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5)
- 2023(14217)
- 2022(12489)
- 2021(11839)
- 2020(9823)
- 2019(22766)
- 2018(22475)
- 2017(44392)
- 2016(23926)
- 2015(26783)
- 2014(26748)
- 2013(25905)
- 2012(23704)
- 2011(21094)
- 2010(20803)
- 2009(18784)
- 2008(17955)
- 2007(15343)
- 2006(13276)
- 2005(11214)
- 学科
- 济(91497)
- 经济(91398)
- 管理(70173)
- 业(66382)
- 企(55315)
- 企业(55315)
- 方法(45261)
- 数学(39931)
- 数学方法(39355)
- 农(25604)
- 财(24871)
- 中国(23132)
- 业经(20230)
- 学(18509)
- 地方(18122)
- 贸(17032)
- 贸易(17028)
- 农业(16949)
- 易(16565)
- 制(16253)
- 务(16024)
- 财务(15950)
- 财务管理(15916)
- 理论(15532)
- 企业财务(15089)
- 技术(14951)
- 环境(14822)
- 和(14549)
- 策(14089)
- 银(13866)
- 机构
- 学院(328507)
- 大学(327873)
- 管理(135744)
- 济(130760)
- 经济(127920)
- 理学(118688)
- 理学院(117474)
- 管理学(115386)
- 管理学院(114795)
- 研究(104840)
- 中国(77528)
- 京(68013)
- 科学(64589)
- 财(59810)
- 所(50465)
- 农(50166)
- 业大(48847)
- 中心(48675)
- 财经(48544)
- 江(46441)
- 研究所(46238)
- 经(44346)
- 范(42770)
- 师范(42394)
- 北京(42278)
- 农业(39208)
- 院(38898)
- 经济学(38593)
- 州(37686)
- 财经大学(36352)
- 基金
- 项目(232499)
- 科学(183552)
- 研究(171711)
- 基金(169044)
- 家(146187)
- 国家(144980)
- 科学基金(125926)
- 社会(107286)
- 社会科(101717)
- 社会科学(101692)
- 省(90609)
- 基金项目(89951)
- 自然(82728)
- 自然科(80791)
- 自然科学(80770)
- 教育(79495)
- 自然科学基金(79297)
- 划(76164)
- 编号(71060)
- 资助(69952)
- 成果(56458)
- 部(51608)
- 重点(51406)
- 发(49144)
- 创(48472)
- 课题(47951)
- 创新(45129)
- 科研(44584)
- 教育部(44563)
- 项目编号(43841)
- 期刊
- 济(135969)
- 经济(135969)
- 研究(94081)
- 中国(55290)
- 学报(48875)
- 管理(48353)
- 科学(45703)
- 农(44648)
- 财(44584)
- 大学(38022)
- 教育(36332)
- 学学(35843)
- 农业(31274)
- 技术(29814)
- 融(27651)
- 金融(27651)
- 业经(23438)
- 财经(22543)
- 经济研究(21650)
- 经(19140)
- 问题(17673)
- 图书(16781)
- 理论(16182)
- 技术经济(15760)
- 科技(15673)
- 业(15189)
- 实践(15006)
- 践(15006)
- 版(14641)
- 现代(14625)
共检索到46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波
利率政策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提升了该工具的重要性。采用月度和季度两种频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比例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等三大工具对操作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影响效果最佳,存款基准利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央银行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操作工具 操作目标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波
利率政策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提升了该工具的重要性。采用月度和季度两种频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比例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等三大工具对操作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影响效果最佳,存款基准利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央银行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操作工具 操作目标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波
本文采用月度频率数据,运用V A R模型对比分析了操作工具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存款基准利率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较显著,存款准备金比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央银行应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构建起利率主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程。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操作工具 最终目标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规程中作用不可替代,利率政策效果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高度关注。本文在货币政策操作规程的框架下,国外文献研究主要从货币内生有效论和货币外生弱有效论,国内研究则从有效论、无效伦和局限论等角度来归纳利率政策效果,并总结了规范性和实证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率政策效果未来研究若干主题。
关键词:
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新凯恩斯主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彩
中国经济从1989-1992年的严重衰退到1993-1997年的高速增长,一度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继而又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然而,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由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近几年的8%左右。与此同时,消费持续低迷,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现象。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多项扩张性政策手段干预经济,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大幅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增发国债、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发展消费信贷等。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利率走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莉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部分央行试验性地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资产定价体系都形成了冲击。从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入手,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的操作逻辑和实际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总体来看,多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操作逻辑是,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成为基准利率下限,增强央行对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同时,也降低央行的持币成本。从实施效果来看,负利率政策在全球产生了外溢效应,对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削减了储蓄者的福利,在短期之内,没有明显拉动经济快速回暖。在其总体效果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央行应高度关注具有试验性质的负利率政策,客观认识负利率政策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莉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部分央行试验性地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资产定价体系都形成了冲击。从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入手,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的操作逻辑和实际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总体来看,多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操作逻辑是,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成为基准利率下限,增强央行对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同时,也降低央行的持币成本。从实施效果来看,负利率政策在全球产生了外溢效应,对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削减了储蓄者的福利,在短期之内,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贾德奎
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偏差,货币政策工具及政策调控时机的选择不当,以及政策信息的披露不及时等,都有可能误导公众预期,增加市场不确定性,从而引致货币政策操作风险。文章通过利用中国货币市场上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的利率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政策操作透明度不高以及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判断的前瞻性不足,是引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 货币政策 操作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彦生 李东元
本文采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规则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通过反应函数和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新凯恩斯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结论。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的前提下,利率政策还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朝阳
在2008年12月15至16日的议息会议上,美国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00厘减至0.00-0.25厘的水平。次日,香港金管局也把香港基本利率减至0.50厘。两天之后,日本央行把官方利率削减20BP(点差)至0.10厘。此前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玉
2014年上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并于两年中继续深化利率下限。本文从欧元区实际GDP增长率、调和CPI、汇率、信贷等角度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效果,"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但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信贷量收效甚微。长期内,欧元区金融"碎片化"、财政分立及"负利率"本身的"副作用"等因素将可能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词:
名义负利率 汇率 通货紧缩 GDP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玉
2014年上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通胀率低位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欧央行实施"负利率"政策,并于两年中继续深化利率下限。本文从欧元区实际GDP增长率、调和CPI、汇率、信贷等角度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效果,"负利率"政策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但对通货膨胀率和企业信贷量收效甚微。长期内,欧元区金融"碎片化"、财政分立及"负利率"本身的"副作用"等因素将可能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词:
名义负利率 汇率 通货紧缩 GDP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