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8)
- 2023(11772)
- 2022(9830)
- 2021(9482)
- 2020(8024)
- 2019(18512)
- 2018(18300)
- 2017(35253)
- 2016(18570)
- 2015(20370)
- 2014(20134)
- 2013(19464)
- 2012(17298)
- 2011(14923)
- 2010(14636)
- 2009(13413)
- 2008(13251)
- 2007(10767)
- 2006(9179)
- 2005(7785)
- 学科
- 济(69326)
- 经济(69238)
- 管理(60606)
- 业(51985)
- 企(45337)
- 企业(45337)
- 财(35985)
- 方法(33976)
- 数学(30360)
- 数学方法(29987)
- 税(21850)
- 税收(20415)
- 收(20234)
- 中国(19268)
- 农(17760)
- 务(17225)
- 财务(17187)
- 财务管理(17131)
- 财政(17065)
- 制(16543)
- 企业财务(16330)
- 业经(15419)
- 政(14237)
- 地方(13771)
- 体(12229)
- 和(11987)
- 贸(11685)
- 贸易(11677)
- 易(11405)
- 农业(11349)
- 机构
- 学院(240320)
- 大学(240319)
- 济(102736)
- 经济(100927)
- 管理(98974)
- 理学(86451)
- 理学院(85679)
- 管理学(84477)
- 管理学院(83991)
- 研究(74089)
- 财(61974)
- 中国(57126)
- 京(47927)
- 财经(44628)
- 科学(42523)
- 经(40789)
- 中心(35058)
- 江(34962)
- 所(34657)
- 财经大学(33401)
- 经济学(33005)
- 业大(30891)
- 研究所(30737)
- 农(30703)
- 经济学院(30080)
- 北京(29453)
- 范(28981)
- 师范(28747)
- 院(27251)
- 州(26829)
- 基金
- 项目(168112)
- 科学(134814)
- 研究(125702)
- 基金(125467)
- 家(108080)
- 国家(107249)
- 科学基金(94549)
- 社会(83355)
- 社会科(79407)
- 社会科学(79383)
- 基金项目(66526)
- 省(63948)
- 自然(59500)
- 自然科(58135)
- 自然科学(58119)
- 教育(57708)
- 自然科学基金(57067)
- 划(53508)
- 编号(50335)
- 资助(50128)
- 成果(40130)
- 部(38550)
- 重点(37382)
- 国家社会(36124)
- 创(35813)
- 发(35291)
- 教育部(34266)
- 制(33807)
- 人文(33612)
- 创新(33498)
- 期刊
- 济(104335)
- 经济(104335)
- 研究(76344)
- 财(53076)
- 中国(44542)
- 管理(35333)
- 学报(32417)
- 科学(29559)
- 大学(25559)
- 农(25332)
- 学学(23929)
- 教育(22585)
- 财经(21811)
- 技术(20464)
- 融(19079)
- 金融(19079)
- 经(18755)
- 经济研究(18432)
- 务(17514)
- 农业(17204)
- 业经(16254)
- 税(15723)
- 税务(13980)
- 问题(13965)
- 财会(13720)
- 会计(12564)
- 资源(11095)
- 理论(10941)
- 技术经济(10790)
- 统计(10659)
共检索到35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伦 钟毅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指引下,资源税改革被赋予了更多责任。2010年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改增"弱化了地方财力的税制改革背景下,资源税改革引致的地方税增收效应备受关注。本文在考察我国初级资源产品区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税改革对政府间横向及纵向财力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基于促进政府间财力配置格局优化的角度对资源税的进一步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资源税 政府间财力配置 地方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玮
从三个层面对中、德这两个实行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国家的政府间财力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享税收入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政府间划分税收收入的工具,它也具有一定的财政平衡功效;在共享税的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如果中国的共享税收入分配没有考虑横向财政平衡,那么想通过其它手段来实现横向财政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不是所有实行分级财政体制的国家都能够建立横向财政平衡体制的,中国应慎言在对口支援体制基础上建立横向财政平衡制度,对口支援一个可能的改革方向是将其定位为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在共享税模式下,为了实现财政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平衡,中国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应以一般性拨款为主体。
关键词:
政府间财力配置 共享税 横向财政平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桂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改革成果在地区间的分享是不公平的,地区间的发展是不协调的。在这一过程中,财政体制变迁中的政府间财政能力的配置状况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面板数据,从政府间财力配置的角度整体考察财政体制变迁及改革对全国及东、中、西地区经济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继东
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支出责任过重是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矛盾,而以政策性方式调整政府间事权和财力配置关系是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应按照法治化渠道统筹推进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划分以及财力配置的系统性改革。
关键词:
政府事权 财力配置 法治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明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是处理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逻辑起点。《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确立了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同时,事权划分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是处理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逻辑起点。《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确立了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同时,事权划分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波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构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但20年来地方公共服务正常运转的财政需求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满足,省级政府间财力差异不断扩大的势头也未从总体上予以扭转,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不尽合理的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难辞其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程中,我国亟待重新塑造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以推进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性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关键词:
财力分配 地方税 转移支付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晓强 孟艳玲
中央和地方税收划分是处理好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建议从两级政府间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和实现机制出发,重构中央税体系,完善地方税体系,采取税基分享代替税收分成的分配办法,实行适当赋予地方税权和减少政府层级等配套措施,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财政体制。
关键词:
税收划分 税基分享 地方财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徽 周志波 张明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实证研究了资源税改革对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三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但资源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杠杆和调节作用仍有待提高。为更好地发挥税收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清理资源税优惠政策,实施资源税动态税率制度,调整资源税计税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波
一、现行"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市管县体制对增强大中城市实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曾起到过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尹恒 康琳琳 王丽娟
本文运用中国2000多个县级地区1993~2003年的财政数据,借鉴收入分配文献中发展出来的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法,对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到了十分稳健的结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但没有起到均等县级财力的作用,反而拉大了财力差异,特别是在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造成了近一半的县级财力差异;专项补助和税收返还是非均等性最强的转移支付;明确定位在缩小财力差异的各项因素法转移支付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虽然从财政供养人口平均财力的不均等角度看,它们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然而从总人口平均的角度分析,它们是非均等的。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县级财力 不均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冰洋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说明中央政府在选择政府间税收分权形式时,时常面临加强中央财政收入集中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一对矛盾。1994年分税制改革蕴含的政府间税收分权契约变化,是由财政包干制下的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向分税制下分税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转变。这是推动十多年来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且使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分成合同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琛影 田发
我国过多的财政级次与彻底分税制之间存在不相容性,难以在各级政府间合理配置税种,因而需要简化财政体制级次。本文结合政府层级变化趋势,提出推出两项行政体制变革,将政府层级从五级精简为三级,使得政府层级与财政级次对应,并以中央、省、市(县)这三级政府财政为架构,来优化各级政府间税种配置,形成各自的主体税种。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级次 税种配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桂芝 寇铁军
本文以我国横向财力失衡的财政调节效应为视角,采用省级财政收支数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我国各区域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横向财力失衡的调节方向和调节力度呈现多重性、复杂性特征。最后,本文围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定位提升、策略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