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2)
2023(13060)
2022(11209)
2021(10384)
2020(8921)
2019(20517)
2018(20319)
2017(39591)
2016(21163)
2015(24298)
2014(24531)
2013(24010)
2012(21750)
2011(19278)
2010(19046)
2009(17354)
2008(17178)
2007(15439)
2006(12774)
2005(11045)
作者
(59502)
(49671)
(49447)
(47428)
(31389)
(23816)
(22787)
(19525)
(18672)
(17759)
(16726)
(16564)
(15539)
(15488)
(15453)
(15271)
(15158)
(14707)
(14221)
(14166)
(12133)
(12125)
(11977)
(11305)
(11148)
(11070)
(10949)
(10884)
(9962)
(9887)
学科
(90544)
经济(90450)
管理(63545)
(59217)
(49000)
企业(49000)
方法(44031)
数学(39040)
数学方法(38564)
(24798)
(24283)
中国(22439)
业经(20335)
地方(18840)
(16383)
贸易(16377)
(16132)
(15887)
农业(15703)
(15387)
(15103)
财务(15035)
财务管理(14991)
技术(14270)
企业财务(13942)
理论(13886)
(13065)
环境(12904)
产业(12890)
(12150)
机构
学院(302383)
大学(297990)
(125336)
经济(122862)
管理(120709)
理学(105119)
理学院(104061)
管理学(102327)
管理学院(101747)
研究(91809)
中国(68556)
(60678)
(57647)
科学(56219)
(46590)
财经(46511)
(44813)
中心(44709)
(44611)
业大(43867)
(42193)
研究所(40621)
经济学(39251)
(37313)
北京(37135)
师范(36926)
农业(36659)
经济学院(35911)
(35726)
财经大学(34618)
基金
项目(206104)
科学(162875)
研究(151110)
基金(149764)
(129100)
国家(128044)
科学基金(111549)
社会(96651)
社会科(91900)
社会科学(91878)
(82282)
基金项目(79909)
自然(71908)
自然科(70288)
自然科学(70269)
教育(70253)
自然科学基金(68982)
(68019)
编号(61479)
资助(61259)
成果(48167)
重点(46031)
(45777)
(44881)
(43691)
课题(41796)
创新(40795)
国家社会(40074)
科研(39837)
教育部(39766)
期刊
(131053)
经济(131053)
研究(81554)
中国(52032)
(46769)
学报(43280)
管理(42050)
(41102)
科学(40148)
大学(33353)
学学(31574)
技术(30692)
教育(28379)
农业(27884)
业经(23532)
(22838)
金融(22838)
财经(22477)
经济研究(21656)
(19426)
问题(17764)
技术经济(15643)
统计(15639)
商业(15389)
(14858)
(14416)
(14024)
财会(13879)
理论(13878)
图书(13504)
共检索到423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进锋  
阐述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出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结合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面临的"政府困境",最后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守红  蔡海亚  
本文采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物流增加值区位熵波动性显著,物流业集聚程度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总体上呈现集聚化发展倾向。借助主成分回归分析探讨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这7个因素对我国物流业集聚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区位因素,以上7个要素每增长1%,相应的物流业增加值就依次上升0.205%、0.194%、0.192%、0.187%、0.145%、0.057%和0.019%。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温晓丽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从现代物流内涵、特征、形成与演化等相关理论探讨出发,向物流园区发展的具体实践延伸思考。通过分析看出,以供应链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物流园区为重要节点和载体,以产业集聚区的组织方式推动现代物流发展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有利于物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秋艳  房胜飞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区位熵法测度区域物流产业集聚水平,通过计算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物流产业集聚通过发挥其"专业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生产率,在有效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同时,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地区来看,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在3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部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莫佳  李怀政  
借助区位熵衡量物流产业集聚,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够显著,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就如何发展长江经济带区际贸易、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物流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煜  夏恩君  宋剑锋  张斌  
利用扎根理论从实地访谈资料中提取企业从物流产业集聚区获得的资源类型,据此构建了物流产业集聚区资源获取效能的假设结构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资源获取效能与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对企业成长潜力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企业获取政策资源、设施服务资源、声誉资源和管理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政策资源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管理资源的获取在促进企业成长和长远发展方面的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万春  田景仁  刘芸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物流产业集聚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DID估计模型,运用EG指数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进行了分类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的效应要低于东部地区。对此,本文在探讨物流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对构建高速铁路快速物流产业基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杨思思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Wilson模型及隶属度模型对区域城市的物流空间集聚强度及分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物流区位度差异显著;物流产业集聚空间上呈"东强西弱"的局势,分布存在"边缘化"现象;空间集聚分异特征受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和城际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对空间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城际空间距离的冗余则体现一定的负效应。通过构建区域多核"驱动圈"、建立产业转移"边缘区"和推动城市辐射"共轭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缩小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物流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汤国生  
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流服务的经济性,包括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密度经济和频率经济;另一方面是物流服务的柔性,包括物流服务的预知能力、调整能力和应变能力。基于物流园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应将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一个城市只建一个物流产业集群,并构建全国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本文以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区域熵值法,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线性、非线性估计。研究表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存在两个结构变点,变点对应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为1.132、1.394;随着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其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正向影响呈"两头强、中间弱"的U型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何宜庆  
集聚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话题。物流业作为生产活动终端,其产业集聚可带来快速经济效益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显著。笔者在比较六省1990年~2010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集聚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改进模型,得出中部物流与经济关联的产业内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各省物流产业间都存在不匹配的态势。整个中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发展融合仍处于起步及初期加速阶段。综合说来,湖南、安徽为演进较好省份;山西、河南为一般省份;江西和湖北为较差省份。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以物流为主的产业将呈现梯次发展饱和态势,中部各省份急需提前实施产业转型及升级,而转型升级的次序依次较有所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廖莉莉  刘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一些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节点城市正在形成。本文选取2004-2015年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及分位数回归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正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政府支持水平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负效应。根据实证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杰  张克雯  
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一级公路交通枢纽、二级铁路综合枢纽城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必将成为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本文根据七星关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七星关区打造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结合七星关区各方面发展因素,对4种战略组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WO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雄浪  李国平  杨继瑞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靖  
随着物流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单位不断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助推物流效率提升。本文基于2011-2019年10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每提升1%,对应物流效率将提高0.2813%;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将会加强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行业技术资源投入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联动关系,且此联动关系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