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5)
2023(14845)
2022(13049)
2021(12199)
2020(10297)
2019(23848)
2018(23351)
2017(45255)
2016(24276)
2015(27067)
2014(26741)
2013(26316)
2012(23912)
2011(21244)
2010(20749)
2009(18681)
2008(17706)
2007(15139)
2006(12898)
2005(10861)
作者
(68572)
(56923)
(56606)
(53793)
(36245)
(27451)
(25722)
(22504)
(21758)
(20087)
(19434)
(19186)
(17946)
(17781)
(17778)
(17409)
(17073)
(17030)
(16365)
(16217)
(14093)
(13773)
(13669)
(13187)
(12820)
(12523)
(12518)
(12445)
(11438)
(11294)
学科
(93770)
经济(93660)
管理(67282)
(66631)
(53081)
企业(53081)
方法(47526)
数学(41967)
数学方法(41408)
(28010)
(27293)
中国(23795)
(20725)
(20670)
贸易(20665)
业经(20439)
(20193)
农业(19789)
地方(18279)
(15315)
理论(15306)
财务(15246)
财务管理(15207)
(14911)
技术(14786)
(14488)
企业财务(14371)
环境(14291)
(13404)
收入(13285)
机构
大学(335341)
学院(332976)
管理(134235)
(132045)
经济(129370)
理学(118095)
理学院(116833)
管理学(114562)
管理学院(114003)
研究(109079)
中国(79022)
(70226)
科学(69715)
(58707)
(56733)
(53644)
业大(53237)
中心(50010)
研究所(49482)
财经(47965)
(46353)
农业(44707)
(43939)
北京(43361)
(43331)
师范(42816)
(40394)
经济学(40223)
(37655)
经济学院(36586)
基金
项目(242007)
科学(190261)
基金(177091)
研究(173556)
(155549)
国家(154303)
科学基金(132754)
社会(109522)
社会科(103788)
社会科学(103759)
(94198)
基金项目(94195)
自然(88094)
自然科(86077)
自然科学(86050)
自然科学基金(84496)
教育(80101)
(79538)
资助(73173)
编号(69905)
成果(54952)
重点(54144)
(53316)
(50988)
(50315)
课题(47394)
科研(47187)
创新(47000)
教育部(45754)
国家社会(45428)
期刊
(133872)
经济(133872)
研究(92862)
中国(57787)
学报(56724)
科学(51258)
(50801)
管理(47407)
(43856)
大学(43263)
学学(40888)
农业(35640)
教育(35126)
技术(29087)
(23495)
金融(23495)
财经(22473)
业经(22447)
经济研究(21932)
(19174)
问题(17912)
(17839)
图书(17174)
科技(16439)
(16368)
技术经济(15665)
理论(15563)
业大(15065)
统计(14322)
实践(14304)
共检索到464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宝山  
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家庭收入、支出数据识别了贫困人口,测算了6个经典的贫困指数,比较分析了基于收入和支出指标识别贫困人口、测算贫困指数的差异,据此得出了中国农村基于收入和基于支出识别贫困人口存在较大差异,但测量贫困程度差异不大的结论。最后提出加大对支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识别贫困人口要多维度权衡,尤其考量是否稳定脱贫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支出水平是否达标,加强对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使其敢于消费支出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明  唐丽霞  
本文使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贫困村庄建档立卡户与非贫困户的多维贫困指数。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总体而言,卫生设施、生活用主要燃料和生产性资产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指标和农户类型的测度表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强度与建档立卡户接近,两种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与非贫困户相比,建档立卡户在家庭人均纯收入、健康状况、住房以及耐用品拥有量等指标上的贫困程度更深。分区域测度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多维贫困指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存在深度多维贫困群体。进而,本文比较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英  毕洁颖  
贫困的精准测量和贫困对象的精准瞄准是一切反贫困政策实施和政策效应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文章评述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国际贫困线及其变动,并对文献中广为采用的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及其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这五种贫困度量方法包括静态即时的收入/支出贫困标准、动态收入/支出贫困状态转变、资产贫困标准、动态资产贫困临界值和多维贫困测量标准。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存在研究对象不精准、研究数据较陈旧、贫困标准低的问题,难以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和动态变化过程。在后续研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确立、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生计策略对农户贫困状态动态转变的作用机制的探析,对明确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晓昀  辛贤  毛学峰  
理论和经验表明 ,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  用。本文从农户收入和支出角度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  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 ,贫困地区农户明显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研究还同时发现 ,  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的影响往往因农户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充分发挥基  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金海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对于贫困线的测量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目前,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中有不少计算或测量贫困线的办法,不过每一种方法中都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从贫困的基本特征出发,认为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法来测算贫困线相对来说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游士兵  张颖莉  
资产贫困测量是继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之后的第三代贫困测量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资产贫困测量方法的研究,以弥补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的不足。首先,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沿着静态资产贫困和动态资产贫困两条主线,对资产贫困的相关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剖析。然后,围绕资产贫困测量对减贫政策的意义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概括和总结了如何进行资产积累。最后,从数据收集、测量方法和减贫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开展资产贫困测量和实施基于资产积累的减贫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游士兵  张颖莉  
资产贫困测量是继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之后的第三代贫困测量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资产贫困测量方法的研究,以弥补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的不足。首先,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沿着静态资产贫困和动态资产贫困两条主线,对资产贫困的相关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剖析。然后,围绕资产贫困测量对减贫政策的意义进行了梳理;同时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概括和总结了如何进行资产积累。最后,从数据收集、测量方法和减贫政策的视角,对我国开展资产贫困测量和实施基于资产积累的减贫政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君平  谭清香  曲颂  
本文从"收入—消费—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进城农民工家庭贫困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异及其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贫困类型以消费贫困和选择性贫困为主,同时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进城农民工家庭抵御外部因素对收入冲击的能力远弱于抵御外部因素对消费冲击的能力,此种情况在中部地区尤甚。中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维贫困最轻微,而西部地区最严重,且随着贫困维数的提高,相应维数的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维度和区域考察,教育维度贫困是造成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维度贫困只是导致东北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面的卫生厕所、沐浴设施、炊用能源以及资产数量等维度的被剥夺情况最严重。经济落后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多种贫困发生率、平均剥夺份额和多维贫困的最高维数并不必然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农民工家庭。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同n维(1≤n≤8)贫困发生率之和相近,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进城农民工家庭十维脱贫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此外,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或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属于互补关系,二者兼具差异性和关联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瑞华  汤晓丹  李永杰  
基于我国贫困县制度发展的分析,探讨贫困县退出的识别方法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始于1986年的贫困县制度,历经设立、初次调整、量化调整及调整权限下放4个阶段,促进了全国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和贫困发生率的不断下降。但由于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导致以县为单位的扶贫政策精度不够。要确保2020年贫困县全部有序退出,提出了贫困县退出的精准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贫困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的采集、甄别与核实、贫困县扶贫绩效与贫困程度评估、贫困县和脱贫县识别与退出。识别贫困县和脱贫县的关键是构建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毓辉,赵郁馨,陶四海,万泉,黄结平,王丽  
现金卫生支出的贫困影响方法研究是卫生领域公平性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其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旨在从卫生筹资公平性角度,详细阐述现金卫生支出贫困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和政策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明明  刘吉祥  杨孝春  
目的:界定因病支出型贫困与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及测算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健康保险在缓解因病支出型贫困中的优化策略。方法:梳理文献界定不同贫困指标概念并测算各指标的发生率,利用IV-Tobit模型检验商业医疗保险降低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概率的作用。结果:我国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率较高,家庭购买商业性保险能够显著降低因病支出型贫困发生概率。结论:建议建立贫困边缘人口的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发展城市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推进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琪  张帆  
普惠金融作为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金融体系,有利于消除农村地区金融歧视的现象。文章基于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事实,利用理论和实证阐述了普惠金融对农村支出型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对农村支出型贫困有明显的减缓效果,并且普惠金融可得性和金融使用性的减贫效应显著。最后提出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体系、培育农民金融意识和提高发展型需求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续脱贫能力以增强其跳出贫困陷阱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颖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支出可分为一般性公共支出和专项扶贫支出。根据2002—2008年中国贫困重点县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模拟21世纪以来政府一般性公共支出、政府专项扶贫支出、农民自筹生产支出等各自对贫困县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贡献情况。实证发现,政府专项扶贫支出按类型看,扶贫发展资金绩效最好,贴息贷款绩效最差。专项扶贫支出按投向看,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不显著。一般性公共支出投向农业、科教对经济增长和减贫的作用都显著正相关。必须及时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的投资方向与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支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减缓贫困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