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8327)
- 2022(7192)
- 2021(6883)
- 2020(5886)
- 2019(13778)
- 2018(13657)
- 2017(26799)
- 2016(14184)
- 2015(15983)
- 2014(15628)
- 2013(14876)
- 2012(13163)
- 2011(11435)
- 2010(11202)
- 2009(9823)
- 2008(9071)
- 2007(7339)
- 2006(5895)
- 2005(4599)
- 学科
- 济(56001)
- 经济(55950)
- 管理(41167)
- 业(39680)
- 企(33964)
- 企业(33964)
- 方法(32885)
- 数学(30039)
- 数学方法(29427)
- 财(14116)
- 农(13451)
- 中国(12444)
- 业经(11391)
- 理论(9901)
- 务(9821)
- 财务(9769)
- 财务管理(9750)
- 技术(9440)
- 贸(9337)
- 贸易(9330)
- 企业财务(9240)
- 易(9115)
- 学(9003)
- 地方(8990)
- 农业(8926)
- 和(8180)
- 制(7906)
- 环境(7832)
- 划(7539)
- 银(6644)
- 机构
- 学院(187506)
- 大学(185536)
- 管理(79435)
- 济(75082)
- 经济(73729)
- 理学(70630)
- 理学院(69998)
- 管理学(68410)
- 管理学院(68075)
- 研究(53269)
- 中国(39252)
- 京(36879)
- 科学(33244)
- 财(32278)
- 业大(29223)
- 农(27754)
- 财经(27222)
- 中心(26267)
- 江(25296)
- 经(25068)
- 所(24549)
- 经济学(23290)
- 研究所(22750)
- 范(22150)
- 师范(21889)
- 农业(21839)
- 北京(21791)
- 经济学院(21258)
- 经济管理(21185)
- 财经大学(20764)
- 基金
- 项目(140246)
- 科学(112489)
- 基金(104116)
- 研究(100655)
- 家(90672)
- 国家(89971)
- 科学基金(79655)
- 社会(64346)
- 社会科(61216)
- 社会科学(61201)
- 省(55410)
- 基金项目(55269)
- 自然(53644)
- 自然科(52539)
- 自然科学(52530)
- 自然科学基金(51566)
- 教育(48526)
- 划(46310)
- 资助(43137)
- 编号(40531)
- 重点(31443)
- 部(31179)
- 创(30550)
- 成果(30124)
- 发(29180)
- 创新(28435)
- 科研(27704)
- 教育部(27386)
- 国家社会(26944)
- 课题(26899)
共检索到244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银松 赵银娣 袁慕策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采用人工提取特征方法时,由于人为主观性而影响昆虫识别效果与计数准确性的问题,采用图像特征自动提取方法,将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引入昆虫的识别与计数领域,对Faster-RCNN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改进:针对昆虫体积小,图像分辨率较低的特点,用网络深度更深,运算量更小的深度残差网络(ResNet50)代替原来的VGG16,以提取更加丰富的特征;针对部分昆虫密集的特点,用Soft-NMS算法代替传统的非极大值抑制(NMS)算法,以减少密集区域的漏检。结果表明:改进后Faster-RCNN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7%,较未改进的Faster-RCNN模型提高了4.2%,可以运用于昆虫的分类计数。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昆虫识别与计数较传统的昆虫识别与计数方法更加方便,能够将昆虫的识别、定位和计数融为一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青 吕军 杨保军 薛杰 郑宏海 唐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逐步走向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昆虫自动识别和计数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图像的昆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概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林 林大辉 李威 黄世国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昆虫图像并上传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端建立昆虫图像数据库,提取昆虫的不变矩纹理特征,计算待识别昆虫与数据库中昆虫的相似程度,获得识别结果并反馈给用户.结果表明,昆虫识别准确率为70%.
关键词:
图像 昆虫 客户机/服务器架构 对象识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达坤 黄世国 张飞萍 梁光红 吴松青 胡霞 王荣
【目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昆虫图像特征,提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技术筛选昆虫识别相关的特征,以准确、快速地识别出鳞翅目昆虫种类。【方法】基于开源的利兹蝴蝶数据集和拍摄的以森林鳞翅目昆虫为主的数据集,采用改进的纹理特征提取算法(DRLBP)提取鳞翅目昆虫图像纹理特征,应用汉明距离计算的粒子间距离度量种群多样性,提出进化过程中自动调整多样性的方法,给出二进制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BADE)。利用BADE算法筛选合适的较小维数的纹理特征子集,并用基于概率协同表示的分类器(PROCRC)进行图像分类。【结果】PROCRC分类器在所有数据集上均展现出良好分类效果,平均识别率分别为81.73%和88.18%。经特征选择后的昆虫的分类精度显著提升,最高提升率达13.49%。BADE的性能高于其他特征选择算法,且经BADE算法特征选择后纹理数据集的维数和分类所需时间均显著下降,其降维率接近50%,时间减少率最高达50%。【结论】BADE算法可有效进行特征选择,提高识别精度,节约模型的识别时间,利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鳞翅目昆虫图像进行特征选择的方法具有可行性,DRLBP和BADE算法相结合的鳞翅目昆虫识别方法在农林昆虫的快速、准确识别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晟 曹亚芃 刘梓伊 赵帅 张振宇 王卫星
针对茶园复杂背景下茶叶叶部病害识别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算法的茶叶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通过对优化区域建议框的特征提取网络VGG-16、mobilenetv2和ResNet50进行比较,选择识别效果较好的ResNet50作为骨干网络,增加模型在茶园复杂背景下对茶叶叶部病害特征的提取能力;融入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改善小目标漏检问题和病斑的多尺度问题;采用Rank&Sort(RS) Loss函数代替原Faster RCNN中的损失函数,缓解样本分布不均给模型带来的性能影响,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结果显示:改进模型平均精度均值P_(mA)为88.06%,检测速度为19.1帧/s,对藻斑病、白星病、炭疽病、煤烟病识别平均精度分别为75.54%、86.84%、90.42%、99.45%,比Faster RCNN算法分别提高40.98、44.16、13.9和2.43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基于改进Faster RCNN算法的茶叶叶部病害识别方法能够弱化茶园复杂背景的干扰,准确识别茶园复杂背景下茶叶叶部病害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先福 陆永林 石欣 敖偲成 谭路 叶麟 蔡庆华
对于水生昆虫及其它生物而言,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状,但是头宽的测量特别耗时和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分析技术(一种快速测量大小的策略)可获得传统方式难以获得的大小参数,明确这些大小参数与头宽的关系,对推动这些参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两种个体大小差异较大的蜉蝣(梧州蜉和光滑细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头宽与基于数字图像获得的面积,周长,最小矩形的长和宽,最适合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和粒径等个体大小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数字图像采用改进后的描述仪扫描获取;图像分析基于ImageJ软件完成;基于二元直线回归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各种层次的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基于图像分析获得的两种蜉蝣所有个体大小参数均与头宽大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面积的相关性最高。并且面积与其它大小参数相关性也极其显著,对个体大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为推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应用在水生昆虫及其它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振宏
从数量上看,昆虫占到了地球所有生命的三分之二以上,从炎热的赤道到冰冷的两极,几乎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均有昆虫的身影。从历史演化上看,昆虫是地球上极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比人类要长很多,人类出现至今不过才100万年,而昆虫早在三四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是地球生态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类及整个生物界有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宇达 陈仁凡 杨长才 邹腾跃
针对现有检测模型不能满足在自然环境中准确识别多种类柑橘病虫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模型的常见柑橘病虫害检测方法。改进模型引入ConvNeXtV2模型,构建一个CXV2模块替换YOLOv5s的C3模块,增强提取特征的多样性;添加了动态检测头DYHEAD,提高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不同任务目标的处理能力;采用CARAFE上采样模块,提高特征提取效率。结果显示,改进后的YOLOv5s-CDC的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为81.6%、87.3%,比原模型分别提高了4.9%和3.4%。与其他YOLO系列模型在多个场景下的检测对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较强的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自然复杂环境下的柑橘病虫害的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法
本文提出了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间复合的三种可能途径:简单转化和两类复合;对这些分布的研究可以更清楚地解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和机理。文中提出的判定复合分布型的方法包括:扩散系效法,空间相关法和改参数法;它们分别用于判定分布的聚集与否,聚集的范围和具体的分布型。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分布的研究表明,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提供许多传统分布方法无法得到的关于分布型形成机理的信息。
关键词:
昆虫种群 复合分布 空间相关 分布型判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新文 沈佐锐 高灵旺 李志红
为进行昆虫图象的识别和分类 ,对昆虫图象几何形状特征的提取及测量进行了研究。提取了区域面积、边界周长、孔洞数、偏心率、形状参数、圆形性、似圆度、球状性和叶状性 9个直观易测的特征。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对这些特征进行筛选得到 6个具有判别意义的特征 ,分别为区域面积、偏心率、形状参数、周长、似圆度、叶状性 ;剔除了与似圆度具有相关性的圆形性和球状性等特征。利用这 6个特征对 3种昆虫进行了识别 ,准确率均达到10 0 % ,表明本研究所提取的 6个昆虫图象特征用于昆虫图象识别是有效的
关键词:
昆虫图象 特征提取 特征测量 图象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林波 余绍军 周国英 李虹
针对目前图像识别在油茶害虫这个领域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oW模型的油茶害虫图像识别的方法。首先对油茶害虫图像进行SIFT特征提取,然后通过Bo W模型来描述各幅图像,针对每类油茶害虫,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训练,进而从图像中识别出油茶害虫的种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在油茶害虫图像模式分类问题上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其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3.3%,由此表明BoW模型用于油茶害虫图像分类的有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星平
根据随机分布中方差(v)与均值(m)相等的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种群聚集度指标,即Lα指标。Lα不仅可用来判断昆虫的空间分布型,而且在许多情况下,Lα与m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Lα──m模型(Lα=θ+ηm)。当Lα──m线性相关显著时,θ和η的不同组合型式就揭示了种群不同的空间分布型的信息,同时可将θ和η的估计值具体地应用于抽样调查之中。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冰 许景涛 郭景秋 陈凯
为了更好地对板材表面的节子和虫眼进行快速有效的分割,对局部二值拟合(local binary fitting,lbf)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一个改进的lbf模型,即在lbf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新的水平集线性正则化项,与此同时引入一个以高斯函数为核函数的局部二值拟合能量。改进算法能够克服lbf模型的分割缺点,使得分割过程对初始轮廓的大小和位置不敏感,同时增强算法的抗噪性,能够分割出灰度不均匀的图像。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比较完整地提取出单一目标和多目标的板材节子和虫眼的图像,以及对应得出与缺陷图像相对应的水平集演化图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芊 蒋显斌 凌炎 龙迪 蒋婷 陈玉冲 符诚强 黄所生 吴碧球 李成 黄凤宽 龙丽萍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
关键词:
稻田粘虫 寄生性天敌 调查 越冬 广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法圣 李志红 彩万志 杨定
本文报道了中国目昆虫分类研究的立题背景、研究历史、研究方法与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等。经过40多年的研究,先后共发表新种1524个、新属98个、新族7个、新亚科12个、新名3个,使中国虫齿目达到3亚目27科166属1588种,为世界已知种类的29.2%;提出了目下亚目、总科及科级分类新系统;全面分析了中国目昆虫的区系地理分布;提出,在区系分布中"交叉分布率愈低,特有物种愈丰富;区系分布差别愈显著,物种多样性也愈显著"。
关键词:
目 中国 分类 种群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