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3)
2023(11607)
2022(9757)
2021(9146)
2020(7759)
2019(17986)
2018(18070)
2017(35285)
2016(18782)
2015(20681)
2014(20461)
2013(19843)
2012(17694)
2011(15513)
2010(15232)
2009(13942)
2008(13411)
2007(11238)
2006(9715)
2005(8565)
作者
(47883)
(40238)
(40202)
(38424)
(25429)
(19094)
(18122)
(15708)
(15520)
(14065)
(13719)
(13552)
(12848)
(12650)
(12581)
(12540)
(11908)
(11615)
(11535)
(11459)
(9881)
(9614)
(9558)
(9253)
(9136)
(9047)
(8843)
(8613)
(8026)
(7797)
学科
(74758)
经济(74649)
管理(57294)
(53150)
(44302)
企业(44302)
方法(35753)
数学(32408)
数学方法(31984)
(26654)
(20044)
(19751)
中国(19289)
业经(16392)
(14214)
财务(14166)
(14153)
财务管理(14127)
企业财务(13382)
农业(13372)
地方(13098)
(12720)
银行(12704)
(12148)
金融(12145)
(12071)
贸易(12066)
(12060)
体制(11863)
(11801)
机构
大学(247784)
学院(246683)
(109832)
经济(107927)
管理(99455)
理学(86343)
理学院(85513)
管理学(84188)
管理学院(83690)
研究(79776)
中国(61358)
(54865)
(50036)
科学(44137)
财经(42543)
(38868)
中心(37872)
(37211)
(36222)
经济学(35185)
(35138)
业大(33782)
研究所(33315)
财经大学(31903)
经济学院(31782)
北京(30713)
(29851)
(29772)
师范(29555)
(27531)
基金
项目(171147)
科学(137527)
基金(127825)
研究(127505)
(110311)
国家(109443)
科学基金(95916)
社会(84614)
社会科(80437)
社会科学(80421)
基金项目(67367)
(65468)
自然(60568)
教育(59847)
自然科(59220)
自然科学(59205)
自然科学基金(58161)
(55094)
资助(51465)
编号(50173)
成果(40255)
(39634)
重点(38566)
(37806)
(36567)
国家社会(36278)
(36138)
教育部(35169)
课题(34512)
创新(34348)
期刊
(114927)
经济(114927)
研究(75157)
中国(47782)
(45485)
管理(38591)
学报(33121)
科学(32335)
(30710)
大学(27424)
学学(25934)
教育(25603)
(24119)
金融(24119)
技术(23021)
财经(21587)
农业(20178)
经济研究(19313)
(18573)
业经(17674)
问题(15143)
统计(12048)
理论(12046)
财会(11845)
技术经济(11838)
(11071)
(10975)
(10883)
实践(10645)
(10645)
共检索到36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灵  
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由于大量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单个劳动者难以对抗资本,工资不断被压低到低于合理水平。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工会职能缺位的现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在集体谈判中的地位,通过平等集体谈判提高企业工资福利。2.规范初次分配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行业和地区设定最低工资指导标准,并督促各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灵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却没有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城乡、区域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收入倍增目标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政府政策,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缩小"福利差距",使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野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以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共同富裕等阶段。通过改革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来源多样化。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然面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再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使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永宏  张翼  
本文从制度的分类视角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探讨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象和目标,评价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预期效果,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伟基  张文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多处地方且以较大篇幅专门谈及收入分配改革。在当前的中国,对于收入分配改革也已经到了万众期待的地步。然而,稍微静下心来,将与收入分配有关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仔细地过滤一番,就会看到,如下几个互为关联的基本事实是不容回避的:第一,当前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于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不在于收入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时良瑞  陈婕  
要实现消费主导式的增长,关键是要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重大突破。低消费高储蓄是导致我国经济失衡的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志勇  
当前,应对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红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不仅对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不利,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红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实  
中国经济转型的四十年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此,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改革前与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发现前三十年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在全方位扩大,但这并不是一种两极分化,只是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的幅度小于高收入人群,而且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带动下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而在过去近十年中,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为此,我们从市场化分配机制、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及公共部门内部收入分配制度等视角阐释了经济转型对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影响。最后,本文深入剖析了当下较高的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及腐败带来的收入不公等问题,因此,亟需提高税收调节力度,增加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从而推进完善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尽管各方均关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且几乎都认同这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但在实际操作上的认知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否必然意味着零和博弈。比如,减税意味着政府收入向居民和企业的转移;工薪收入倍增意味着企业收入向员工的转移等等。一旦进入切蛋糕范畴,则任何改革均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凤  张亚雄  张鹏  肖宏伟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分配秩序不规范、非法收入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使得改革面临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难协调、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复杂、社会体制的限制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等诸多难点,困难虽多,但仍不能阻碍改革的步伐。我国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一次分配制度,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倡三次分配,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制度,涉及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一)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公平的缺陷长期以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和城乡居民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