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5)
- 2023(15695)
- 2022(13699)
- 2021(12820)
- 2020(10647)
- 2019(24499)
- 2018(24124)
- 2017(47315)
- 2016(25726)
- 2015(28737)
- 2014(28615)
- 2013(27921)
- 2012(25792)
- 2011(23128)
- 2010(22836)
- 2009(20467)
- 2008(19501)
- 2007(16846)
- 2006(14657)
- 2005(12498)
- 学科
- 济(97902)
- 经济(97793)
- 管理(75900)
- 业(69970)
- 企(58128)
- 企业(58128)
- 方法(47001)
- 数学(41246)
- 数学方法(40641)
- 农(27395)
- 财(26718)
- 中国(25171)
- 学(22669)
- 业经(21601)
- 地方(19289)
- 环境(18763)
- 农业(18253)
- 贸(18105)
- 贸易(18100)
- 易(17598)
- 制(17184)
- 务(16960)
- 财务(16886)
- 财务管理(16848)
- 理论(16486)
- 和(16305)
- 企业财务(15997)
- 技术(15612)
- 划(15159)
- 策(14865)
- 机构
- 大学(355692)
- 学院(355198)
- 管理(142591)
- 济(139985)
- 经济(136945)
- 理学(124213)
- 理学院(122897)
- 管理学(120569)
- 管理学院(119964)
- 研究(118762)
- 中国(86988)
- 科学(75194)
- 京(75089)
- 财(63988)
- 农(60163)
- 所(58930)
- 业大(55813)
- 中心(54301)
- 研究所(54061)
- 财经(51428)
- 江(51185)
- 农业(47405)
- 经(46954)
- 北京(46749)
- 范(46282)
- 师范(45760)
- 院(44175)
- 经济学(41384)
- 州(41244)
- 财经大学(38451)
- 基金
- 项目(251456)
- 科学(197450)
- 基金(182506)
- 研究(181941)
- 家(160130)
- 国家(158831)
- 科学基金(136321)
- 社会(112922)
- 社会科(106990)
- 社会科学(106961)
- 省(98431)
- 基金项目(96585)
- 自然(90918)
- 自然科(88753)
- 自然科学(88727)
- 自然科学基金(87118)
- 教育(83775)
- 划(83487)
- 资助(75794)
- 编号(74252)
- 成果(59160)
- 重点(56489)
- 部(55273)
- 发(53772)
- 创(52275)
- 课题(50873)
- 创新(48782)
- 科研(48755)
- 教育部(47092)
- 大学(46668)
- 期刊
- 济(147372)
- 经济(147372)
- 研究(101777)
- 中国(63213)
- 学报(58564)
- 农(53576)
- 科学(53325)
- 管理(51541)
- 财(47962)
- 大学(44499)
- 学学(42029)
- 教育(39172)
- 农业(37346)
- 技术(31477)
- 融(29136)
- 金融(29136)
- 业经(24799)
- 财经(24061)
- 经济研究(23587)
- 经(20525)
- 问题(18977)
- 业(18879)
- 图书(18089)
- 科技(17347)
- 理论(16841)
- 版(16809)
- 技术经济(16796)
- 实践(15527)
- 践(15527)
- 现代(15521)
共检索到506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周朦朦 张运梅
梳理和分析我国出台的碳减排相关政策,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两个维度来构建碳减排政策分析框架,全面细致地揭示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运行情况,剖析碳减排政策的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我国碳减排政策分为萌芽期(2007—2013年)、初步发展期(2014—2018年)和快速发展期(2019年至今)3个发展阶段;我国碳减排政策发文以单部门为主,其中生态环境部发挥中坚力量,缺乏部门间的合作;我国碳减排政策类型以通知、办法为主,权威性较强的法律法规相对欠缺,政策平均效力有待提升;我国碳减排政策的政策工具更倾向于使用命令控制手段,主要聚焦于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目标规划和碳交易平台建设3个方面;我国碳减排政策目标着重于完善碳交易市场、数量控制和促进能源结构变动3个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闫婷
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是乡村振兴财政政策发挥成效的有力体现,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支撑。本文选取63份中央级别财政政策文本为样本,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战略目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华
"30·60"碳排放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利用GTAP-E模型,设置发达经济体仅对自身征收碳税、发达经济体对自身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以及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四种政策情景,分析不同减排政策下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居民福利和碳排放影响,据此探讨中国主动采取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在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容易造成"双损"局面,不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政策;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造成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大幅下降,经济持续衰退,不能有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会使全球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且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下降幅度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是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有效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萃 赵培强 苏竣
本文以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文献的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重点探究了教育政策工具在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中的阶段特点、作用和不足,并提出了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完善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政策工具 量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立祥 汤静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基于行政的命令控制手段,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文章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命令控制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为判断哪个政策更适合在中国未来使用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表现最为优秀,碳税表现良好,命令控制手段的结果不太理想。最后,结合PMC指数模型的具体指标对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兴 张振华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政策 政策力度 政策目标 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双志
构建适切的培训政策是有序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前提。以各级政府公开颁布的16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分析对象,遵循"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主体梳理、工具分类、目标厘定、内容编码、统计描述等技术手段将当前培训政策的内在行动机理予以完整呈现。研究发现,就政策主体而言,人社部门一家独大,成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主要推动者;从政策工具来说,市场激励型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命令控制型工具,而自愿参与型和舆论引导型工具的使用相对不足;就政策目标而言,对培训管理规范化关注最多,其次是培训资源市场化与培训载体多元化,而对培训对象普惠化和培训形式多样化的关注比较少。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优化政策主体构成,形成部门协同治理;丰富政策工具选择,活跃技能培训市场;厘清政策目标定位,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彬 冯柏
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进一步扩容。文章分析介绍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历程、工具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碳减排领域,降低经营成本、优化业务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震 卢春天
基于政策制定的前端视角,构建我国加入UNFCC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碳减排相关政策文本数据库,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15项单项碳减排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15项政策中,完美级1项、优秀级6项、可接受级8项,无不良等级政策,但存在政策功能不足、激励保障欠缺、效力级别较低、受众客体单一及作用层面有限等突出问题。对此,从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加强系统协作谋划、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先进制度及全民低碳参与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碳减排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宏起 李婧媛 李玥
[目的/意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双创"政策是实现创新创业目标的关键因素。[方法/过程]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将定性内容定量化,基于政策工具、"双创"过程及"双创"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政策分析框架。[结果/结论]以2015年至今政府提出的53项"双创"政策作为样本,应用三维框架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双创"政策的制定应提高稳定性和针对性,以及避免政策工具过溢及缺失等结论,为"双创"政策未来制定与优化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有效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磊
2009年11月,中国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之上将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对于中国以及全球抵御气候变化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分析我国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梳理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制定和实施的能源政策,并结合情景分析预测了我国能否达到既定的碳排放强度削减目标。结果表明,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是乐观的,但仍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国下一阶段的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即加大科技支出,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应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能源政策 经济发展 情景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政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理性工具。但由于其是在现实条件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目标,所以难以规避政策工具运用的"有限理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采用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存在能力限度、效率限度和可持续性限度。为了更好地超越其限度,未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应至少实现政策工具使用从"过溢"向"均衡"转变、运用自愿性政策工具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和政策制定的"即时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黄凯丽 赵频
[目的/意义]目前对于"一带一路"已有多角度的解读,但缺乏国家层面整体政策的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文本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解决当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在整体方面对政策文本形式、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涉及领域和政策年度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在具体方面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角度对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进行特征分析与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得出目前处于政策规模化发展阶段;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但缺乏针对性;政策工具的使用符合一般规律但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军军 王高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健康促进政策是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能否客观理性制定出慢性病健康促进政策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因素。文章以2010—2018年慢性病健康促进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慢性病预防类型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进行单元编码、频数统计与维度分析,深刻剖析我国慢性病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未来我国慢性病健康促进政策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促进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