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6)
- 2023(17278)
- 2022(14841)
- 2021(14074)
- 2020(11804)
- 2019(27088)
- 2018(26605)
- 2017(50825)
- 2016(27090)
- 2015(30528)
- 2014(29690)
- 2013(29122)
- 2012(26501)
- 2011(23976)
- 2010(23544)
- 2009(21442)
- 2008(20694)
- 2007(17672)
- 2006(15180)
- 2005(13012)
- 学科
- 济(108093)
- 经济(107984)
- 管理(81665)
- 业(77131)
- 企(64511)
- 企业(64511)
- 方法(51389)
- 数学(45074)
- 数学方法(44476)
- 中国(31404)
- 农(28487)
- 财(26970)
- 业经(23964)
- 技术(22433)
- 学(21554)
- 贸(20457)
- 贸易(20442)
- 地方(19958)
- 易(19942)
- 农业(19302)
- 制(18956)
- 和(17847)
- 理论(17846)
- 环境(17346)
- 务(17144)
- 财务(17072)
- 财务管理(17041)
- 银(16630)
- 银行(16590)
- 企业财务(16172)
- 机构
- 大学(376836)
- 学院(373766)
- 济(155039)
- 管理(153158)
- 经济(152047)
- 理学(133705)
- 理学院(132317)
- 管理学(130055)
- 管理学院(129382)
- 研究(124504)
- 中国(94020)
- 京(79847)
- 科学(75828)
- 财(67683)
- 所(60173)
- 中心(56708)
- 农(55743)
- 财经(55441)
- 研究所(55337)
- 业大(54268)
- 江(51356)
- 经(50856)
- 北京(50535)
- 范(48530)
- 师范(48120)
- 经济学(47253)
- 院(45724)
- 农业(43533)
- 经济学院(42709)
- 州(42000)
- 基金
- 项目(264456)
- 科学(210080)
- 研究(194426)
- 基金(194289)
- 家(168994)
- 国家(167646)
- 科学基金(145485)
- 社会(124656)
- 社会科(118320)
- 社会科学(118288)
- 基金项目(102925)
- 省(101270)
- 自然(93958)
- 自然科(91810)
- 自然科学(91789)
- 自然科学基金(90161)
- 教育(89044)
- 划(85429)
- 资助(79509)
- 编号(78033)
- 成果(61935)
- 部(59121)
- 重点(58725)
- 创(58106)
- 发(56028)
- 创新(53733)
- 课题(52944)
- 国家社会(52337)
- 教育部(51160)
- 科研(50259)
- 期刊
- 济(159244)
- 经济(159244)
- 研究(107666)
- 中国(71231)
- 管理(56469)
- 学报(56425)
- 科学(53983)
- 财(50606)
- 农(49166)
- 大学(43549)
- 教育(41429)
- 学学(40597)
- 农业(35020)
- 技术(33847)
- 融(28919)
- 金融(28919)
- 经济研究(26600)
- 财经(26557)
- 业经(25602)
- 经(22800)
- 图书(20899)
- 问题(20565)
- 科技(20288)
- 业(19462)
- 技术经济(18859)
- 资源(17566)
- 理论(17320)
- 贸(16422)
- 统计(16400)
- 版(16282)
共检索到535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建平 赵园园 吴美琴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异质性动态演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将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六个距离测度与交叉效率集结模型对2014年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同区域内部评价分析,再利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区域最优权重,以此区域间交互评价得到的综合效率值作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依据,最后对其结果加以分析并给予政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彪 汪小平 季红梅
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科技活动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常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DEA的交叉评价方法,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其1990年~2009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骄
本文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格局的演变对专利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小企业的专利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其后是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效率低是因为对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不如企业。中国的科技资源不断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这是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科技资金的配置达成的,它们对科技资金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 创新 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利军 庞雅倩 陈梦冬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珠三角地区9个省市2010—2018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测算,发现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运行效率较高,技术效率较低,技术进步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促进作用更大,珠三角地区中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城市为中山市。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珠三角资源配置一体化平台,提高珠三角科技创新能力以构建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天骄
以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的新视角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并得出新的观点:改革第一阶段,科技资金配置和创新效率未有效改善;外部技术产业化和内部研发成本高企,导致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内部科技机构的收效甚微;企业主要依赖技术改造积累创新能力。第二阶段,强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同时降低了技术产业化、内部研发和技术市场交易的成本,明显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和科技资金份额;科研机构的效率虽提高,但低于企业,原因是其人员和设备的效率都较低。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资源配置 创新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DEA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守文 石懿
根据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分类进行配置筛选,由于资源筛选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的过程,因此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次迭代运算,发现启发式信息、正反馈机制、信息素挥发机制是影响主体参与机制和资源要素配置的3个决定因子。最后根据政府的参与实证为例,提出可以寻找最优经济和社会效益导向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最优配置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碧滢 徐盈之 朱晓妍
基于2008~2019年中国58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探究人才引进政策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大中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人才引进政策的推行不利于其发展;人才引进政策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房价提升并不会明显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而房价收入比才是加剧人才引进政策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负向影响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人才引进政策发挥创新效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保峰 任政坤 周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15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非有效省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科技资源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大,并呈缩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六点提升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泓欣 周燕
【目的/意义】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配置的优化。【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分析法分析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配置主要为科研投入与信息化水平驱动型,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信息化水平能明显促进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水平,但缺乏溢出效应,抑制了周边区域发展;研究与开发机构资金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娜 彭甲超 易明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优状态并能发挥最大效能,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创新资源本身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分解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显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全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具有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3)不同群组和省市的无效率损失及提升路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从时间变化趋势看,2009年是重要的时间拐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龙 雷良海
选取11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016-2019年数据为样本,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创新活动分为研发和产业化两阶段,运用动态StoNED方法构建模型对两阶段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研究,并利用Tobit模型分别对影响两阶段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行业两阶段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研发阶段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两阶段效率在各子行业间的差异明显且具有不同的动态特征;影响两阶段效率的因素不同,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正向促进两阶段效率提升,股权制衡度只与研发阶段效率正相关,企业存续和股权集中度则对产业化阶段效率分别起正向和负向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杨凤鸣 陈晓亮 赵晓军
目前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并突出地表现出较高的纯技术效率与较低的规模效率。将三阶段DEA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的提高是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主因素,而工业发展、外资依存度和开放程度的增加不能明显改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布局。另外,Bootstrap纠偏后的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下降,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下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