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6)
2023(4805)
2022(4299)
2021(4063)
2020(3369)
2019(7778)
2018(7520)
2017(15695)
2016(8448)
2015(9312)
2014(9253)
2013(9019)
2012(8529)
2011(7674)
2010(7894)
2009(7174)
2008(6814)
2007(6090)
2006(5452)
2005(4665)
作者
(21778)
(18138)
(18136)
(17426)
(11708)
(8405)
(8276)
(7003)
(6860)
(6578)
(6060)
(5852)
(5725)
(5681)
(5677)
(5610)
(5460)
(5447)
(5317)
(5225)
(4447)
(4353)
(4303)
(4256)
(4203)
(4156)
(3965)
(3792)
(3596)
(3520)
学科
(33597)
经济(33569)
管理(24500)
(23890)
(18059)
企业(18059)
方法(15686)
数学(14572)
数学方法(14405)
(11611)
(9928)
中国(9663)
(8112)
贸易(8110)
(7954)
(7893)
农业(7269)
(7268)
地方(6729)
业经(6648)
(5934)
银行(5934)
及其(5696)
(5696)
政策(5389)
(5349)
财务(5336)
财务管理(5324)
(5155)
(5111)
机构
学院(115462)
大学(113922)
(53754)
经济(52672)
管理(47656)
理学(40940)
理学院(40581)
管理学(40060)
管理学院(39820)
研究(37522)
中国(29502)
(26047)
(22770)
财经(20104)
科学(19776)
(18325)
中心(17985)
(17577)
(17574)
经济学(16740)
(16370)
研究所(15668)
经济学院(15237)
财经大学(14848)
业大(14589)
(14548)
师范(14474)
北京(14280)
(13646)
(13453)
基金
项目(74431)
科学(59809)
研究(59090)
基金(54499)
(45526)
国家(45126)
科学基金(39442)
社会(37974)
社会科(36095)
社会科学(36086)
(28367)
基金项目(28341)
教育(27202)
编号(25090)
(23884)
自然(23824)
自然科(23257)
自然科学(23249)
自然科学基金(22846)
资助(22510)
成果(20695)
(17707)
(16914)
课题(16870)
重点(16314)
(15646)
教育部(15596)
人文(15517)
国家社会(15435)
(15314)
期刊
(58638)
经济(58638)
研究(36800)
中国(20338)
(18813)
管理(16745)
(14807)
(14092)
金融(14092)
科学(12674)
教育(12194)
学报(11826)
技术(10296)
业经(10136)
大学(10010)
农业(9970)
经济研究(9663)
财经(9645)
学学(9376)
(8281)
问题(8041)
(7205)
理论(6580)
技术经济(6063)
国际(6012)
实践(6002)
(6002)
商业(5560)
现代(5456)
经济问题(5145)
共检索到172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昌赫  翟铁民  王荣荣  邹长青  季惠斌  
目的:分析我国各省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发现政策工具在选择和构建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期为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编码分类,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确定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24份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工具单元分析整理,各省综合运用了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类政策工具,占比分别为55.33%、17.13%和27.54%。结论:我国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工具以供给型为主,应当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加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优化各类型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  李月琳  章小童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现有健康信息政策,揭示健康信息政策主要内容以及主题分布特征,为解读健康信息相关政策提供参考,进而为未来政策文件制定、优化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框架下相关政策中有关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识别政策文本中信息政策所在的主要领域和主题,收集主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并通过开放编码和主题词共现网络的方法分析这些政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政策广泛存在于与健康相关的多个领域,其主题相对聚焦;健康信息核心话语体系包括提供信息、信息平台、信息质量、信息化等14个主题词,反映了具体的政策内容,包括注重健康信息采集、规范健康信息资源管理、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亚孔  方鹏骞  张霄艳  
目前我国医疗救助政策旨在减轻贫困人群医疗费用负担,无法有效解决健康贫困问题,缺乏健康能力者难以彻底摆脱贫困。健康贫困往往成为公民收入贫困的直接原因,阻碍了公民健康权的实现,加大了到2020年实现扶贫目标的难度。而医疗救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承担兜底的政策角色,因此针对健康贫困的政策设计可同医疗救助制度衔接起来。鉴于此,医疗救助政策目标应转型为减轻医疗负担与提升健康脱贫能力并重,从完备制度体系、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重视健康教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四个方面,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实现,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顽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梦颖  窦红莉  刘艳红  李勇  
目的是探讨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是利用文献搜索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对当前国内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互联网医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结果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患者的医疗需求增长、技术的快速发展等条件下互联网医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目前存在医疗服务公平性、分级诊疗困难、医疗安全缺乏监管等问题。结论是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互联网医院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了新型的服务方式,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庭婷   张苏娟   李亚迪   花园园   姜军  
以我国2010年至2023年间颁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简称“全咨”)相关政策作为样本,基于样本查找、筛选、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和文本量化分析的逻辑,从政策工具理论角度构建全咨政策工具-参与主体的二维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全咨政策发展的特征。研究发现,全咨政策主要以环境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为主,供给型工具相对欠缺;从参与主体来看,现存政策对于政府、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参与度涉及更多。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度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频率、完善既有全咨市场激励机制、加大对全咨相关的科研项目投入等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阿娜  车越  杨凯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0~15年中外文献中有影响力的36个河流健康概念进行分析,经过样本选取、指标提取、量化处理等过程提炼出最频繁出现的能代表其内涵的6个标准,即:维持结构完整性、自然生态功能发挥、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处于良好状态、河流管理工具和目标、建立河流基准状态。基于此,对河流健康概念进行了重新架构: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生态系统特定的良好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基准状态以及河流管理的目标,在这一状态下,河流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自然生态功能,并满足人类社会合理需求,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30个有关河流健康表征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文献进行分析,识别生物指标、水质参数、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光辉  
随着互联网时代交通产业链的重构和生态圈的再造,传统产业形态被颠覆,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交通服务就是以联程联运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为引领,以个性化、多样化运输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及时应用为特点,对传统交通服务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全新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从我国交通服务发展历程、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类型以及国外"互联网+"交通服务所处的阶段看,我国交通服务正在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阶段向"互联网+交通"的方向演进,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更快、更便捷、更舒适、更低价的要求。当前,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政策的重点在于运用"互联网+"理念,审视、研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虞铭明  张迺英  李月娥  
随着数据的可获得,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价值逐渐显现,然而对之如何分析、分析的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成了主要问题。本文先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4V特征入手,分析了要面对的具体挑战,然后对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过程和新技术进行阐述,提出采用分布式数据系统和搭建Hadoop平台等的方法来应对挑战;还讨论了在医疗健康领域如何获得三种技术分析即描述分析、预测分析、规范分析。最后,文章评述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为精准医疗和预防的决策提供支持、为精准的公共卫生及医疗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小刚  
通过三种途径收集到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双创"政策90份,相关部委发布的"双创"政策288份。设计"双创"政策分析单元编码表,运用类型化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双创"政策的文本内容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双创"政策尚处起步阶段,政策工具对创新创业不同周期阶段的作用不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稍有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不足。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成熟的制度化政策,相关部委从微观层面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强促进创新与创业融合发展政策工具的使用,针对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和发展阶段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全面运用综合性的政策工具,着力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翾  彭迪云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引发其发展价值和监管变革之争,政府已明确表态要促进其健康发展。美国是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者和领导者,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政策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美国监管机构推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其特点,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监管机构应当树立软性治理思维、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宗旨、做好法律框架系统设计、明确分类分业监管主体、实施监管机构协同作业、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奕全  李恩平  薛亚军  
医疗众包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新兴代表已获得学界广泛关注,但以医疗众包平台为服务创新主体的商业模式研究尚未开展。本文基于平台画布模型对医疗众包平台中核心交互、工具与服务、变现3个界面的全面阐述分析,分别揭示其在用户交互循环畅通、创新激活与价值创造、交易主体收益变现上的商业运作机制。选取CrowdMed作为案例,验证医疗众包平台在帮助需求用户价值获取的同时实现自身收益变现的可实践性。研究展现了医疗众包模式由传统线性价值链过渡至平台价值矩阵的路径过程,为医疗众包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分析框架,并给国内互联网医疗务创新平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国营   张需  
医保待遇提高有利于分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但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也可能抵消这一效应,使得参保者总自付医疗费用无显著降低。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和2018年数据,以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医保待遇变化对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以及自付医疗费用能否代表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实证研究发现:健康扶贫对贫困户群体总自付医疗费用没有显著影响,住院自付费用的增加抵消了贫困户群体门诊自付费用的下降;健康扶贫降低了贫困户群体自付比例,影响了他们的就医行为,导致总医疗费用增加;第三,仅使用自付医疗费用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扶贫对自付医疗费用无显著影响,不代表健康扶贫没有发挥作用。健康扶贫对贫困户群体就医行为的影响,本身就是疾病经济负担降低的反映,是政策的应有之义。健康扶贫在增加贫困户群体医疗服务利用的同时,对总自付医疗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无显著影响,这是贫困户根据自身预算约束做出的理性选择,符合健康扶贫的政策目标。因此,在医保政策评估中,要统筹考虑自付医疗费用和总医疗费用的变化,避免低估医保的政策效果,同时,应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贫困户及贫困边缘群体医疗保障需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嘉茵  贠晓哲  
选取2011年至今的我国互联网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总分总的分析框架,从政策的总体发展趋势、主体、主题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政策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出我国互联网金融政策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创新源于一线、我国互联网金融政策恰逢其时等结论;同时结合现有的政策对监管层、互联网金融主体、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苑莹  许章塬  杨培贤  陈燊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依托健康而存在,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针对健康发布的政策,对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但作为新兴“互联网+”行业,存在各方面的发展阻碍。文章通过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之下的健康管理服务做出分析与建议,从而助力于健康管理服务行业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钰华  袁勇志  
为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规律,选取深圳市、苏州市和沈阳市的创新人才政策文本,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系统失灵"两个视角,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并与3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与区域创新现状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区域创新人才政策与人才发展、区域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创新人才政策的总量、政策工具的类别与组合、人才多样性、机构多样性以及系统互动度等指标与区域人才发展、区域创新绩效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