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2)
2023(15391)
2022(13287)
2021(12510)
2020(10376)
2019(23917)
2018(23648)
2017(46204)
2016(24762)
2015(27865)
2014(27753)
2013(27205)
2012(24781)
2011(22064)
2010(21917)
2009(19902)
2008(19010)
2007(16617)
2006(14333)
2005(12005)
作者
(68683)
(57557)
(56623)
(54088)
(35982)
(27485)
(25799)
(22671)
(21660)
(20071)
(19486)
(19071)
(17729)
(17712)
(17490)
(17236)
(17206)
(16873)
(16372)
(16108)
(14068)
(13826)
(13775)
(13276)
(12851)
(12755)
(12654)
(12394)
(11511)
(11403)
学科
(100412)
经济(100303)
(73459)
管理(69422)
(52610)
企业(52610)
(51336)
方法(46450)
数学(40221)
数学方法(39689)
农业(34014)
业经(27398)
(24572)
中国(24441)
地方(20598)
(19668)
(17738)
(17659)
贸易(17654)
(17205)
技术(16299)
理论(16024)
环境(15343)
(14951)
(14499)
(14235)
财务(14166)
财务管理(14132)
(13738)
(13417)
机构
学院(345717)
大学(342607)
管理(142043)
(137267)
经济(134390)
理学(124785)
理学院(123530)
管理学(121384)
管理学院(120758)
研究(108557)
中国(81031)
(70764)
(69648)
科学(67913)
(60139)
业大(57002)
农业(53200)
(52354)
中心(51680)
财经(48828)
(48696)
研究所(47916)
(45211)
师范(44844)
(44793)
北京(43424)
经济学(40075)
(39682)
(39142)
经济管理(38843)
基金
项目(245799)
科学(194012)
研究(182113)
基金(178945)
(154635)
国家(153263)
科学基金(132943)
社会(115538)
社会科(109216)
社会科学(109187)
(96670)
基金项目(95765)
自然(85835)
自然科(83785)
自然科学(83764)
教育(82449)
自然科学基金(82230)
(79744)
编号(75892)
资助(72435)
成果(59674)
(54383)
重点(53886)
(52461)
(50997)
课题(50212)
创新(47480)
国家社会(47247)
科研(46838)
教育部(46711)
期刊
(148493)
经济(148493)
研究(94854)
(71154)
中国(61032)
学报(54275)
科学(50463)
农业(48751)
管理(47140)
(44345)
大学(42852)
学学(40693)
教育(35217)
业经(30926)
技术(29772)
(27627)
金融(27627)
财经(22545)
(22533)
经济研究(21039)
问题(21033)
(19157)
(18511)
图书(17423)
科技(17070)
技术经济(16375)
理论(16238)
资源(15715)
现代(15588)
业大(15233)
共检索到484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再新  
在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与传承中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潮,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保护工作现状极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弱化。政府应从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构建多渠道保护模式、重视传承人培育、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家寿  
我国农村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农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的投入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农村土地及其利用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在目前人们的土地价值观仍然是较为单一的经济价值观而缺乏文化价值考虑的情况下,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已经或者正在对农村中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建华  
任何养老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养老,任何养老都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特色。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农村的养老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念有利于维持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却妨碍着现代养老方式———养老社会化的推进。在新时期,必须以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创农村养老的新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秋花  
在当今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民族村寨这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独特文化形式,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业,需要按照历史文化的保护相关制度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农村,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翟建宏  
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在中国博大的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深入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如何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山东省从2009年初开始启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整体改造7800多个村庄,完成农房建设投资2700亿元,230万农户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有力推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志毅  邹唯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梅亮  
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转变,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性金融发展。因此在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的安排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真实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丽霞  宫承涛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和对生命质量的高追求,临终关怀需求大大增加。但是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临终关怀理念尚未被国人广泛接受,尤其是农村地区,适宜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本土临终关怀模式尚在探索中。本文选择山东省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了解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农村留守老年人临终关怀现状的影响,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老人临终关怀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更好地关爱和照护留守老人群体创造条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解丽君  韩忠治  王义杰  
河北省农村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势,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对于促进河北农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经济强省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河北农村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经济强省跨越发展战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超  刘明  
基于陕西D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传统文化活动,包括庙事、社火、红白事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村庄集体认同和行动能力,凝聚村庄社会资本,充实村庄治理资源,而且能构建乡村精英生产机制,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治理结构优化。D村传统文化活动及其治理功能具有以下重要启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当地的社会结构;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民间组织和本土人才保障;现代乡村文化的培育必须根植于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王晓红  
在我国国情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切实加强,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面临多方挑战,而要实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干部素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吉双  衣保中  
在政府主导下,日本20世纪50年代启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与日本同是东亚国家,儒家文化相近、农业状况相似,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相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汲取日本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王宏宝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库区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三峡大坝的维护与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福祉。库区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亦存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制约性因素。加快库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既需要坚持发扬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傅精神"等构成的移民精神,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与全社会的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