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5)
- 2023(15971)
- 2022(13850)
- 2021(13022)
- 2020(10793)
- 2019(25014)
- 2018(24858)
- 2017(48338)
- 2016(26039)
- 2015(29305)
- 2014(29194)
- 2013(28679)
- 2012(26154)
- 2011(23515)
- 2010(23149)
- 2009(21092)
- 2008(20162)
- 2007(17455)
- 2006(15251)
- 2005(12844)
- 学科
- 济(106217)
- 经济(106100)
- 业(75032)
- 管理(69509)
- 企(53516)
- 企业(53516)
- 农(49906)
- 方法(47986)
- 数学(41806)
- 数学方法(41231)
- 农业(33206)
- 业经(26746)
- 中国(25823)
- 财(24458)
- 地方(23716)
- 学(22352)
- 制(18429)
- 贸(17621)
- 贸易(17614)
- 理论(17446)
- 易(17069)
- 环境(16365)
- 技术(16287)
- 和(15575)
- 务(14819)
- 财务(14747)
- 财务管理(14714)
- 发(14347)
- 策(14042)
- 企业财务(13854)
- 机构
- 学院(362443)
- 大学(360038)
- 管理(146017)
- 济(143141)
- 经济(140011)
- 理学(128077)
- 理学院(126706)
- 管理学(124351)
- 管理学院(123715)
- 研究(116800)
- 中国(86601)
- 京(75020)
- 科学(74475)
- 农(73491)
- 财(61953)
- 业大(60329)
- 所(57376)
- 农业(56584)
- 中心(55081)
- 研究所(52747)
- 江(52066)
- 财经(50428)
- 范(48719)
- 师范(48308)
- 经(46164)
- 北京(46060)
- 州(42396)
- 经济学(42114)
- 院(42075)
- 经济管理(39908)
- 基金
- 项目(257528)
- 科学(202716)
- 研究(189281)
- 基金(186403)
- 家(161884)
- 国家(160492)
- 科学基金(138719)
- 社会(118811)
- 社会科(112154)
- 社会科学(112122)
- 省(102599)
- 基金项目(100234)
- 自然(90623)
- 自然科(88449)
- 自然科学(88427)
- 自然科学基金(86809)
- 教育(86030)
- 划(84538)
- 编号(78857)
- 资助(75317)
- 成果(61815)
- 重点(57184)
- 部(56507)
- 发(55372)
- 创(53288)
- 课题(52761)
- 创新(49655)
- 科研(49225)
- 国家社会(48291)
- 教育部(48143)
- 期刊
- 济(156324)
- 经济(156324)
- 研究(100550)
- 农(73443)
- 中国(66147)
- 学报(58603)
- 科学(53899)
- 农业(50409)
- 管理(48286)
- 财(45831)
- 大学(45346)
- 学学(42850)
- 教育(38473)
- 技术(31953)
- 业经(31389)
- 融(28633)
- 金融(28633)
- 业(23767)
- 财经(23302)
- 经济研究(22162)
- 问题(22090)
- 经(19802)
- 版(19161)
- 图书(18651)
- 资源(18340)
- 科技(17907)
- 技术经济(16985)
- 理论(16921)
- 现代(16158)
- 业大(16126)
共检索到513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辉 于雪霞 李澳归 韦红云 魏春艳 钱丹丹
"农二代"耕作意愿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河南省597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推拉理论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了"农二代"分别在近期和远期的耕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近期相比,"农二代"的耕作意愿在远期将会下降。"农二代"耕作意愿在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因素有同有异。种地经历、家庭类型和农村生活压力等对"农二代"近期、远期的耕作意愿均影响显著且方向相同;种地技能要求、日常家庭开支对近期、远期的耕作意愿均有影响,但前后方向相反。而有些因素仅对"农二代"近期耕作意愿或远期耕作意愿单方面有影响。农户特征和农村推力等方面的因素在"农二代"近远期耕作意愿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农村拉力在近期耕作意愿中作用明显,而城镇拉力在远期耕作意愿中影响显著。最后,根据"农二代"的耕作意愿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汉琦 牛海鹏 方国友 梅泽勇
在分析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及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对耕地生态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焦作市未来不同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中连续型的支付卡方式调查农户对耕地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研究表明:①在"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现状情景"和"经济优先发展情景"这三种假设情景下,受访农户的平均WTP和WTA随假设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步提高,每户每年分别为74.7元、116元、162.9元和458.3元、497.2元、754.8元;②由于耕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农户已经意识到耕地生态效益的存在,82.95%的受访农户对耕地有正的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我国土地流转中有大量交易无法达成的原因在于转出者的意愿价格高于转入者的意愿价格,而意愿价格差异则是由于土地流转给两者带来的效用不同。这些效用反映为影响转出、转入意愿价格的多个因素。引起转出意愿价格高的原因是较高的土地质量、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低、非粮化、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引起转入意愿价格较高的因素是较高的土地质量、非粮化、较好的基础设施等。政府要想促进土地流转需要用补贴的方式弥补转出户和转入户意愿价格之间的落差,同时做好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工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意愿价格 转出户 转入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成全 赵玉凤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应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和规划实例,参考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地位和意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民意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研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伟伟 钱铭杰
通过对河南省唐河县3个典型村庄进行的实地调查,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推拉理论研究如何建立有利于和谐推动农村住宅建设用地实现集约节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宅基地闲置违规利用成本太低和对农民向往更加美好生活追求的利益引导不够是影响宅基地利用优化调整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推拉式动力"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强制力,来推动农村宅基地利用的优化调整,更有利于真正实现新农村的内涵建设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从"违规违法成本"、"规划调控"、"闲置宅基地管理"、"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几个方面强化推力,从"政策法规的宣传、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华 万敏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范畴,政府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责无旁贷,是公共财政应该大力支持的重点领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本文以河南省新密市、荥阳县为例,考察了农民对农村道路、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满意度和意愿,提出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要尊重农民意愿,构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动的利益表达及公共决策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民意愿 公共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本文根据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对转出和转入影响方式不同;对于同一转出户,农户将优质农地留作口粮田,愿意先转出劣质农地;对于同一转入户,农户处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更愿意转入优质农地;受农地质量的影响,农户转入、转出意愿差异较大,改善农地质量有利于减少农地撂荒形象。
关键词:
农地质量 农户 流转意愿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宁 刘向华 吴一平 王娟
小麦产业化联合体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最主要的种类,其发展关系到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更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目前河南省小麦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遇到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农户参与意愿视角,将影响农户参与小麦产业化联合体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运用二元因变量的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不大,而农户经营情况对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农户对联合体的认知程度对参与意愿影响很大。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宣传、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培育联合体龙头、示范带动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慧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782户农户城镇化意愿的调查,全面呈现了河南农民城镇化的意愿和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4.2%的农民愿意城镇化,其中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在乡(镇)或县(市)城就近城镇化。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城镇化。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年龄越小,愿意城镇化的程度越高。在目标城市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民愿意就近小城镇化。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民城镇化保障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意愿 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家伟 何长涛 乔家君 李小建
通过对河南省双沟村75家农户的深入访谈,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农户都认为公共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农户认为无论是破坏还是改善都存在政府不作为。农户对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受个体特征、农户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共同制约,支付意愿普遍较低。年龄和学历与支付意愿负相关;职业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之具有统计上的正相关,但系数较小,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农户认为公共空间破坏越严重,越易产生支付意愿。农户对村域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其支付意愿对村域治理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公共空间在村庄的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本文基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作用过程及其形态等特征的不同,重构了耕地利用效益体系,并从外部性供体、受体出发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概念、类型、影响及其补偿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同时提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测算的思路和方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以2006年为研究时段,运用综合方法和条件价值法对其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中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该外部性促进耕地非农化速度进一步加快;②耕地保护总体外部性包括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耕地保护总体外部性补偿依赖于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实现程度;③基于综合方法测算出的焦作市2006年耕地保护外部性为1554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王坤鹏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显著,探析不同样本方案下基于单边界二分式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科学测度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本文以焦作市为例,分别测度了均分样本、非均分样本和分类非均分样本三种不同方案下耕地保护外部性,明晰了样本分类与合并、投标值样本数量及其均衡性对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有效性与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合案例比较,在科学设置投标值和假想市场、合理进行假想偏差规避以及合适样本数量下,本研究中均分样本、非均分样本方案测度结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确定为现实条件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王坤鹏
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显著,探析不同样本方案下基于单边界二分式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科学测度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本文以焦作市为例,分别测度了均分样本、非均分样本和分类非均分样本三种不同方案下耕地保护外部性,明晰了样本分类与合并、投标值样本数量及其均衡性对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有效性与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合案例比较,在科学设置投标值和假想市场、合理进行假想偏差规避以及合适样本数量下,本研究中均分样本、非均分样本方案测度结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确定为现实条件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下限,即耕地保护最低经济补偿标准。(2)以非均分样本方案测度结果为基准,均分样本和分类非均分样本方案下测度结果的偏差值分别为41.5元和255.5元,偏差率则分别为3.2%和19.5%。因此基于单边界二分式CVM测度结果与投标值样本数量显著相关,与投标值样本数量均衡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3)在进行二分式CVM样本方案设计和实施时,均分样本、非均分样本、分类非均分样本方案均可采用,但各投标值(包括分类样本)最低样本数量需达到30份以上,其测度结果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4)在实践上,应基于最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资金来源等条件,建立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动态提升机制,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基于共生理论,笔者提出农户群发展的共生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增加共生界面、改进共生模式、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加强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以及完善农户群的整体规划是促进孟寨村农户群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共生理论特别适用于专业村农户群的发展研究,同时,共生理论能为村庄发展提出许多重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生 共生发展 农户群 孟寨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