需要加强;(3)社会和环境领域的政策工具数量远低于经济领域,亟待加强供给和调整优化。研究结论:耕地生态管护政策应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政策类别、等级、工具和影响领域的优化,以提高政策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禹辰 郭若涵 宋奕洵 卢小宾
[目的 /意义]以粤苏浙鲁四省为例,分析其科技人才政策,有助于为其及其他省市优化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方法 /过程]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已有研究构建“政策工具—科技人才开发”二维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对2002—2021年间粤苏浙鲁四省颁布的134份科技人才政策文本展开量化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结果 /结论 ]四省科技人才政策在“政策工具”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且其内部结构不平衡;对于“科技人才开发”要素虽均有覆盖,但重视程度不一;“科技人才开发”与“政策工具”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匹配性。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适当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有效优化三大类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全面规制科技人才开发要素及内容,合理评估政策工具与科技人才开发之间的适配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