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1)
2023(7047)
2022(5993)
2021(5726)
2020(4869)
2019(11172)
2018(11013)
2017(21629)
2016(11140)
2015(12389)
2014(11935)
2013(11367)
2012(10042)
2011(8587)
2010(8054)
2009(6824)
2008(6135)
2007(4669)
2006(3409)
2005(2495)
作者
(27746)
(23106)
(23032)
(21860)
(14760)
(11094)
(10533)
(9134)
(8988)
(8048)
(7852)
(7756)
(7424)
(6979)
(6957)
(6911)
(6867)
(6836)
(6729)
(6587)
(5477)
(5433)
(5397)
(5321)
(5248)
(5232)
(4929)
(4790)
(4622)
(4606)
学科
(43001)
经济(42963)
管理(32161)
(30110)
方法(25256)
(25202)
企业(25202)
数学(23402)
数学方法(22994)
(12013)
(10070)
中国(9820)
业经(8599)
(8547)
(8206)
财务(8172)
财务管理(8144)
(7929)
银行(7925)
企业财务(7767)
(7557)
贸易(7553)
(7534)
(7532)
金融(7531)
(7393)
地方(7322)
技术(7042)
农业(6763)
(6448)
机构
学院(141282)
大学(141202)
管理(61627)
(59427)
经济(58458)
理学(54847)
理学院(54382)
管理学(53401)
管理学院(53134)
研究(39621)
中国(31268)
(26788)
(26457)
科学(23611)
财经(22392)
中心(21114)
业大(21082)
(20750)
(19409)
经济学(18991)
(18530)
经济学院(17435)
财经大学(17298)
(16960)
经济管理(16642)
商学(16270)
商学院(16134)
(15962)
研究所(15825)
师范(15762)
基金
项目(110356)
科学(88968)
基金(83462)
研究(79064)
(72586)
国家(72054)
科学基金(64153)
社会(52402)
社会科(49964)
社会科学(49953)
基金项目(44757)
自然(42647)
(42480)
自然科(41762)
自然科学(41753)
自然科学基金(40985)
教育(37099)
(35814)
资助(33630)
编号(30538)
(25137)
重点(24644)
(23875)
(22910)
国家社会(22667)
创新(22395)
教育部(22191)
科研(22116)
成果(22072)
人文(21664)
期刊
(51310)
经济(51310)
研究(33912)
管理(22037)
(21177)
学报(19960)
中国(19902)
科学(19178)
大学(16505)
学学(15975)
(15658)
技术(14169)
(12433)
金融(12433)
农业(11049)
财经(10565)
教育(9992)
(9010)
业经(8685)
经济研究(8534)
理论(7253)
统计(7253)
问题(7173)
财会(7041)
技术经济(6796)
实践(6729)
(6729)
(6617)
(6447)
科技(6415)
共检索到18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霄松  孙兆辉  曹思佳  明新国  
通过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飞抵船舶上空进行近距离监测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船舶尾气监测手段。在相关实际场景中,船舶处于移动状态且无人机有着续航能力的限制,且由于缺乏对应的调度算法,无人机存在着监测目标选择随机性高,飞行路径不精确,电量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现有的求解方法存在面向大量数据时求解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针对面向船舶尾气监测的无人机调度问题展开了研究。将上述调度问题转化为了一个可通过蚁群算法求解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分级的蚁群算法对上述调度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实验验证与对比,证明了提出的基于信息素分级策略的蚁群算法能够取得良好的规划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暖  王诺  刘忠波  卢月  
为解决因港口无法正常作业导致大量船舶压港后的疏船调度问题,从同时兼顾船公司和港口方利益出发,建立了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最短、额外作业成本最低、生产秩序恢复最快的调度生产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函数,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并结合人机交互以及邻域搜索方法求解,最后以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实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通常调度方法相比,文中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解决疏船问题;对比常规的蚁群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搜索效率更高。上述模型和算法为集装箱码头的生产组织调度提供了新的优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暖  王诺  刘忠波  卢月  
为解决因港口无法正常作业导致大量船舶压港后的疏船调度问题,从同时兼顾船公司和港口方利益出发,建立了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最短、额外作业成本最低、生产秩序恢复最快的调度生产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函数,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并结合人机交互以及邻域搜索方法求解,最后以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实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通常调度方法相比,文中建立的优化模型能够更好地解决疏船问题;对比常规的蚁群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搜索效率更高。上述模型和算法为集装箱码头的生产组织调度提供了新的优化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永磊   周凯   申鑫   崔天翔   曹林  
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存在资源总体分布不均、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林业发展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面对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需求,迫切需要实现林木表型性状的精准监测,从而实现选育优异种质资源、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林木抗逆性和木材品质等目标。传统的林木表型监测获取的样本少、效率低、精度差且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制约了林木良种选育的效率和质量。缺乏高效精准的高通量表型信息采集方法与分析技术,已成为阻碍林木遗传分析、良种选育等的主要瓶颈之一。现代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智能、快速、精准地获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动态变化信息,对突破上述林木表型监测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无人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主被动遥感数据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智能分析算法,可精准提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为揭示“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提供多时相定量数据保障,从而进一步实现优异种质资源筛选、精准栽培、识别和量化胁迫以及抗逆育种等目的。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林木表型监测中主要的无人机遥感传感器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木形态结构性状、生理功能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提取上的应用进展。最后,从林木表型性状多时相周期性动态监测、无人机多源表型性状数据整合、天空地不同平台遥感数据融合协同监测和林木表型多组学联合分析四方面对无人机林木表型监测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朱辉  杨立乾  赵金楼  
为有效解决船舶分段的空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规则的求解算法。首先利用优先规则和禁忌搜索算法产生可行的分段调度序列,再采用一种启发式定位策略——最下最左填满策略对产生的调度序列进行解码,以评估调度序列的优劣。算法不断迭代,最终可得到近似最优解。对船厂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现有的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在空间调度问题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成   段棋峰   汪东  
【目的】森林火灾监测多采用卫星和低空热红外遥感对林火进行识别,准确率高,但受限于硬件性能和成本,对基于无人机的多光谱遥感及不同图像传感器比较的林火监测研究较少。【方法】选定山地树林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起火点的明火和阴燃两种状态,结合树冠状态,分为明火有遮挡、明火无遮挡、阴燃有遮挡、阴燃无遮挡等4种林火状态,以无火场景作为对照,开展森林火灾监测试验,利用无人机分别搭载热红外、多光谱、可见光等图像传感器采集林火图像,分别基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林火监测模型,通过准确率(Accuracy)、精度(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score进行监测模型性能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热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监测模型准确率最高,多光谱相机基于随机森林(RF)的监测模型准确率最高。热红外相机监测准确率高达100%,多光谱相机接近100%,可见光相机达到85%。综合分析,热红外相机监测准确率最高,多光谱相机次之,可见光相机监测性能最差。多光谱相机可在不同林火状态下较好地替代热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可见光相机在不同林火状态下均表现出较差的监测效果。【结论】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优化,多光谱相机可在林火监测中有效替代热红外相机,可以显著降低监测成本和丰富林火监测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永康  杨天聪  臧少龙  贺利  段剑钊  谢迎新  王晨阳  冯伟  
【目的】小麦倒伏严重影响小麦光合及成熟进程,进而造成小麦减产及品质下降。为快速精确获取倒伏信息,评估无人机遥感监测小麦倒伏的能力,构建小麦倒伏监测模式,为灾情评估、保险理赔及灾后补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近地无人机获取包含红、绿、蓝、红边和近红外5个多光谱波段图像,经过预处理飞行高度50 m的小麦冠层图像,得到分辨率为1.85(cm/像素)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从中提取光谱特征、高度特征和光谱纹理共3类特征信息;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2种分类器对6种不同特征集组合进行倒伏分类比较,使用准确率(Acc)、精确率(Pre)、召回率(Re)和调和平均数(F1)以确定较优的特征组合和分类器;同时使用3种不同的特征集筛选方法(套索算法Lasso、随机森林递归算法RF-RFE和Boruta算法)对优化的特征子集进行综合评价,确立适宜的倒伏分类评价方法。【结果】单一特征的光谱和纹理及其组合对小麦倒伏的分类评价结果较差,“椒盐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融合DSM信息的分类精度显著提高。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高度特征进行特征集组合,小麦倒伏识别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91.48%。为减少特征集变量数量,采用3种特征优化方法,与筛选得到的全特征集、Lasso算法、RF-RFE算法相比,基于Boruta算法得到的优化特征子集分类精度更高,整体稳定性更好,从含有DSM的3种特征组合均值来看,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0.17%和0.01(全特征集)、2.45%和0.05(Lasso)、2.87%和0.05(RF-RFE)。其中,光谱-纹理-DSM组合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92.82%,Kappa系数达0.86。【结论】Boruta算法有效优化光谱-纹理-DSM组合的特征子集数量,让更少的特征参量参与分类,且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确立了精确监测小麦倒伏的多特征组合-Boruta-RFC技术融合模式,为小麦灾情评估及补救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瑞升  杨斌  张利辉  刘志平  
为探索林火监测的新手段,提高森林安全管理水平,将实时视频传输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林火监测任务设备,并与无人机飞行平台共同构成了微型无人机林火监测系统。以林区火场影像为样本,像素RGB值为分类依据,使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基于颜色特征的烟雾识别模型。该模型经过光谱特性改进和消噪处理后,对于试验影像的烟雾识别率在77%以上。利用该模型,系统可在飞行中实时完成对地面火情的探测并给出报警提示。在飞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无人机林火监测系统的飞行作业流程,并讨论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无人机林火监测系统同样可用于林区气象探测、可燃物和病虫害调查等方面,切实提高林区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蕤  刘洋  
论文结合民用机场净空保护需求,针对无人机监测系统在民用机场的应用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估。首先,深入分析了无人机监测系统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从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部署性5个评价维度设计了10个方面的系统特征,包括监测覆盖区域、有效探测距离、空间定位精度、俯仰精度、目标跟踪能力、即时性度量、报警提示置信程度、目标识别能力、可靠性度量、信息安全和可部署性度量等。然后,结合这10个系统评价特征,建立基于模糊集和模糊测度的综合评估模型,设计多类无人机监测设备在机场真实场景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度量无人机监测系统对民用机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等,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评价结果对民用机场无人机监测系统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子恒  宋莉  张少华  井宇航  段剑钊  贺利  尹飞  冯伟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随机森林(RF)、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将植被指数(VIs)、纹理特征(TFs)和温度特征(T)进行结合,以构建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的监测模型。【结果】无论是单数据源建模,还是多数据源建模,随机森林(RF)的精度均高于其他模型;3种数据源中植被指数的RF模型(VIs-RF,R~2=0.667,RMSE=5.712,RPD=1.572)更适宜白粉病监测,其次是温度特征(T-RF,R~2=0.559,RMSE=6.563,RPD=1.430),而纹理特征(TFs-RF,R~2=0.495,RMSE=7.014,RPD=1.348)效果最差;多数据源协同建模间比较,RF协同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模型R~2为0.701(VIs&TFs-RF,R~2=0.701,RMSE=5.308,RPD=1.724),仅比VIs-RF模型R~2提升5.101%,RMSE降低7.073%,RPD提高9.672%,而RF协同植被指数和温度特征模型(VIs&T-RF)以及协同3种数据源模型(VIs&TFs&T-RF)的精度分别为R~2=0.750,RMSE=4.704,RPD=1.912和R~2=0.820,RMSE=4.677,RPD=1.996,较VIs-RF模型R~2分别提升12.453%和23.181%,RMSE分别降低17.640%和18.113%,RPD分别提高21.667%和26.981%。同时对不同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进一步证实了RF模型在多数据源融合建模中性能稳定,估算效果最好。【结论】采用多数据源协同建模能够提升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精度,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面积高精度遥感监测作物病害状况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杰  张泽宇  曹强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刘小军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消费级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更好地用于小麦长势快速监测。[方法]于2015—2017年开展涉及2个小麦品种和4个施氮水平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在小麦关键生育期采用大疆精灵3专业版无人机自带的数码相机获取试验区数码影像,并提取6种颜色指数,同步取样并测定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及叶片氮积累量等小麦长势信息,在小麦抽穗前、后及全生育期分别运用指数函数和随机森林算法定量分析长势信息与颜色指数的关系。[结果]在小麦各生长阶段,指数函数模型表现较好,可见光大气阻抗指数(visible 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index,VARI)、超红指数(excess red index,ExR)和归一化绿减红差值指数(normalized green minus red difference index,NGRDI)与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叶片氮积累量的相关性均表现较好,继而分别建立了基于VARI、ExR和NGRDI的叶面积指数(R~2=0.71~0.82)、叶片干物质量(R~2=0.42~0.71)和叶片氮积累量(R~2=0.52~0.76)的指数函数监测模型。独立试验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抽穗前及全生育期,ExR(R~2=0.45~0.70和0.42~0.62)监测模型估测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叶片氮积累量与实测值拟合性更好,在抽穗后期,VARI(R~2=0.68~0.72)监测模型估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小麦各生长阶段指数函数监测模型,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可以快速无损监测小麦长势状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春雨  黎文华  兰玉彬  胡传旭  鲁力群  赵静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决人工监测棉花脱叶催熟效果耗时、费力等问题。[方法]利用四旋翼无人机获取喷施棉花脱叶剂前后4次多光谱图像,采用Pix4Dmapper软件拼接无人机图像,计算SAVI、RVI、DVI和NDVI四种植被指数,利用最大熵阈值法和植被指数阈值法提取棉叶覆盖信息。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喷施脱叶剂的棉花进行监督分类,对4次采集的多光谱图像总体分类精度均大于97%,Kappa系数均大于0.95,因此将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作为真值,对最大熵阈值法和基于植被指数阈值法提取的棉花脱叶信息进行验证。将最佳提取方法用于建立棉花脱叶效果监测模型,代替人工监测棉花脱叶效果。根据最佳脱叶效果监测模型制作第二次脱叶剂施药处方图,指导第2次脱叶剂的变量喷施。[结果]结果表明,在整个棉花脱叶过程中,基于SAVI_(840)植被指数阈值法监测棉花脱叶效果优于基于RVI_(940)最大熵阈值法,前者为最优监测棉花脱叶效果的模型,将最优监测模型提取的结果与田间调查棉叶数拟合,对数模型的R~(2)最高,为0.96,说明无人机遥感监测棉花脱叶效果可行;根据最优监测模型提取棉叶信息制作变量喷施处方图进行施药并验证,结果表明施药效果较好,与常规定量施药相比,可节约农药7.39%,最高节药率达14.61%。[结论]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可以代替人工大面积、快速和准确地监测棉花脱叶效果,利用本文得出的遥感监测结果生成的变量施药处方图进行变量喷施,可实现减药增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计明军  张开放  祝慧灵  张燕  
随着航运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选择轴-辐式航运网络模式。支线船舶调度问题作为轴-辐式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研究了可变航速和经济航速两种情境下的支线船舶调度问题,同时考虑枢纽港和喂给港的取送箱时间窗限制,以航运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首先使用专业的规划求解器进行小规模算例的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大规模支线船舶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为了提高求解效果,进一步设计了多智能体进化算法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可变航速的运营成本低于经济航速的运营成本;在算法效率方面,改进遗传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多智能体进化算法则可以提高求解精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夏田  王娜  
为实现AGV完成作业任务行驶距离最短,建立了路径调节解决冲突的模型。分析蚁群算法的突出缺陷后,应用改进蚁群算法完成对多AGV系统的优化调度。最后以某车间内物料搬运多AGV调度优化为实例,利用mAtlAb软件针对蚁群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改进蚁群算法在多AGV调度优化中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军  李薇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个典型的NP-HARD问题,也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来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首先应用蚁群算法获得一些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较优解(调度方案);然后这些调度方案中挖掘出一些有用的调度知识;最后应用这些调度知识来辅助蚁群算法完成后续的优化过程。通过将调度知识有效地融入到蚁群算法中,使得改进蚁群算法在优化效率上大大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