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0)
- 2023(7349)
- 2022(6311)
- 2021(5960)
- 2020(5094)
- 2019(11740)
- 2018(11525)
- 2017(22496)
- 2016(11756)
- 2015(13002)
- 2014(12563)
- 2013(12109)
- 2012(10699)
- 2011(9281)
- 2010(8580)
- 2009(7414)
- 2008(6706)
- 2007(5300)
- 2006(4002)
- 2005(3022)
- 学科
- 济(48293)
- 经济(48243)
- 管理(34170)
- 业(32803)
- 方法(28618)
- 企(27475)
- 企业(27475)
- 数学(26445)
- 数学方法(26086)
- 财(13009)
- 农(11393)
- 中国(10467)
- 业经(9315)
- 务(9107)
- 财务(9072)
- 财务管理(9051)
- 企业财务(8652)
- 贸(8005)
- 贸易(8003)
- 易(7805)
- 学(7712)
- 农业(7706)
- 技术(7461)
- 地方(7374)
- 环境(7113)
- 和(6572)
- 制(6505)
- 理论(6429)
- 划(6180)
- 融(5586)
- 机构
- 大学(152906)
- 学院(152282)
- 管理(65935)
- 济(65740)
- 经济(64735)
- 理学(58940)
- 理学院(58410)
- 管理学(57266)
- 管理学院(56968)
- 研究(44383)
- 中国(33198)
- 京(29689)
- 财(28481)
- 科学(26386)
- 财经(24289)
- 业大(22694)
- 经(22496)
- 中心(22206)
- 农(21423)
- 经济学(21170)
- 江(19863)
- 所(19681)
- 经济学院(19486)
- 财经大学(18722)
- 研究所(18260)
- 经济管理(18013)
- 范(17835)
- 师范(17638)
- 北京(17461)
- 商学(17357)
- 基金
- 项目(117932)
- 科学(95322)
- 基金(89666)
- 研究(84657)
- 家(78138)
- 国家(77589)
- 科学基金(68781)
- 社会(56234)
- 社会科(53604)
- 社会科学(53591)
- 基金项目(47790)
- 自然(45711)
- 自然科(44709)
- 省(44701)
- 自然科学(44699)
- 自然科学基金(43895)
- 教育(39407)
- 划(38002)
- 资助(36549)
- 编号(32557)
- 部(27120)
- 重点(26341)
- 创(25216)
- 发(24494)
- 国家社会(24486)
- 教育部(23843)
- 科研(23699)
- 创新(23659)
- 成果(23528)
- 人文(23301)
共检索到19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叶五一 缪柏其 吴振翔
本文针对正态分布在拟合厚尾分布上的不足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参数修正方法和非参数修正方法,经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经过修正的分布能更好地拟合厚尾分布,相应的VaR值的预测效果也更好,其中非参数修正得到的VaR预测效果最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玲 ,王建华 ,柯开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志军
本文利用从人口抽样调查中生成的16—35岁的双胞胎数据,采用OLS和双胞胎组内差分法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及其异质性。主要得到两个结果:第一,在没有纠正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混合OLS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为14%,而组内差分估计仅为4%左右。参照相关研究对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修正后,差分估计值也不到6%。这意味着用OLS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第二,那些能力越高、家庭背景越好的个体,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教育,同时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也越多。
关键词:
双胞胎 教育收益率 差分估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 易莹莹
本文分别运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就如何更准确有效测度中国教育收益率作深入探讨。利用CHNS数据对我国1989年至2006年的教育收益率进行估计,并采用Hausman检验法对两种估计方法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估计效率看,前者比后者的效率更高;但从估计效果看,后者才是一致性估计。而且我们发现虽然教育收益率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与实物资本收益率相比仍偏低。中国的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亟需加大投资和改革力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峰
即期收益率曲线的拟合估计思路,即应用曲线拟合技术找出一条平滑的、关于剩余期限 的函数来有效地拟合债券的市场价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进 岳昌君
本文运用一种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扩展了传统的明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并提出了对明瑟函数中"平行性"假设的一种检验方法,以分析个人教育收益率如何受到工龄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1991、2000以及2004等年度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出近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中不同工龄的人们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区别,其中个人教育收益率最高的始终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参加工作的群体。对导致我国教育收益率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红忠 何文忠
利用预先设定好的分布形式对股票收益率进行拟合不可避免会产生模型设定误差,因此,本文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以涨跌停板制度推出为界,对1992年5月21日—2009年6月30日期间的股票收益率分别进行了拟合和蒙特卡洛模拟检验。研究发现,使用核密度估计技术很好地近似了真实股票收益率分布;并且,涨跌停板推出以后的股票收益率曲线比推出之前要尖,尾部更厚,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角度进行了解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枫 倪婧钰
本文依据多指数衰减插值模型(Multiple Exponential Decay Interpolation Model),对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同时将多指数衰减模型与McCulloch三次样条模型和Nelson-Siegel-Svensson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多指数衰减模型能更好适应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点,拟合优度更高,且兼具模型简约、计算负荷量小等优点。通过对比样本期间拟合价格残差的月加权均方根误差(wRMSE),多指数衰减模型在收益率曲线拟合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兼顾有效性、最优性和简约性,同时最大程度克服了过度拟合。此外,多指数衰减模型能够适应波动性较大的极端市场价格数据,在识别债券价格异象方面有一定优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转型经济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扩张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了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的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彬 葛伟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实证研究总投资和未来收益率间的长期关系,并从投资者情绪视角探究了二者间的微观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短期内总投资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未来收益率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作用长期内显著增加;第二,在总投资能预期到现金流冲击的情况下,投资者情绪因素解释了总投资与未来收益率间的负向效应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彬 葛伟
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实证研究总投资和未来收益率间的长期关系,并从投资者情绪视角探究了二者间的微观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短期内总投资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未来收益率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作用长期内显著增加;第二,在总投资能预期到现金流冲击的情况下,投资者情绪因素解释了总投资与未来收益率间的负向效应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金燕
明瑟教育收益率是估算教育经济回报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自明瑟方程提出后,研究者在解决计量偏误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更精确的估算教育收益率提供了修正方法。在回顾中国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中国明瑟收益率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年,明瑟收益率的明显上升;二是近年出现的新趋势,明瑟收益率下降;三是不同群体之间,明瑟收益率差距扩大。第一个特征已得到了较充分的解释;但第二个和第三个特征作为新现象,还有待研究者更深入的研究,去探索其背后的影响机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洁瑞 崔霞
教育收益率是指受教育者因增加其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它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数。然而,在收集个人收入数据时,收入往往存在缺失,这为正确估计教育收益率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基于我国城镇职工在2002年的年收入数据,在不可忽略缺失假设下,使用明瑟收入函数,研究了我国当年的教育收益率。本文采用Logisitic模型对缺失机制进行拟合,并用联合似然函数方法推断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该联合似然函数中的参数具有可识别性。假设估计量是相合的,我们证明了估计量的渐近正态性。在不可忽略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洪霞
在估计教育收益率的过程中,使用当期收入替代终身收入所造成的生命周期偏误可能比内生性偏误更严重。现有纠正生命周期偏误的研究,主要使用欧美长期面板数据进行,由于长期面板数据不易获得,探索有限数据条件下如何纠正生命周期偏误就很重要。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短期面板数据,测算其收入接近终身年平均收入的代表性年龄段,以代表性年龄段的收入作为终身收入代理变量估计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其收入接近终身年平均收入的代表性年龄段在37~38岁,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当期收入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在2000年之前可能存在低估,之后可能存在高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