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2)
- 2023(18158)
- 2022(15272)
- 2021(14264)
- 2020(12096)
- 2019(28024)
- 2018(27794)
- 2017(53831)
- 2016(29095)
- 2015(32809)
- 2014(32846)
- 2013(31890)
- 2012(28824)
- 2011(25534)
- 2010(25689)
- 2009(23491)
- 2008(22823)
- 2007(19914)
- 2006(17392)
- 2005(15146)
- 学科
- 济(115047)
- 经济(114921)
- 管理(82729)
- 业(77840)
- 企(65282)
- 企业(65282)
- 方法(54596)
- 数学(47306)
- 数学方法(46490)
- 农(30866)
- 中国(30716)
- 财(29616)
- 贸(26555)
- 贸易(26538)
- 易(25741)
- 业经(25682)
- 学(24726)
- 地方(22469)
- 理论(21331)
- 制(21075)
- 农业(20191)
- 务(19346)
- 财务(19249)
- 财务管理(19212)
- 企业财务(18152)
- 技术(17767)
- 和(17406)
- 银(16857)
- 银行(16810)
- 环境(16499)
- 机构
- 大学(405433)
- 学院(404262)
- 济(159884)
- 管理(158694)
- 经济(156495)
- 理学(137955)
- 理学院(136469)
- 管理学(133512)
- 研究(132981)
- 管理学院(132803)
- 中国(97715)
- 京(85860)
- 科学(82776)
- 财(72562)
- 所(66023)
- 农(65724)
- 业大(61477)
- 研究所(60295)
- 中心(60090)
- 江(58788)
- 财经(58502)
- 北京(53673)
- 经(53243)
- 范(53175)
- 师范(52598)
- 农业(51577)
- 院(49268)
- 经济学(47749)
- 州(47478)
- 技术(44305)
- 基金
- 项目(279847)
- 科学(219803)
- 研究(203561)
- 基金(202485)
- 家(176920)
- 国家(175473)
- 科学基金(150983)
- 社会(126546)
- 社会科(119871)
- 社会科学(119836)
- 省(109696)
- 基金项目(106587)
- 自然(99537)
- 自然科(97294)
- 自然科学(97270)
- 自然科学基金(95445)
- 教育(95352)
- 划(92233)
- 资助(84356)
- 编号(83645)
- 成果(67449)
- 重点(62658)
- 部(61289)
- 发(58792)
- 创(58135)
- 课题(57778)
- 创新(54181)
- 科研(53785)
- 教育部(52725)
- 大学(52590)
- 期刊
- 济(169029)
- 经济(169029)
- 研究(115922)
- 中国(75882)
- 学报(65620)
- 农(59357)
- 管理(58883)
- 科学(58646)
- 财(56014)
- 大学(50359)
- 教育(48953)
- 学学(47268)
- 农业(41013)
- 技术(37753)
- 融(32004)
- 金融(32004)
- 业经(28327)
- 经济研究(28127)
- 财经(27848)
- 经(23804)
- 问题(23187)
- 业(21663)
- 贸(21300)
- 图书(20791)
- 版(19400)
- 技术经济(19279)
- 统计(19238)
- 科技(18957)
- 国际(18496)
- 商业(17915)
共检索到586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侯铁珊 逯宇铎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同国际贸易同等重要的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在全球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对应,近年来试图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也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在标准的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交易成本和包含中间产品生产过程的两阶段生产函数,构建了全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振东 侯铁珊
本文通过在标准的D ixit-Stiglitz模型中引入基于Yang-Heijdra公式的全新解法,构建了全新的产业间贸易、垂直投资一体化模型。这一模型的理论贡献有二:一是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内将垂直型国际直接投资成功地融合在“新贸易理论”框架内;二是采用基于Yang-Heijdra公式的全新解法对模型的两种均衡结构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边际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并得出了许多与传统解法不同的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忠 郑智昕
在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分析和代数证明,本文分别阐述了在小国情形和大国情形下,出口部门与进口部门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一国的生产模式、贸易模式、要素报酬、要素密集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
外生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 H-O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逯宇铎 侯铁珊
本文首先构建南北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内分析南北(发展中与发达)两类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为检验理论结论,本文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月度数据进行包含内生结构突变点的单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同期结构突变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型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燕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是否可以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则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沿用H-O理论对生产者服务及服务贸易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实质上都属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范畴,只是根据不同程度的交易成本而表现出不同的贸易模式。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于阐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三者的一般均衡,分析贸易条件和贸易得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解释能力和不可替代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燕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是否可以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则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沿用H-O理论对生产者服务及服务贸易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实质上都属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范畴,只是根据不同程度的交易成本而表现出不同的贸易模式。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于阐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三者的一般均衡,分析贸易条件和贸易得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解释能力和不可替代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海洋
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家 H-O 理论的实证检验方法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指出80年代以后 Leamer、Maskus 等人将 H-O 理论的实证检验纳入不平衡贸易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对要素存量进行更为细化的考察,在具体指标判断上也不单纯以劳动与资本比率来说明一国的要素禀赋,这样在逻辑结构上就更为符合 H-O 理论的内在逻辑。但由于其仍然禀承 H-O 理论的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因此,他们的实证方法也有一些偏颇之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昌港
本文在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双边关系作为新的解释变量,采用两区(中国—东盟)11国(中国和东盟10国)的国际区域模型对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对贸易一体化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且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越紧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或区域贸易份额也越大,因而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双边关系 贸易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允斌 阮建平
在国际贸易纯理论中,用“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行业内贸易已成为共识。本文则突破这一共识,试图用传统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解释行业内贸易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依然可能发生。作者建立了一个H-O-R模型并在此模型内分析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本文最后把H-O-R模型分析结论同标准的H-O模型结论进行了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沁 韩剑
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贸易理论中,两者在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与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计量检验,进而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引力模型 产业内贸易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耀中 洪联英 刘建江
本文通过融合Grossman-Hart-Moore(1986,1990)产权理论方法和Helpman-Krugman(1985)一体化均衡方法,力图从微观企业层次解释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商对加工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选择,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中美贸易顺差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结论。结果表明:中国外贸失衡是国际生产与贸易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只要全球生产贸易格局不变,中美贸易失衡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条件下,解决中国外贸失衡困境问题需要战略转向,重点应该寻求微观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贸易组织结构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慧平 陈清萍
本文在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引入环境要素变量,从理论上论证了环境规制宽松的国家在污染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和34个主要贸易伙伴国1992~2007年期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结果也验证了要素禀赋学说和"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我国建立长效动态发展机制,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光德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方为顺差,美方为逆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正是这一失衡构成中美贸易争端的核心。但我们认为,要把中美贸易失衡放到国际贸易分工的新格局下进行研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才能够为中美贸易失衡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进而为恢复两国贸易平衡提出有效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浩轩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致使农村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和不集约现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选取多因素综合法,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基础上构建PSR模型对1996-2014年的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测评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直接联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与高水平利用有很大距离。基于此,我们从土地制度、财政倾斜和农村人力资源挖掘方面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