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40)
2023(20497)
2022(17395)
2021(16300)
2020(13854)
2019(31566)
2018(31020)
2017(59325)
2016(32071)
2015(36161)
2014(35487)
2013(34999)
2012(31872)
2011(28692)
2010(28628)
2009(26751)
2008(26531)
2007(23411)
2006(20515)
2005(18459)
作者
(90101)
(75079)
(74405)
(71036)
(47751)
(35840)
(33908)
(29283)
(28517)
(26726)
(25536)
(25532)
(23898)
(23715)
(23031)
(22908)
(22341)
(21935)
(21610)
(21478)
(18589)
(18248)
(18033)
(17161)
(16738)
(16628)
(16627)
(16536)
(15057)
(14778)
学科
(131462)
经济(131288)
(109148)
管理(106311)
(96189)
企业(96189)
方法(59589)
数学(49241)
数学方法(48538)
(40444)
(38261)
业经(36132)
中国(35927)
(28927)
(27345)
财务(27263)
财务管理(27217)
农业(26002)
企业财务(25776)
技术(24411)
(24182)
(24006)
贸易(23989)
理论(23613)
(23373)
地方(23216)
(22624)
(20966)
(20944)
银行(20920)
机构
学院(453618)
大学(453379)
(187465)
经济(183687)
管理(182394)
理学(157106)
理学院(155449)
管理学(152814)
管理学院(151972)
研究(149091)
中国(116365)
(96701)
科学(89513)
(89069)
(73429)
(71289)
财经(70476)
中心(67758)
(66754)
研究所(66321)
业大(64861)
(64202)
北京(61242)
(57153)
师范(56645)
经济学(56558)
农业(55545)
(54447)
(53247)
财经大学(52250)
基金
项目(304128)
科学(241249)
研究(224886)
基金(222361)
(192494)
国家(190876)
科学基金(165764)
社会(143954)
社会科(136536)
社会科学(136501)
(117389)
基金项目(117048)
自然(106481)
自然科(104065)
自然科学(104041)
教育(103126)
自然科学基金(102202)
(98157)
资助(91545)
编号(90818)
成果(73458)
(67890)
重点(67613)
(65695)
(64134)
课题(62330)
创新(60859)
国家社会(59776)
教育部(58790)
(58175)
期刊
(207191)
经济(207191)
研究(135842)
中国(89611)
(72211)
管理(71742)
学报(66547)
(65308)
科学(63653)
大学(52246)
教育(49145)
学学(49110)
农业(45220)
技术(41865)
(40390)
金融(40390)
财经(35129)
业经(34169)
经济研究(32948)
(30201)
问题(26605)
(26201)
技术经济(23945)
科技(21670)
(21266)
现代(20964)
统计(20937)
(20858)
图书(20823)
理论(20654)
共检索到67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红  李世婷  
本文从基本要素驱动能力、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绿色发展驱动能力和经济效益驱动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中国制造业2009年到2014年的创新驱动能力进行评价,发现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提升,但制造业仍然存在高学历人才缺乏、互联网设施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应多渠道吸引人才,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积极建设研发中心,全面施行绿色改造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红  李世婷  
本文从基本要素驱动能力、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绿色发展驱动能力和经济效益驱动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中国制造业2009年到2014年的创新驱动能力进行评价,发现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提升,但制造业仍然存在高学历人才缺乏、互联网设施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应多渠道吸引人才,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积极建设研发中心,全面施行绿色改造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红娜  刘思琦  尹洪艳  
将突变级数法和熵值法结合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构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突变系统类型及利用归一公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对中国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到29个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及其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的顺序,根据该排序及特点将29个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划分为较差、差、一般、好、较好共5个水平,并根据各能力水平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何晨琳  
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估算了浙江省2011-2016年"互联网+"发展水平、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以及"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程度。实证研究表明,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浙江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论文分析了原因,并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省市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海燕  张唯  钟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竞争环境,制造业也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本文从税收政策出发,在分析合肥市创新型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对合肥市创新型制造业税收政策绩效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并测算出综合指数,得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支持合肥市创新型制造业发展税收政策的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铁山  肖皓文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分为高能力高效率、高能力低效率、低能力高效率和低能力低效率4个类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若谷  
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在创新基础、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方面呈现了明显的产业特征;各产业在创新基础、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三方面的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也应当根据产业的特点进行规划;但是在整体上,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基础环境并不是很好,同时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偏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江涛  吕建秋  田兴国  孙雄松  
结合科技创新自身特征,从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3个维度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广东省总体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3个维度发展各异,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略有上升但波动起伏较大。针对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大人才引进力以及推进技术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洁  
高校系统是一个认知的系统[1],它们的生存依赖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依赖于促进其发展进化的知识创新能力。高校本身不是封闭体系或孤立体系,而是开放体系,它存在着与外部进行知识交换的复杂过程[2]。知识创新也并非只是达到限于"高校生存"这个动态平衡状态就中止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知识创新工作经历了技术推动创新——需求拉动创新——综合作用创新——一体化创新——系统集成创新的创新过程[3],高校通过知识创新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慧燕  李宏  
笔者构建工序分工模式下东道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序分工促进了东道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利用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参与工序分工的程度不断提高,且参与全球工序分工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高技术密集度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外国直接投资、有形资本积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科研经费投入也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惠英  周宗放  
结合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及熵值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粗糙集属性约简能有效剔除冗余指标,从而减少了后续计算量;熵值法能客观确定出指标权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贴近现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慧凌  高山  宋宝香  
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方向与其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以专利为切入点,建立技术创新立项、质量、效率三大维度共11项细化指标,采用密切值法对国内外医药行业创新实力进行对比与排序。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我国医药行业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但增速后劲有限,高质量技术创新较少,团队合作力度尚待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