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65)
2023(18490)
2022(15802)
2021(14649)
2020(12514)
2019(28559)
2018(28360)
2017(55144)
2016(29735)
2015(33316)
2014(32928)
2013(32482)
2012(29495)
2011(26258)
2010(26305)
2009(24524)
2008(24400)
2007(21556)
2006(18947)
2005(16914)
作者
(83476)
(69617)
(69006)
(65916)
(44433)
(33161)
(31364)
(27299)
(26461)
(24887)
(23631)
(23432)
(21996)
(21910)
(21494)
(21157)
(20709)
(20506)
(19906)
(19828)
(17071)
(17061)
(16813)
(16036)
(15457)
(15452)
(15410)
(15374)
(13860)
(13653)
学科
(122288)
经济(122112)
(107847)
管理(104210)
(96723)
企业(96723)
方法(56200)
数学(45986)
数学方法(45402)
(40867)
(36176)
业经(35225)
中国(29166)
(27944)
财务(27867)
财务管理(27819)
(27428)
企业财务(26460)
农业(24883)
(22370)
技术(22278)
理论(22159)
地方(21164)
(21065)
(20309)
贸易(20299)
(20265)
(20065)
(19679)
(18839)
机构
学院(422750)
大学(421103)
管理(172687)
(170610)
经济(167038)
理学(149261)
理学院(147684)
管理学(145271)
管理学院(144470)
研究(132561)
中国(102062)
(88606)
(84154)
科学(79726)
(66577)
财经(66451)
(64950)
(62708)
业大(61084)
中心(60892)
(60415)
研究所(58353)
北京(55372)
(52283)
师范(51833)
农业(51801)
经济学(51134)
(50016)
财经大学(49326)
(48394)
基金
项目(284014)
科学(225453)
研究(210259)
基金(208410)
(179619)
国家(178057)
科学基金(155419)
社会(134211)
社会科(127166)
社会科学(127133)
(110526)
基金项目(110474)
自然(100637)
自然科(98323)
自然科学(98299)
自然科学基金(96572)
教育(96526)
(91941)
编号(85723)
资助(85190)
成果(68937)
(63255)
重点(62629)
(60620)
(59207)
课题(58018)
创新(56071)
(55570)
国家社会(55203)
教育部(54943)
期刊
(190739)
经济(190739)
研究(123584)
中国(78734)
(69958)
管理(67708)
学报(61520)
(61420)
科学(58432)
大学(48429)
学学(45884)
教育(43010)
农业(42147)
技术(38555)
(36614)
金融(36614)
财经(33386)
业经(32900)
经济研究(29097)
(28560)
问题(24790)
(23637)
技术经济(22023)
财会(20484)
现代(20079)
理论(19847)
(19549)
科技(19350)
商业(19120)
图书(18428)
共检索到619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雯雯  王晓梅  
本文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及"非合理"部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表明: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政府干预强化了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价值的正向激励效应,而低政府干预则强化了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价值的侵害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星  安灵  
相对于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直接利益侵占,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分配密切相关的企业资本配置行为对于公司价值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在简要回顾控制权私有收益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实物投资、R&D投资、存货投资和企业集团所有权结构安排四个方面,回顾和评述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上述资本配置行为影响的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星  万迪昉  
文章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收购与反收购动机。通过构建企业收购与反收购模型,考察了管理者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并购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政府干预补偿了管理者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越有动机进行反收购;如果政府干预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没有反收购动机。模型还发现管理者持股比率、公司规模、自然世界状态均对企业并购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群  李敏  郑杨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主题之一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4年民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探讨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大,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越差;公司治理将弱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负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新宽  
本文通过对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媒体关注与企业控制权私有收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内部控制显著削弱了媒体关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应将媒体治理和内部控制结合等多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玉光  潘昊业  
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大股东谋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行为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2014—2017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支持效应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权性质异质性对于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支持效应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这种正向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发生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魁  
学术界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大多从融资成本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出发进行分析。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这一新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1 567家进行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上市公司再融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变量,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企业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通过1998年~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估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用两个指标来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第一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每股价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第二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溢价总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研究发现,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平均支付的每股溢价达45%,平均总溢价水平达17%。进一步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较高,其他大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能够排他性地享有控制权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萍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往往会给上市公司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效果,而且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控制权私有收益测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提出了该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磊  
现代公司治理的利益冲突突出体现在控制性股东与分散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分析了控制性股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通过攫取私有收益侵害小股东权益的作用机理,指出控制权的获取和维持需要一系列的成本,并从外部控制系统的角度提出应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和控制权市场的建设和健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权私有收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具有阻碍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探索式创新,反之倾向于选择开发式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昭灶  余鹏翼  
控制权转移可以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以及股东财富的变化,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鲜有结合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分析。本文从私有收益视角出发,从事件期的累积超常收益、超常换手率、内幕交易指标、长期购买持有收益以及国有和民营买家超常收益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控股股东通过内幕交易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并未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