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8)
- 2023(14197)
- 2022(12368)
- 2021(11680)
- 2020(9786)
- 2019(22702)
- 2018(22369)
- 2017(43952)
- 2016(23342)
- 2015(26170)
- 2014(25997)
- 2013(25285)
- 2012(22928)
- 2011(20454)
- 2010(19966)
- 2009(18212)
- 2008(17608)
- 2007(14950)
- 2006(12685)
- 2005(10904)
- 学科
- 济(92539)
- 经济(92436)
- 管理(68044)
- 业(67715)
- 企(56233)
- 企业(56233)
- 方法(47980)
- 数学(41751)
- 数学方法(41197)
- 财(25046)
- 中国(24395)
- 农(23079)
- 业经(20437)
- 学(19667)
- 理论(17630)
- 务(17039)
- 财务(16970)
- 财务管理(16937)
- 地方(16650)
- 制(16319)
- 企业财务(16126)
- 贸(15651)
- 贸易(15644)
- 农业(15552)
- 易(15186)
- 银(15058)
- 银行(15024)
- 和(14862)
- 融(14499)
- 金融(14497)
- 机构
- 大学(327123)
- 学院(324041)
- 管理(134894)
- 济(129466)
- 经济(126788)
- 理学(118145)
- 理学院(116953)
- 管理学(114827)
- 管理学院(114246)
- 研究(99613)
- 中国(76671)
- 京(67573)
- 科学(61394)
- 财(60535)
- 财经(49759)
- 业大(47289)
- 所(47175)
- 中心(46399)
- 农(46338)
- 经(45508)
- 江(43946)
- 研究所(43448)
- 北京(42012)
- 范(41169)
- 师范(40801)
- 经济学(39951)
- 财经大学(37726)
- 院(36664)
- 农业(36262)
- 州(36225)
- 基金
- 项目(230750)
- 科学(182719)
- 基金(169886)
- 研究(168723)
- 家(146645)
- 国家(145481)
- 科学基金(127076)
- 社会(107626)
- 社会科(101986)
- 社会科学(101960)
- 基金项目(90546)
- 省(88772)
- 自然(83333)
- 自然科(81405)
- 自然科学(81387)
- 自然科学基金(79899)
- 教育(77894)
- 划(74605)
- 资助(70182)
- 编号(68706)
- 成果(53950)
- 部(51301)
- 重点(50805)
- 创(48076)
- 发(47414)
- 课题(45727)
- 创新(44780)
- 教育部(44753)
- 科研(44469)
- 国家社会(44279)
- 期刊
- 济(130900)
- 经济(130900)
- 研究(93478)
- 中国(52748)
- 学报(48996)
- 管理(47179)
- 财(45815)
- 科学(45625)
- 农(40627)
- 大学(38323)
- 学学(36243)
- 教育(32988)
- 融(28770)
- 金融(28770)
- 农业(28500)
- 技术(28245)
- 财经(24041)
- 经济研究(21212)
- 业经(21094)
- 经(20423)
- 问题(16932)
- 理论(16252)
- 图书(15599)
- 技术经济(15500)
- 科技(15123)
- 实践(15000)
- 践(15000)
- 版(14538)
- 现代(14054)
- 业(13999)
共检索到44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牛晓健
在众多研究资本外逃的理论文献中 ,本文以政治风险为脉络 ,回顾了国外理论界基于政治风险的资本外逃研究的三个阶段 ,分别对早期定性的研究成果 ,近期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方法对政治风险与资本外逃的研究成果 ,以及最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资本外逃与政治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回顾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经济学的方法论的演变 ,本文在对有关理论综述的同时进行了相关的评论 ,以期为国内学者研究资本外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方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昊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资本外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资本外逃的实质和发生原因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以伊格.沃尔特提出的对资本外逃的认识为基础,首先确定了资本外逃的实质,然后着重以资产组合理论作为分析思路,在投资者反应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引起资本外逃原因的局部均衡模型,目的是得出资本外逃发生的一般原因和资本外流成为资本外逃的条件。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反应函数 外生变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峰
Sincethereformandopen -doorpolicywascarriedout,Chinahasbeenimportingcapitalaggres sivelytospurtherapideconomicgrowth.From1979totheendof1998,thegrandtotalofforeign capitalactuallyusedamountedtoUS$406.9bn,andsince1993,Chinahasbeen,insuccessive6years, thesecondlargestcountry,onlysecondtoAmerica,int...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晓霞 陶然峰
一、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是解释投资行为最传统的理论之一。资本外逃作为投资者国际投资组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具有“趋利避险”的主要特征,因此有很多经济学家用资产组合理论来解释资本外逃现象。它的基本原理是:一国居民在一定风险条件约束下最大化其预期收益,或者在一定预期收益条件下最小化其风险水平,即:居民在风险和回报之间进行取舍,将其总财富在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资本外逃)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牛晓健
根据格雷戈里关于经济体制的四种属性和刘国光对经济体制的“五分法”,本文研究了转轨经济中普遍发生的资本外逃问题。由于转轨经济的现实同科斯定理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存在巨大差异,较高的交易成本、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产权未被很好的界定,使得经济转轨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经济转轨的成本之一,资本外逃抑制了转轨经济的正常增长,丧失了大量的税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本文分析了转轨国家资本外逃的现状和规模,揭示了资本外逃对于转轨国家的负面效应,从体制转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转轨国家出现资本外逃的原因,并就如何防范、减少资本外逃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资本外逃 结构法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凤娟
资本外逃是一种不正常的资本流动。随着国际资本的频繁移动 ,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资本外逃现象。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 ,尤其是 90年代下半期也出现了较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资本外逃的一般动机是出于预防货币风险 ,我国的资本外逃虽然也存在这样的动机。然而 ,我国的资本外逃在原因和方式上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对于有效控制资本外逃 ,我国政府的明智选择应该是以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信心为主。同时 ,逐渐放松管制 ,完善法律和监管环境 ,并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关键词:
资本外流 资本外逃 假报货值 国民待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文兵
一、中国的资本流动之“谜”经典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与外汇短缺,资本/劳动的比率较低,使得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较高,从而吸引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①。1979—1997年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3483亿美元,并自1993年起已连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晓健 姜波克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现实,重新界定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内涵,并对中国的资本外逃进行分类,探索了中国现阶段资本外逃的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了资本外逃所采用的方式和具体途径,通过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找出了资本外逃存在的现实依据,提出了治理资本外逃的对策建议:(1)切断资本外逃的渠道,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地下外汇黑市;(2)对异常的资本流动建立金融监管的“防火墙”;(3)追缴境外的外逃资本。
关键词:
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清河
资本外逃(Caital Flight)亦称资本转移或资本逃避。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稳定状况和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广义定义是指“生产资源由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即指一切贫国向富国的生产资源(包括资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流失现象。狭义定义是指那种为规避风险或当局管制而出现的“非正常资本外流”。即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出现的“非正常资本外流”,它是各国货币当局明文禁止的资本流出活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中国的跨境资本近期出现大规模流出,但目前尚没有关于资本外逃的官方统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各个项目的头寸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间接推测中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及其规模大小。根据统计数据,累计的经常项目顺差和海外净资产增加额之间的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缺口。其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净输出之间的缺口,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其二是从资本净输出到海外净资产形成之间的缺口。本文分析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误差与遗漏账户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与汇率预期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外逃的规模和方向。此外,尽管一些跨境资本是通过正规渠道合法流出,但是在海外的资金可能以各种形式逃避监管,没有形成海外资产累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资本外逃,这种政策完全正确。但是,资本外逃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中国经济体制、金融体系和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龙才 张吉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断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中国的跨境资本近期出现大规模流出,但目前尚没有关于资本外逃的官方统计。本文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各个项目的头寸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间接推测中国是否存在资本外逃及其规模大小。根据统计数据,累计的经常项目顺差和海外净资产增加额之间的缺口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缺口。其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净输出之间的缺口,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误差与遗漏"。其二是从资本净输出到海外净资产形成之间的缺口。本文分析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误差与遗漏账户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与汇率预期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本文在简介资本外逃概念及其测算模型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认为 ,90年代以来 ,中国已经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其中 ,1987~1997年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三个特点 :1.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外逃数额大、并且日益扩增 ;3.资本大量外逃与外资大量流入并存。同时本文分析了造成内外资反向流动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关键词:
资本外逃 外资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