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8)
- 2023(14164)
- 2022(12454)
- 2021(11659)
- 2020(9889)
- 2019(22938)
- 2018(22838)
- 2017(45159)
- 2016(24060)
- 2015(27183)
- 2014(27142)
- 2013(26647)
- 2012(24377)
- 2011(21884)
- 2010(21652)
- 2009(19571)
- 2008(18759)
- 2007(16105)
- 2006(13967)
- 2005(11870)
- 学科
- 济(95109)
- 经济(95004)
- 管理(70197)
- 业(66862)
- 企(53991)
- 企业(53991)
- 方法(48098)
- 数学(42699)
- 数学方法(42161)
- 农(26682)
- 财(26639)
- 中国(26129)
- 业经(20631)
- 学(18836)
- 贸(18037)
- 贸易(18029)
- 农业(17921)
- 易(17576)
- 制(17574)
- 地方(17289)
- 环境(15846)
- 务(15636)
- 财务(15567)
- 财务管理(15532)
- 和(15405)
- 技术(15047)
- 理论(15027)
- 银(14810)
- 银行(14773)
- 企业财务(14658)
- 机构
- 大学(342058)
- 学院(340574)
- 管理(139214)
- 济(138051)
- 经济(135211)
- 理学(121962)
- 理学院(120712)
- 管理学(118631)
- 管理学院(118012)
- 研究(107325)
- 中国(79469)
- 京(71365)
- 科学(65655)
- 财(63717)
- 财经(52202)
- 所(51831)
- 农(50189)
- 业大(50089)
- 中心(48991)
- 经(47638)
- 研究所(47392)
- 江(46419)
- 北京(44740)
- 范(43780)
- 师范(43395)
- 经济学(42222)
- 院(39400)
- 农业(39354)
- 财经大学(39219)
- 经济学院(38489)
- 基金
- 项目(237893)
- 科学(187602)
- 研究(175116)
- 基金(173687)
- 家(150248)
- 国家(149029)
- 科学基金(129079)
- 社会(110701)
- 社会科(104924)
- 社会科学(104897)
- 基金项目(92666)
- 省(91916)
- 自然(83981)
- 自然科(82022)
- 自然科学(82001)
- 教育(80756)
- 自然科学基金(80498)
- 划(77410)
- 编号(72025)
- 资助(71720)
- 成果(57140)
- 部(53199)
- 重点(52599)
- 发(50134)
- 创(49329)
- 课题(48126)
- 教育部(46083)
- 创新(46023)
- 科研(45859)
- 国家社会(45457)
- 期刊
- 济(142016)
- 经济(142016)
- 研究(98458)
- 中国(54400)
- 学报(51011)
- 管理(49476)
- 科学(47525)
- 财(46611)
- 农(44610)
- 大学(39572)
- 学学(37363)
- 教育(34747)
- 农业(31387)
- 技术(29905)
- 融(26652)
- 金融(26652)
- 财经(24694)
- 业经(24571)
- 经济研究(23362)
- 经(21046)
- 问题(19408)
- 理论(17379)
- 图书(16727)
- 技术经济(16485)
- 实践(15961)
- 践(15961)
- 科技(15920)
- 商业(15855)
- 现代(15238)
- 统计(14844)
共检索到47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继亮 张建武
在目前中国"放开二胎"这样一个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研究收入和生育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人均GDP和总和生育率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的生育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发现总和生育率和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均GDP和总和生育率之间都存在一个同期效应,相互作用。因此,从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放开二胎是有条件的,必须在居民处于较高生活水平和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瑞,张原震,史世珍,杜清河,王永新
西永康村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新乡县合河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人口2386人,有耕地2780亩,1993年底,被国家计生委确定为全国23个人口控制与社会发展网络建设试点村之一。按照国家社区发展网络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三年来,该村以发展经济、增加社区群众收入为目的,把社区建设与计划生育“三结合”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努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广泛的就业门路,提高了妇女就业率,促进了社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林浩 陈梦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地位显著提升,这可能对家庭生育率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使用CGSS数据对假说进行了检验,以夫妻教育水平差距作为家庭地位差异的代理变量,排序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妻子教育水平相对于丈夫越高的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越少。本文从城乡异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谈判机制"的存在性。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家庭内部的结构变化与生育率下降联系了起来,拓展了生育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当前生育率问题的严峻性。
关键词:
夫妻博弈 生育率 家庭分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昊 张涵宇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根据联合国推算,若想保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稳定平衡,生育率应该保持在2.1左右。而目前,除印度外的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生育率都跌破了该水平。夫妻的生育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做是一类有关时间分配的经济决策。简单地说,在生育决策中,夫妻双方面临将时间分配于工作还是生育的选择。选择生育小孩不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直接成本",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一个面对多个选择机会的人所做的某个选择的"机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世界人口生育率逐年下降,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突破传统家庭内部生育成本—效用对低生育率解释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生育成本社会化因素,认为家庭生育孩子资本要素占用和劳动要素占用以及社会化分担不足是造成世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解释生育成本社会化对生育率降低的作用机理,并选取37个国家近4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此建立政府生育支持政策变量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指标的关联和评价标准,最终求解政府最优生育支持政策组合,为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纯磊 赵锦春
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及生育率的影响,同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低收入者的单位人力资本投入,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会放大这一效应;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再生产数量,同样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强制性生育政策会扭曲收入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生育率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胡波 姜春云 陈文琪
聚焦育龄人群“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现象,综合考虑生育意愿、生育条件、生育结构3个维度,根据低生育率相关理论,构建生育综合指数,观察分析当前中国低生育率现状并进行省际比较。研究发现,全国生育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0.492;生育条件指数值最低,反映了就业和收入因素及缺乏生育支持对生育率的制约;各省(区、市)育龄人群的结构特征较为一致,而生育意愿和生育条件的异质性较大;生育综合指数与总和生育率呈现正相关性,生育综合指数每提高0.1,总和生育率将会提高0.286。提升生育意愿将有助于提升总和生育率,但生育条件和生育结构尚未能有效发挥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需要建立完善并长期实施生育支持政策,以重塑人群的生育观念、改变其生育行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本文使用1950~2000年中国28个省的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级空间和时间生育率下降的扩散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育率下降中存在着扩散效应。空间扩散分析显示,持续的下降始于少数大城市和一些东部省份,随之是北部省份,而广大的西北和一些南部地区生育率转变较晚;时间扩散分析结果表明,省内生育率下降显示出比省间生育率变化更为明显的扩散效应,并且不同时期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不同。扩散因素独立于社会经济因素,其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因素对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影响。
关键词:
扩散 生育率 省级 中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易君健 易行健
本文将房价指数纳入新家庭经济学标准生育率方程中,运用Johansen检验与ECM模型对香港1971—2005年生育率、房价指数、女性劳动参与率、女性与男性实际工资年度序列展开协整分析,研究房价上涨对生育率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育率在长期中服从单位根过程,社会经济因素对家庭生育行为产生累积效应;(2)房价指数平均上涨1%,总和生育率将显著下降0.45%,该结论在一系列敏感性分析中保持稳健。我们的研究从实证上为新家庭经济学提供了来自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证据,这些证据与结论对中国在经济增长、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政策的长期调整和住房价格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子联
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框架下,需求层面的生育意愿是影响生育率更为重要的因素。这其中,收入由于能突破时间和政策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因而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根本。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分析收入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冲击效应后发现:第一,中国生育率的下降既是由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难以应付生育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又是由居民基于生育行为将带来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所引致的。第二,尽管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都能有效地提升其生育率,但总体而言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比中间收入群体具有更高的生育率。第三,收入对生育率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在增收缓慢阶段,生育率会趋于下降;但当人均收入跨过19500元后,收入越...
关键词:
收入 生育率 面板向量自回归 U型曲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陶剑
进入9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我国已采取了数次降低关税的措施。1992年,降低了255种进口商品关税,取消进口调节税,税率下降7.3%。1994年4月1日,再次降低关税,未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由35.9%降为23%,涉及5000个税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最近梁秋生和郭志刚二位教授围绕京津沪大城市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展开了讨论。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千分之一抽样原始数据,对城市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认为外来人口的分母效应的大小,既与外来人口的规模,也与外来人口的生育水平有关。京津沪地区超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并不存在,其原因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生育水平没有差别。对于全国城市地区,尽管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显著地低于本地人口,但是由于外来人口规模不够巨大,它的分母效应也不太大。作为对比,广东省是最强烈体现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例证。不仅外来人口的生育率只及本地人口的一半,而且育龄妇女中外来人口占近30%,所以其分母效应非常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经历了急速、持续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直接反映出我国控制人口的成绩,我国已从一个高生育率水平转变为达到更替水平的国家。正是这一转变,调节了人口增长速度、改变着人口结构,使人口与经济更协调地发展。因此,分析我国生育率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是剖析中国人口形势的一个重要关键。它对于研究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学的科学研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贾珊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欧洲人口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证明了现代人口学的先驱者Laundry,Becker和Notestein在20世纪提出人口转变的假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云
中国目前生育率的下降会对社会的亲属制度和亲属称谓产生影响。首先是亲属数量的减少;其次,亲属数量的减少将会影响到一个人还有什么样的亲戚。亲属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必将导致亲属称谓制度的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