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4)
- 2023(15878)
- 2022(13912)
- 2021(12845)
- 2020(10969)
- 2019(25424)
- 2018(25270)
- 2017(49391)
- 2016(26519)
- 2015(29880)
- 2014(29497)
- 2013(28946)
- 2012(26216)
- 2011(23238)
- 2010(23227)
- 2009(21001)
- 2008(20221)
- 2007(17407)
- 2006(14946)
- 2005(12471)
- 学科
- 济(104626)
- 经济(104519)
- 管理(77865)
- 业(76632)
- 企(62851)
- 企业(62851)
- 方法(55049)
- 数学(48847)
- 数学方法(48077)
- 农(26865)
- 财(26221)
- 中国(26024)
- 业经(23315)
- 学(21906)
- 技术(20718)
- 贸(19914)
- 贸易(19903)
- 地方(19405)
- 易(19342)
- 理论(18335)
- 农业(18294)
- 务(17347)
- 财务(17258)
- 财务管理(17221)
- 制(17172)
- 企业财务(16304)
- 和(15946)
- 环境(15688)
- 银(14537)
- 银行(14493)
- 机构
- 大学(367652)
- 学院(367327)
- 管理(150397)
- 济(143266)
- 经济(140093)
- 理学(131933)
- 理学院(130574)
- 管理学(127891)
- 管理学院(127228)
- 研究(114123)
- 中国(83871)
- 京(76922)
- 科学(72497)
- 财(63639)
- 农(57363)
- 业大(56576)
- 所(55632)
- 中心(53315)
- 财经(52504)
- 江(51886)
- 研究所(51049)
- 经(48029)
- 北京(47962)
- 范(47035)
- 师范(46535)
- 农业(44924)
- 经济学(43206)
- 州(42364)
- 院(42295)
- 技术(40916)
- 基金
- 项目(262075)
- 科学(206632)
- 基金(190589)
- 研究(189531)
- 家(166130)
- 国家(164798)
- 科学基金(143206)
- 社会(118671)
- 社会科(112588)
- 社会科学(112556)
- 省(102682)
- 基金项目(100884)
- 自然(95148)
- 自然科(93018)
- 自然科学(92997)
- 自然科学基金(91313)
- 教育(88574)
- 划(86177)
- 资助(79866)
- 编号(77492)
- 成果(60726)
- 重点(58445)
- 部(57396)
- 创(55079)
- 发(54787)
- 课题(52575)
- 创新(51333)
- 科研(50490)
- 教育部(49557)
- 大学(49151)
- 期刊
- 济(143953)
- 经济(143953)
- 研究(99517)
- 中国(64557)
- 学报(58423)
- 管理(53419)
- 科学(53000)
- 农(49705)
- 财(48022)
- 大学(44873)
- 学学(42236)
- 教育(41223)
- 技术(36571)
- 农业(34892)
- 融(26863)
- 金融(26863)
- 财经(24631)
- 业经(24455)
- 经济研究(23895)
- 图书(21847)
- 经(20940)
- 技术经济(19170)
- 科技(18690)
- 统计(18494)
- 业(18441)
- 问题(18401)
- 理论(17142)
- 策(17123)
- 版(16893)
- 商业(16479)
共检索到51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亮 邵培基 盛旭东 叶全福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经济活动中,但仍然局限在相对独立的范围内,网络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依然未能实现。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按照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统计分析,对物联网服务采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依然是核心技术和网络互连标准问题,给消费者提供有用易用的产品和服务是推进其应用的关键,而消费者对物联网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现已有所关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继兴 申晶 王维 李爱萍
针对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户,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其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等均会影响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纳意愿,且通过采纳意愿中介效应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而良好的便利条件、强烈的采纳意愿会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最后,从农户个人、乡镇村等各级组织、合作社以及政府等方面提出促进社会影响的正向作用、注重经济收益兼顾环境效益、增强农业新技术的易用性、优化获取农业新技术的便利条件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艳玲 张广胜 李全海
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创业已成为热门模式,研究电商平台采纳行为对推动电商创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易接触性与经验两变量构建基于拓展TAM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模型,以涉农电商平台为例,以266位参与农户为研究样本,量化测度电商平台采纳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路径关系。结果表明:易接触性与经验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态度与感知有用性对电商平台采纳意向总效应最为显著。因此,在推进电商创业中需遵循电商平台采纳行为规律,通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电商资源以及提供经验支持,切实提高电商认知水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朝华 鲁耀斌 汪曼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和技术任务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对于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综合模型。通过中国四大电信公司的客户服务部门从80个不同行业的企业收集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Graph3.0分析软件对研究模型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理解、预测和解释企业对于移动服务采纳行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俊华 朱多刚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模型,构建了包括信任倾向、信任网络、信任政府、感知信任等因素的移动政务服务采纳模型。通过对76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信任倾向分别显著影响信任网络和信任政府,进而影响公众对移动政务服务的接纳,但是对移动政务的感知信任对采纳意向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移动政务服务 用户采纳模型 信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焰 李阳
信任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在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框架基础上纳入信任因素构建研究模型,运用中国电子商务顾客的经验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因素如感觉有用、感觉容易使用、信任、使用意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觉有用、感觉容易使用以及信任均正向的影响电子商务使用意图,同时也验证了感觉容易使用和信任正向的影响感觉有用,而感觉容易使用正向的影响信任。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电子商务信任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超群 杨水清 曹玉枝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成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若宸 母咏然 朱学芳 朱庆华
数字人文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推广该类技术的应用对人文学界和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为探究影响数字人文技术被人文学科研究者接纳的潜在因素,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系统质量、社群影响和个体创新三个外界影响因素,建立数字人文技术研究者采纳意愿模型,并收集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探究影响接纳数字人文技术的意愿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系统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影响,个体创新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社群影响对数字人文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研究者的使用态度均有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广数字人文技术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琼 李晓霞
文章运用TAM模型对微信购物平台的接受度进行研究,以期帮助进驻微信平台的零售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微信购物的态度和使用行为的意向。通过AMO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消费者对微信购物平台的感知有用性对其关于微信购物平台的态度和使用行为意向均有直接的、正向的影响,而消费者的态度对其使用微信平台购物的意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消费者对微信购物平台的感知易用性对其态度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王毅
消费者愿意采纳推荐吗?这是网商成功应用推荐系统的关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现有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共同影响推荐采纳意向。但哪些与推荐系统相关的因素影响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现有研究分析不全面,缺乏理论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购物网站服务质量、推荐系统质量和推荐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推荐采纳意向的影响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购物网站服务质量、推荐系统质量和推荐信息质量通过中介变量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最终影响推荐采纳意向;推荐信息质量对推荐采纳意向的总效应最强,其次为购物网站服务质量,最弱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征
传统的神经网络财务预警模型存在缺陷,无法解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精度下降。改进后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运用了统计方法、神经网络、粗糙集和模糊技术,能够得到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弥补了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解释性差的缺陷,实证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财务预警 神经网络 粗糙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是提供内容服务的一种移动商务模式,它将真正实现出版与阅读的"低碳"和"绿色",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以此为问题背景,对于用户初始采纳后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模式进行深度综述及理论建模,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理论意义上看,将会丰富与深化信息系统(IS)持续使用理论体系,以期揭示和预测移动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规律;从实践角度看,将有助于把握中国文化情境下移动数字阅读价值链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为移动数字阅读这一新兴电子商务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