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6)
- 2023(20918)
- 2022(17734)
- 2021(16545)
- 2020(13716)
- 2019(31305)
- 2018(30840)
- 2017(59038)
- 2016(31860)
- 2015(35561)
- 2014(35052)
- 2013(34350)
- 2012(31793)
- 2011(28530)
- 2010(28614)
- 2009(26513)
- 2008(24821)
- 2007(21743)
- 2006(19071)
- 2005(16739)
- 学科
- 济(126691)
- 经济(126559)
- 管理(90994)
- 业(85305)
- 企(69338)
- 企业(69338)
- 方法(52629)
- 数学(45557)
- 数学方法(44932)
- 中国(39985)
- 农(36338)
- 地方(33514)
- 财(33220)
- 业经(30070)
- 融(29128)
- 金融(29124)
- 银(28404)
- 银行(28360)
- 行(27319)
- 学(25962)
- 制(25457)
- 农业(24934)
- 贸(22323)
- 贸易(22303)
- 易(21559)
- 环境(21469)
- 理论(21280)
- 务(20375)
- 财务(20286)
- 财务管理(20244)
- 机构
- 学院(434225)
- 大学(432411)
- 济(172024)
- 管理(169676)
- 经济(168089)
- 研究(146947)
- 理学(146207)
- 理学院(144556)
- 管理学(141916)
- 管理学院(141129)
- 中国(114570)
- 京(92396)
- 科学(90817)
- 财(80302)
- 所(72985)
- 农(70779)
- 中心(68960)
- 研究所(66363)
- 江(64694)
- 业大(63997)
- 财经(63429)
- 范(59411)
- 师范(58849)
- 北京(58301)
- 经(57661)
- 农业(54966)
- 院(53901)
- 州(53367)
- 经济学(51713)
- 师范大学(47502)
- 基金
- 项目(298792)
- 科学(234705)
- 研究(220437)
- 基金(214757)
- 家(186573)
- 国家(184974)
- 科学基金(159300)
- 社会(138338)
- 社会科(131012)
- 社会科学(130977)
- 省(118303)
- 基金项目(113925)
- 自然(102845)
- 教育(101444)
- 自然科(100393)
- 自然科学(100369)
- 划(98514)
- 自然科学基金(98504)
- 编号(91426)
- 资助(87816)
- 成果(73404)
- 重点(66930)
- 发(66513)
- 部(64995)
- 课题(62810)
- 创(62178)
- 创新(58006)
- 科研(56839)
- 国家社会(56608)
- 项目编号(55911)
- 期刊
- 济(190905)
- 经济(190905)
- 研究(127670)
- 中国(89290)
- 学报(67189)
- 农(64657)
- 科学(61861)
- 管理(61702)
- 财(61659)
- 教育(51652)
- 大学(51230)
- 融(48303)
- 金融(48303)
- 学学(47869)
- 农业(44445)
- 技术(38722)
- 业经(33039)
- 财经(30152)
- 经济研究(30061)
- 经(25880)
- 图书(24669)
- 问题(24627)
- 业(22977)
- 资源(20923)
- 科技(20476)
- 理论(20262)
- 技术经济(19915)
- 版(19688)
- 现代(19188)
- 商业(19136)
共检索到650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中金融的支持是重要一环。在环境与资源都具有瓶颈约束的山西,如何实现金融支持地方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共赢,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的绿色金融发展刚刚起步,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此要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尽快建立较为系统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源配置,早日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郗雯
本文分析了当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绿色金融促进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山西省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完善山西省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绿色金融 绿色产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军
绿色金融的宗旨是要求各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作为决策时的一项基本考虑,同时评估投融资决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风险和成本整合到银行的日常业务中。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金融业务活动中产生环境污染,通过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关注短期利益的投机。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现代金融体系 运城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淑芬 李妍 王康
[目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农业区域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优化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部分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针对目前主要融资渠道、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及绿色金融支持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和企业大部分均有融资需求,但目前河北省大部分农户和企业并不了解当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相关产品,其中37.5%农村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而85%农户主要通过民间借贷和亲友间无偿借款的融资方式,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涉及较少,导致农村融资渠道受限。[结论]深化企业和农户对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认识和了解、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融资渠道,能够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冬菊
本文将金融机构披露的绿色金融分为国际倡议与绿色服务两种,并使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与国际倡议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金融机构规模、营业范围、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和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绿色服务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营业范围和获利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赤道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及金融机构规模;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机构有关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利江 李永宁 李前锦 高杉 张晓龙 张殷波 高峰
文章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治理三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0年以来,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来看,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波动减小,晋北、晋中和晋南三大区域内各地级市绿色发展均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其中太原和晋中成为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核心区,而阳泉、临汾和运城成为绿色发展的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均不显著,尚未形成明显的绿色发展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3)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是诸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素质、科技创新、外商投资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通过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成为影响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珊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金融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已逐步构建。为了解和分析评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规律,本文将绿色金融功能划分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储蓄投资转化和风险管理四大功能,并在四大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实现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资金融通和储蓄投资转化是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主要体现;资源配置功能尚未完全体现,金融机构对污染行业的退出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融资工具发展缓慢是风险功能实现的重要阻力。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金融功能 因子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未来政府应当有意识地逐步转向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支持绿色投资和绿色金融,着力为绿色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目前环境污染损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从资源消耗型经济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过程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洪武
从河北省绿色发展指数看,部分地区发展效率不高,说明其投入要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地区发展指数不高,说明其投入要素相对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银行易纲行长在2018年
关键词:
河北省 效率指数 僵尸企业 绿色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