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8)
- 2023(14001)
- 2022(12046)
- 2021(11180)
- 2020(9757)
- 2019(22580)
- 2018(22606)
- 2017(44321)
- 2016(23821)
- 2015(27327)
- 2014(27504)
- 2013(27158)
- 2012(25110)
- 2011(22904)
- 2010(23279)
- 2009(21945)
- 2008(21404)
- 2007(19085)
- 2006(16791)
- 2005(15032)
- 学科
- 济(119201)
- 经济(119096)
- 管理(68355)
- 业(64841)
- 方法(52677)
- 企(52167)
- 企业(52167)
- 数学(47470)
- 数学方法(46764)
- 中国(28244)
- 农(27526)
- 财(25454)
- 地方(23640)
- 业经(22366)
- 学(21620)
- 制(19684)
- 贸(19360)
- 贸易(19346)
- 易(18762)
- 农业(18140)
- 银(16367)
- 银行(16338)
- 理论(16060)
- 和(15726)
- 行(15608)
- 务(15590)
- 环境(15575)
- 融(15532)
- 金融(15529)
- 财务(15525)
- 机构
- 学院(354863)
- 大学(353424)
- 济(156309)
- 经济(153219)
- 管理(137683)
- 理学(118804)
- 理学院(117565)
- 研究(117052)
- 管理学(115342)
- 管理学院(114689)
- 中国(89045)
- 京(73196)
- 科学(70055)
- 财(69968)
- 所(59113)
- 财经(56355)
- 农(55564)
- 中心(53851)
- 研究所(53544)
- 江(52207)
- 经(50943)
- 业大(50765)
- 经济学(49236)
- 北京(46114)
- 经济学院(44267)
- 农业(43787)
- 范(43762)
- 师范(43317)
- 财经大学(41690)
- 院(41561)
- 基金
- 项目(231094)
- 科学(182057)
- 基金(168180)
- 研究(167472)
- 家(146106)
- 国家(144949)
- 科学基金(124663)
- 社会(106976)
- 社会科(101528)
- 社会科学(101500)
- 省(90554)
- 基金项目(87898)
- 自然(80598)
- 自然科(78739)
- 自然科学(78718)
- 教育(78297)
- 自然科学基金(77281)
- 划(75928)
- 资助(71162)
- 编号(68003)
- 成果(54498)
- 重点(52280)
- 部(51748)
- 发(50326)
- 创(47863)
- 课题(46581)
- 创新(44840)
- 教育部(44582)
- 科研(44471)
- 国家社会(44414)
- 期刊
- 济(171436)
- 经济(171436)
- 研究(103162)
- 中国(61976)
- 财(54140)
- 学报(51473)
- 管理(51169)
- 农(49296)
- 科学(48126)
- 大学(39461)
- 学学(37498)
- 技术(34646)
- 农业(33472)
- 教育(32456)
- 融(31313)
- 金融(31313)
- 经济研究(28950)
- 财经(28441)
- 业经(26593)
- 经(24510)
- 问题(22839)
- 统计(21887)
- 技术经济(20356)
- 策(19185)
- 贸(18055)
- 业(17738)
- 决策(17735)
- 商业(17040)
- 理论(16940)
- 现代(15542)
共检索到518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黎黎 郑海红 王伟
基于资源、环境与治理行为的相互依存性,本文给出了考虑政府治理行为时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的评估。结合RA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优势,构建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RAM-Undesirable模型,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投入产出要素的松弛变量进行了分析,揭示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及需改进的比例。研究结果显示:考虑政府治理行为后,效率偏低是导致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低于传统生产率的主要原因。五年发展计划中政府的治理力度与海洋经济的绿色生产率呈V型相关。在省域层面考虑了政府的治理行为后,上海、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黎黎 郑海红 王伟
基于资源、环境与治理行为的相互依存性,本文给出了考虑政府治理行为时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的评估。结合RA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优势,构建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RAM-Undesirable模型,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投入产出要素的松弛变量进行了分析,揭示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及需改进的比例。研究结果显示:考虑政府治理行为后,效率偏低是导致海洋经济绿色生产率低于传统生产率的主要原因。五年发展计划中政府的治理力度与海洋经济的绿色生产率呈V型相关。在省域层面考虑了政府的治理行为后,上海、广东能够较好地平衡海洋经济增长与海域资源市场化和海洋环境的治理,而其他地区仍然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海洋资源市场化改革来内化污染治理成本,推动投入产出变量到达生产前沿,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对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加强,然而由于治理方式的不恰当,并未取得理想的经济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凌 宋泽明
基于2007—2017年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有关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全要素生产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和双向促进关系,但相互促进效果较小;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而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发挥自我增强机制的提升作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促进效应,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寇佳丽 赵培阳
通过构建海洋环境规制、科技创新综合指数,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得到2006—2015年中国11个沿海地区(除港澳台外)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PVAR模型,考虑海洋经济期望与非期望产出,探讨海洋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间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异质性,全国沿海地区宏微观层面存在"强"波特假说,具有时滞性,长江流域沿海地区只存在"弱"波特假说,就我国整体沿海地区而言,需要极大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沿海区域间海洋环境规制强度与海洋科技创新协调度,进一步完善海洋保护税,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为华 王龙 李伟
本文利用1996-2010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有关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测度沿海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上述三个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进步指数的空间效应更为明显;区域开放程度、教育等相关因素对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产生正向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显著,为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莉 林香红 付瑞全
选取沿海地区11个省市198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结合空间关联度,测算并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间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5%,存在区域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科技已成为海洋渔业增长主要动力。最后,基于当前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背景,提出提高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及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黎黎 朱琳 何广顺
本文利用熵值法构建了"资源与环境损耗指数",测算了资源环境双重因素下中国及沿海11地区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Tobit模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依赖和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海洋产业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对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工业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洁 刘君 李新运
为考察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领域的综合建设绩效,建立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框架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对2014年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科技教育的科教生产阶段与产业转化阶段的建设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科教生产与产业转化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高,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绩效水平较低,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介于两个绩效水平之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军 寇佳丽 赵培阳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徐婷 王恩辰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张鑫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与结构特征,分析数字要素对中国经济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基于投入产出序列表数据,结合数字经济内涵、信息经济理论及增长核算方法,建立数字经济规模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1.24%,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数字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数字融合部门增速高于数字替代部门,但二者均低于数字基础部门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行,数字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研究创新:提出包含三大效应的数字经济测度理论,将数字经济划分为基础部门、融合部门和替代部门,建立数字经济核算的方法框架,关注并考察了数字要素的增长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完善数字经济测度理论,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林 张宇硕 焦新颖 吴迪 吴殿廷
通过对海洋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可以掌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投入产出状况,为推动海洋经济朝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1-2012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跨期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刻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经济效率的演化阶段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海洋经济效率值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考虑非期望产出对于经济效率的测度具有明显影响;2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格局上呈现由2001年研究初期的南北高、中部低的特点演进为2012年研究末期的北部围绕天津、中部围绕上海、南部围绕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晓珍
文章将环境污染作为经济的非理想性产出纳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2006—2014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对海洋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及随时间演化的趋势。结果发现: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中国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显著下调,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是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绿色Malmquist指数不存在收敛趋势,海洋经济的区域差距将长期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农资流通行业技术经济效率测算与分析——基于修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中国碳生产率测度与时空动态演化研究——基于三阶段Super-Window-SBM模型的分析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与障碍度分析
中国区际经济增长与生产率:一个赶超模型的计量分析
国际外包与我国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经济集聚与国内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